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
郢,古地名。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都。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徒,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1、丹陽
2、郢都
3、鄀都
4、鄢都
5、陳都
徠6、巨陽
7、壽春
因此以上楚國都城幾乎都可以稱為“郢”
由於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徒,其所遷的都邑之多、遷都之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1、丹陽:熊繹始居於此,在今河南省淅川縣。
3、鄀都: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
5、陳都: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
6、巨陽: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爭議一:楚都丹陽在何處?
丹陽是古代楚國初興之地。據《世本》(見《左傳》桓公二年孔穎達《正義》引)及《史記·楚世家》所記,早在商周之標,楚禽熊已居丹陽,並服屬於周文王;到西周初年,成王時,胃熊的後人熊繹始受封為楚子,仍居丹陽。下至春秋初年遷鄧為止, .丹陽”作為楚國早期都城名稱,前後共達三百餘年。而對於其所在地,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丹淅說,該觀點認為在丹江口和淅川一帶。淅川楚墓群的發現、發掘在向人們提示:楚文化發展的重要地區湖北沒有早期楚墓而多戰國楚墓,且楚國宰相的墓出現在淅川下寺,這說明楚國的始都在丹陽,即今天的淅川境內。考古發現印證了史書記載:“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即楚都於武王時才從丹陽遷往湖北江陵,楚文化的發展有一個從中原向江漢平原遷徙的過程。此外,在淅川春秋楚墓東約20華里的丹江口水庫內,在水位下降時,曾發現一座群眾稱之為“龍城”的古城遺址。城址的規模有七八萬平方米,但遺憾的是這個城址沒有進行過考古挖掘。
其二,枝江說。該觀點認為在宜昌枝江一帶。
爭議二:楚國何時都郢?
楚徠國最早的國都在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后因與其他小國爭奪漢中之地,從丹陽遷到郢。楚國何時遷都至郢,後世人們爭執不休,大概有如下四種說法。
其一,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O6)說。清人宋翔鳳《過庭錄·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考》根據楚武王伐隨、代鄖的時間,斷定遷都時間應在武王三十五年,也就是楚武王熊通大力向外開疆拓土,侵隨並開始經營漢東之地時。此說顯然在觀念上過於陳舊,沒有分辨“居丹陽”與“始部郢”的區別,實難信從。
其二,楚武王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初(前7O3一前699)之間說。石泉《楚都何時遷郢》一文,根據《左傳·桓公十三年》“莫敖縊於荒谷,群帥囚於冶父,以聽刑”、劉昭《讀漢書補註》引《荊州記》(江陵)縣東三里余,有三湖,湖東有水名萇谷,又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以及《水經注·沔水篇》“江陵城西北有紀南城。……三湖合為一水,東通荒谷。荒谷東岸有冶父城”的記載,推斷出上述結論。可是此三條材料,均未直接提到郢都,很難推斷出此時楚國已確立國都的結論。
其三,楚文王元年(前689)說。《史記·楚世家》載:“文王熊貲立,始都郢。”范文瀾在師國通史》第一冊中亦言:“東周初期,楚愈益強大,前7O4年,楚君熊通自號武王。熊通子文王熊貲遷都郢,有地千里。”此說只是沒有具體說明都郢於文王元年罷了。
其四,楚武王五十一年(前69O)武王崩、文王即位之時說。雖然《左傳·桓公十一年》(楚武王四十年)中,有“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寥伐楚師”,楚莫敖屈瑕“次於郊郢”的記載。但這時的郢,還只是楚人在幾次伐隨戰役中開闢的根據地,尚非楚之國都。《左傳·庄公四年》載,楚武王五十一年,武王死於代隨軍中,楚人與隨人“為會於江油而還,濟漢而後發喪”。發喪的地點當在郢或郊呈卜一帶。文王此時繼武王立,以後就可能一直住在郢,並未回丹陽,郢這才正式成為楚之國都。
由上觀之,武王徙郢說和文王都郢說,似異而實同。諸說中唯《史記·楚世家》的記載比較明確,但司馬遷的記載是否符合史實,尚待考古材料的證實。
爭議三:文王/武王徙郢在何處?
