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隨國的結果 展開

隨國

西周初在湖北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

隨國是西周初在湖北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故地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又名曾國,國君始祖為周朝開國大將軍南宮適(括),隨國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守南方的重要邦國。戰國後為楚國的附庸國,最終亡於楚國。史書記載於《春秋左氏傳》始見於桓公六徠年。

歷史傳說


相傳早在女媧開天闢地時,就有一個名為隨的人,他的後代以隨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於隨(今湖北
隨國研究 2張
隨國研究
隨州),建隨國,爵位為侯爵。周末,亡於楚,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
另外,春秋戰國時,原陶唐氏之後杜伯的玄孫士會在晉國擔任士大夫職務,以隨為食邑,史稱隨會。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東,子孫留居於此,也姓隨。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隨姓人大都隨例改為隋姓,並進一步發展成為當今隋姓主體。

早期歷史


自從牧野之戰武王滅商,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這種分封制對發展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到西周中葉,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于越、荊楚用兵,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時也為了奪取戰略物資“銅”和保護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唐、蔡、應、息等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它們互為犄角之勢,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于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國封邑寬廣,大致以隨棗走廊為中心,北抵新野,東鄰應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這一帶經過夏商先期開發,生產發達,文化先進。遍布隨州境內的古文化遺址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它們都是臨河高地,據險而守,由村寨、貴族塢壘、都城組成梯次社會布局。這種布局,與我們今天的村、鎮、市(縣)何其相似。已發現發掘的春秋時期隨國貴族墓分佈於新野、信陽、安陸、京山、棗陽等地區,在隨州發現發掘的則分佈在均川、安居、淅河、東城等地。這說明隨國在春秋時期處於高度文明階段,綜合國力相對強盛。加之隨國世代沿襲“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內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於屢抗楚鋒,成為抵禦楚國東進北伐、問鼎中原的前沿堡壘。

隨楚之結


隨國自從西周早期登上歷史舞台始,便同楚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係史。
周武王克商立國后,曾先後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皆舉親也”。《左傳·桓公六年》而作為“漢陽諸姬”之首的隨國,其任務是監控南方蠻夷之國,以拱衛周疆。
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學術界大都認為,“安州六器”所載,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分析,昭王的這次大規模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這說明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周室東遷以後,諸夏大一統、小分裂的局面已改變為小統一、大分裂。周王喪失了軍事盟主的實力,周公東征、昭王南征之類赫赫揚揚的壯舉已沒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著為來自中原的威脅而擔憂了。然而,生產發達、文化先進、軍事實力雄厚的隨國則依然是楚人東進的主要障礙。於是,楚武王末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儘管隨人奮力抗楚,充分顯示出其抵禦外敵的“漢東大國”的氣魄與膽識,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左傳·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楚堵敖三年(魯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楚堵敖想殺害弟弟熊惲,熊惲於是逃到隨國(今湖北隨州西北)。熊惲在得到隨國人的支持后,便聯合隨國人襲擊、殺死楚堵敖,奪得國君之位,是為楚成王。楚成王即位后,布施恩德,與諸侯修好結盟,向周天子進貢以鞏固王位,鎮壓夷越各族,大力開拓疆域。先後滅亡弦、黃、英、夔等國。楚成王三十二年(魯僖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隨國依靠漢水東邊各諸侯的力量背叛楚國。同年冬天,楚國的斗谷於菟率領軍隊進攻隨國,講和以後回國,境土日月削,國勢衰落。
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左傳·哀公元年》杜注),成為名副其實的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箇中奧秘,隨人已有揣測:“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而未滅,“楚實存之”。這段話雖然是吳師入郢前隨、楚關係的寫照,也同樣可以用來說明進入戰國後漢東魏隨國獨存的緣由。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版。

滅亡


但徠是由於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國爭霸稱雄已成大勢所趨。楚武王三次攻打隨國都未成功,特別是公元前690年隨楚下溠之戰,楚武王病死軍中,不得不結盟退兵。此後楚人繞開隨國鋒芒,轉而攻佔隨的周邊小國,迫使隨國逐步向隨棗走廊腹地退讓收縮,擇地遷都。均川鎮鎮區以西為隨國貴族墓地,以東為楚的勢力範圍就是例證。
春秋中期以後,“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隨的周邊鄰國,完成了對隨棗走廊的戰略包圍。隨國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轉為親楚附楚,成為楚的戰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當楚昭王避難於隨,隨人不僅保護了楚王,還配合秦軍助其還都。
雖然楚國在楚昭王和以後的幾個時期里對隨人在危機時刻的救援感恩戴德而沒有消滅它,但大國一統的形勢終究不能逃避,到了戰國初年,在楚人對隨人曾經的恩惠漸漸淡去的時候,這個小小的諸侯國也最終難逃被楚人滅國的命運,消失在了歷史的版圖中,而它的歷史,只能留給後人尋味了……

後裔分佈


原隨國貴族有人以隨為姓。隨姓得姓以後,在發展中還在清河(今屬河北)一帶形成望族,以致仍被人當作隨姓的代表郡望。同樣,在分佈上,隨姓人口也以清河及其附近的山東省最為集中,幾乎佔全國隨姓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隨姓在今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統計,隨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隨姓望居河內郡(楚漢之際置。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北岸武陟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