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鎮

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轄鎮

召公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地處扶風縣東北部,東與咸陽市乾縣臨平鎮、武功縣游鳳鎮接壤,南與杏林鎮為鄰,西鄰法門鎮,北接天度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千米,總面積55.3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召公鎮下轄12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召公鎮戶籍人口38847人。2011年,召公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7億元,工業生產總值達3.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億元。

歷史沿革


因西周召公姬奭在此設館講學而得名。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屬美陽縣。
東漢時為武功縣。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屬周城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屬岐山縣
唐武德三年(620年),屬湋川縣。貞觀七年(633年)屬岐陽縣。元和三年(808年)屬扶風縣。
明、清、民國初屬泰川鄉良峪里。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至1949年,為召公鄉。
1949年7月13日,為召公區,轄9個鄉。
1956年2月,改為召公鄉。
1984年4月,改建鎮。
召公鎮圖片
召公鎮圖片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召公鎮地處扶風縣東北部,其中陸地54.1平方千米,佔97.7%;水域1.3平方千米,佔地面積2.3%。

地形地貌

召公鎮地處黃土台塬區,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主要有平塬、窪地、溝壑等。境內最高點位於新莊村,海拔700米;最低點位於袁新村,海拔580米。

氣候特徵

召公鎮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5℃,無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降水量585.8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

水系水文

召公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為泰川河,發源於呂宅村,境內流長3千米。

行政區劃


1984年4月,轄17個行政村,下設9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轄新莊、吳家、召公、官道、呂宅、西張、后董、大槐、召首、召光、袁新、聚糧、靈護、三頭、作里15個行政村;下設9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下轄12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召公鎮西街。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24106200121召公村
610324106201220新莊村
610324106202220吳家村
610324106204122官道村
610324106206220西呂村
610324106207220后董村
610324106210122召光村
610324106211122召首村
610324106212220袁新村
610324106213122聚糧村
610324106215220三頭村
610324106216220作里村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轄區總人口3.8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05人,城鎮化率10%。另有流動人口6624人。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83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1人。
截至2018年,召公鎮戶籍人口3884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召公鎮財政總收入1432.9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690萬元,增值稅490萬元,企業所得稅232.9萬元,個人所得稅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35元。
2018年,召公鎮有工業企業23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9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召公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7億元,比上年增長3%,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耕地面積5.6萬畝,人均1.5畝。2011年,召公鎮糧食生產2.8萬噸,人均731千克。其中小麥1.6萬噸,玉米1.2萬噸。2011年,召公鎮蔬菜種植面積991畝,產量1125噸。2011年,召公鎮生豬飼養量3.5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羊飼養量518隻,年末存欄258隻;牛飼養量2130頭,年末存欄1120頭;家禽飼養量18.0萬羽,上市家禽6.5萬羽。2011年,召公鎮生產肉類1659噸,其中豬肉1321噸,牛肉181噸,羊肉3噸。禽蛋230噸,鮮奶230噸;畜牧業總產值0.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9.6%。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萬株,林木覆蓋率20%,活立木蓄積量8000立方米。2011午,水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2.0萬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桃等。其中蘋果1.9萬噸,桃30噸。2011年,召公鎮大型農業機械580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召公鎮工業生產總值達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2011年,召公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0.1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有商業網點150個,職工230人。2011年,召公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30萬元,比上年增長15%。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有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聯社金融網點2個,各類存款餘額3.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5%,人均儲蓄9580元;各項貸款餘額8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2個,鄉村通郵率100%;征訂報紙1.5萬份、期刊0.65萬冊,業務收入21.7萬元。電信服務網點10個;電話交換機總台量2台台,固定電話用戶41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2%;行動電話用戶26000戶增加上增加如3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75%;寬頻接入用戶5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60萬元。
召公鎮圖片
召公鎮圖片

文化


寶雞市扶風縣,有一個召公鎮。這個鎮在當地有一個名字叫“菊村”。如今,當地許多人還這樣叫它的老名字。
說起這個“菊村”,不能不先說起一個歷史名人,那就是西周時期的召公。
《史記·召公世家》里記載:“召公,姓姬名奭(shì),西周宗室,與周武王、周公旦同輩,因食采邑於召地,故謂之召公,又稱召康公。”
召公是周公的弟弟。周公是西周時期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如今,在寶雞市岐山縣還有一座“周公廟”。
據《扶風縣誌》載:“在縣東北30里,有召公古迹,今為召公鎮,亦名召村,俗名菊村,召康公祠在焉。”據考證: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後,封召公為右相,召公便在此地開設公館,栽植甘棠樹。他常在樹下聽訟斷獄,教化百姓,並在館內聚集子仆、兵士、當地百姓講學論道,習周公之禮,論學問之道,開創了周代“學在官府”的教育模式。
召公有一大愛好,就是他非常喜歡栽植菊花,眾人知其愛好多助他栽植,在當地逐漸形成菊花園。每到秋季,菊花一開,金黃一片,觀賞者絡繹不絕,當地逐漸形成了一個小集鎮。後來,人們就把此地的名字叫“召公”、“召村”或者叫“菊村”。召公去世以後,後人思其遺愛,為保護甘棠樹勿被採伐而作詩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菝”。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前後,這棵甘棠樹尚在,高達13米,粗4米許。后在戰亂中,“甘棠公館”和這棵甘棠樹均被毀了。

交通


2011年,召公鎮境內關中旅遊環線、法乾線過境,境內長12千米,分別通往乾縣、扶風縣城。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15千米;通村公路32條,總長96千米。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6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68米;道路鋪裝面積39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02.5平方米。
召公鎮圖片
召公鎮圖片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有鎮文化站1個,有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文化書屋13個,藏書4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6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社火碗山、木偶、鑼鼓等。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有民辦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56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14所,在校生1763人,專任教師14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48人,專任教師10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召公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8個,其中中心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5個;私人診所12個,病床15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2張;固定資產總值36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1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2011年,召公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5.08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召公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4戶,人數1871人,支出240.6萬元,比上年增長8.5%,月人均107.15元,比上年增長7%。農村臨時救濟30人次,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4.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萬餘元,比上年增長5%。
召公鎮圖片
召公鎮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