自楚文王/楚武王至楚昭王年間的郢都究竟在何處?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在今湖北江陵的紀南城。
始都郢的地址問題,歷來眾說紛紜,史家意見是不一致的。自杜注為湖北江陵北紀南城起,一直成為流行的說法,也為人們所普遍接受。近人根據史籍與考古發掘材料,進一步考證了郢都的地址問題,提出了很有價值的見解。石泉認為:
春秋、戰國的楚郢都及秦漢江陵城應在當時的沮漳二水間(今蠻河流域下游)、漢水以西不遠處。今楚皇城遺址(指今湖北宜城西。筆者注)應即楚郢都及其後繼城市秦漢江陵城故址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第一版)。
張正明認為郢都先後有好幾個,文王始都郢,在今襄陽宜城境的楚皇城。公元前506年,吳師入郢,楚昭王出逃,后雖回郢,但楚吳戰爭未息,公元前504年,楚王遷都於[若阝],而仍稱郢。幾年後,楚昭王又遷都於江陵,即紀南城,也仍稱郢。故楚國以紀南城為都,長達220年左右(張正明《楚文化史》。)王光鎬認為,“如果拋棄一切先入為主的偏見,實實在在地面對紀南城遺址的地層、遺址、遺物材料,它之絕非楚郢都當毋庸置疑”。所謂郢都,無疑是一座相當都城建制的城,……這是一座楚宣王至楚頃襄王元年前後的楚陪都,稱“[艹/喬戈]郢”。“真正的楚郢都應在漢水西部的今宜城楚皇城遺址(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
楚皇城系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位於湖北省襄樊的宜城縣城南約7.5公里的鄭集鎮皇城村境內。東臨漢水,西傍蠻河,南扼荊州,北溯襄陽。
楚皇城址面積約2.2平方公里,四周現存高大的土築城牆。據方誌記載和民間傳說,城址內外有烽火台、紫禁城、跑馬堤,散金坡、白龍池、金銀冢、撈屍湖、鞭屍台等遺址。現已出土的遺物有銅方壺、大型銅車、金絲嵌玉片鱉形帶鉤、帶流銅、蟻鼻錢、金幣"郢爰"、"中左偏將軍"印章等等,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紀南城址規模宏大,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3.5公里,總面積約為16平方公里。城牆周長15.5公里,有的地段還存有高達6.7米的城牆遺跡,都是由夯土築成的,十分堅固。城的四周開闢有七座城門,已發掘的西垣北段城門有三個門道,兩側還有類似門房的建築遺跡。南垣及北垣的古河道出口處,是兩座水門。
城內夯土建築的台基十分密集,高低不等,有的高達6米。遺址內遍布古井、窯址等遺跡,筒瓦、板瓦等建築材料以及東周的文化遺物,俯拾皆是。在城內東南部發掘的東周時期的房屋,牆基長60米,寬14米,規模較大,應為當時宮殿建築的組成部分。城內的鳳凰山,在楚都徙陳(今河南淮陽)以後,成為秦漢的墓地,著名的西漢古屍、大量的漢簡及精美彩繪漆器,均出土於此。
此外,在城址以外還有三個大的墓區,保存了當年王公貴族的大、中型墓冢七百餘座。楚紀南城自被秦將白起攻陷后,就成為了廢墟。
楚紀南故城是中國東周時期楚國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荊州古城北約5公里處。因在紀山之南,漢以後史稱紀南城。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文王元年 (公元前689)自丹陽遷都於此,至頃襄王二十一年 (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拔郢止,楚國在此建都400餘年,為當時南方第一大都城。迄今地面仍保留有規模宏大的城垣遺跡,地下埋藏著豐富的文化遺存。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紀南城南北土城垣上各立有一塊大石碑,上刻“楚紀南故城”五字,為郭沫若手書。自公元前704年至公元前278年秦滅楚,歷時411年,楚共有二十個帝王在此即位。
一天夜裡,楚國京城郢都的一個人在家給燕相國寫信。因為燭焰偏低,飄忽不定的燭光夾著文房用具淡淡的影子,顯得有一點昏暗,所以這郢人對侍者說了一聲:“舉燭。”明燈高照,寫信就看得清楚了。誰知他在燭光不亮,心中犯急,腦子裡想著“舉燭”,嘴裡念著“舉燭”的時候,竟然不知不覺把“舉燭”二字也寫到信里去了。過後他沒有檢查就把信交給了侍者。
燕相國收到那郢人的信以後,反覆看了好幾遍。他始終覺得信中的“舉燭”二字非常費解。久聞四海之內唯楚有才,難道這就是一種莫測高深?燕相國想到這裡,忽然靈機一動。他若有所悟地說:“舉燭的意向是崇尚光明,而崇尚光明的人必定會推舉光明磊落、才能出眾的人擔當重任。照這樣看,郢人致書突出‘舉燭’二字,其用意原來是為我獻策!”
燕相國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燕王,燕王聽了十分高興。他以相國的政見為原則,廣招賢士,從而使燕國政通人和,日益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