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達拉第

激進社會黨領袖

法國政治家、總理(1933~1934,1938~1940)。激進社會黨領袖。1919年起任眾議員,1924年起歷任殖民、公共工程、外交、國防等部部長。1938年代表法國和希特勒簽署《慕尼黑協定》。1940年被維希政府逮捕,1942年受審。1945年釋放後任國民議會議員(1946~1958)。

人物經歷


愛德華·達拉第
愛德華·達拉第
1884年6月18日,生於沃克呂茲省加龐特拉市一小資產階級家庭。就讀於里昂大學。早年曾任中學歷史教員,後任加龐特拉市市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應徵入伍。戰後從政,開始時愛德華·赫里歐的秘書。
1919年起,連續21年以激進社會黨人身份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
1924年起,歷任殖民、公共工程、國防、外交和軍事等部部長。
1933年一1940年,三度出任法國總理。
1935年,參與發起成立人民陣線。
1936—1937年,任萊昂·布魯姆內閣和卡米耶·肖當內閣的國防部長。
1938年9月,代表法國簽署把捷克斯洛伐克奉送給希特勒的《慕尼黑協定》,毀棄了法蘇互助條約。
愛德華·達拉第(1933年)
愛德華·達拉第(1933年)
1939 年初,承認佛朗哥政權,並封鎖法國—西班牙邊境。同年德國進攻波蘭后,於9 月3 日向德國宣戰,併兼任外交部長,但未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援助波蘭,坐視其覆亡,史稱“奇怪戰爭”。同年9月26日,宣布法國共產黨為非法,10月5日下令把法共議員交付法庭審判。同年底蘇芬戰爭爆發后,試圖通過瑞典援芬,同時命令馬克西姆·魏剛加緊籌組東方軍以從南方威脅蘇聯。
1940 年3月20 日,《蘇芬和約》簽訂后,被迫下台,但仍任國防部長。一貫支持莫里斯·居斯塔夫·甘末林和他的作戰計劃。同年5 月復辭去國防部長職,改任外交部長。亨利·菲利浦·貝當出任總理時,未入閣。曾試圖去北非建立反“維希”的政府,未成。是年9 月8 日被囚禁。
1942 年2—4 月,出席里沃姆審判,被指控應對法國的失敗負責。此後又被移往德國和奧地利囚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5月,重獲自由。
愛德華·達拉第與丘吉爾
愛德華·達拉第與丘吉爾
1946—1958年,回國后多次當選為國民議會議員。他反對繼續進行印度支那戰爭,不贊成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反對法國1958年憲法。抵制夏爾·戴高樂重新執政。
1957年,任共和激進社會黨和激進社會黨主席。次年任激進社會黨名譽主席。
1959年,退休。
1970年10月10日,病故。

主要成就


激進社會黨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