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移動通信
鐵路移動通信
鐵路移動通信 - railway mobile communication 固定點與移動點或移動點與移動點之間的鐵路工作人員的專用無線電通信,主要有列車無線電通信、站內無線電通信、無線電報警裝置,以及其他鐵路工作人員使用的無線電通信等。鐵路移動通信是保證行車安全,防止作業事故,提高運輸效率,加速機車周轉,以及改善服務質量等不可缺少的通信手段,是鐵路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移動通信的覆蓋範圍為鐵路沿線的狹長地帶和站場、車站所在地的區域,既要面狀覆蓋又要鏈狀覆蓋;鐵路沿線地形複雜、無線電傳播環境惡劣,加之列車的快速移動,通信傳輸的連續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在傳輸調度、控制指令時,對實時性、可靠性要求極高;鐵路用戶分佈的不均性,即在樞紐地區用戶密度高,而區間用戶密度低等。
早在20世紀20年代,一些國家的鐵路開始進行了機車與地面之間的無線通信試驗。40年代,許多國家相繼在列車上裝置電子管無線電話,採用中、短波段。50年代一般用短波段的點對點無線通信。60年代,隨著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的發展和應用,鐵路移動通信大量採用甚高頻(VHF)和超高頻(UHF)的頻段,採取選址、雙工、多用戶進行組網的通信,在設備方面體積減小,重量減輕,功耗降低,可靠性增高,並能適應各種氣候條件。70年代以後,微處理機與收發信機相結合,使設備信令更加完善靈活,具有頻道自動搜索、用戶自動存取、功率自動控制和自動監測設備故障等功能。一些國家的鐵路開始使用能與有線電話網連通的列車旅客無線電話。80年代,鐵路移動通信除了應用於鐵路列車調度指揮外,還廣泛使用在各個鐵路業務部門。
20世紀50年代,中國鐵路車站值班員和編組場內線路值班員開始使用列車無線調度電話和站內無線電話,採用工作頻率為2MHz和 40MHz的電子管設備。70年代初,全部改用150MHz和450MHz頻段的晶體管設備。80年代初,在編組場上推廣應用攜帶小型的150MHz、450MHz的站內無線電話。鐵路沿線維護作業人員的無線電話也相繼推廣使用。養路、施工的報警無線裝置也得到迅速的發展和應用,並進行了山區隧道區段的列車無線調度電話試驗。
運行列車上的人員對地面的調度員或其他人員進行的通信。它包括列車無線調度電話和列車旅客無線電話。
列車無線調度電話 調度員對沿線運行的機車進行調度指揮的無線電話。中國鐵路的列車無線調度電話,用於調度員、車站值班員對沿線行駛的列車司機、運轉車長進行調度指揮。鐵路沿線的車站以帶狀分佈在全國各地,各車站設置小功率無線電台和轉接裝置,機車上配有無線電台和控制盒。調度員通過有線或無線電路與車站電台(或固定電台)接續,然後再由車站電台(或固定電台)與其場強覆蓋區內機車電台用無線通道接通,從而構成調度員與司機之間和車站值班員與司機之間相互通話。列車無線調度電話使用150MHz和400MHz頻段,頻道間隔為25kHz,在運輸業務不繁忙的區段採用單工通信方式,雙方使用同一頻率,交替地進行收發通話。這種制式具有組網靈活,設備簡單等特點。在鐵路運輸日趨繁忙區段,無線電話使用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為了迅速可靠地接續,現在世界各國陸續使用不同頻率進行發射和接收的雙工或半雙工通信方式。採用音頻組合式或數字編碼式的選擇呼叫,並附有緊急呼叫功能和發送調度命令及各種指令信息的功能。列車無線調度電話覆蓋區域的劃分有兩種形式:一是用於車流密度小、運輸不繁忙區段的大區域方式;一是用於車流密度大、運輸繁忙區段的小區域方式。此外,由於超高頻頻段的電波難以在隧道內傳播,因此,早期採用平行波導線感應傳播方式,但這種方式傳輸場強不均勻,常因絕緣不良,引起衰耗增加。特別是在電力牽引區段,會感應出很高的干擾電壓,危及維修人員的安全。後來,許多國家使用漏泄同軸電纜,這種電纜在是同軸管外導體上開設一系列的槽孔或隙縫,使電纜中傳輸的電磁波的部分能量從槽孔中漏泄到沿線空間,場強衰減較均勻而無起伏,易為接收設備所接收。這種漏泄電纜傳輸頻段較寬,既能通話,又能傳輸各種數據信息。在長隧道地區,由於漏泄電纜衰耗較大,需要在隧道內裝設中繼器,用以補償傳輸損耗,中繼器需遠距離供給電源。
旅客利用列車上的無線電公用設備,通過沿線設置的地面無線電設備和轉接裝置,經過交換設備,即可與市話網接通有關用戶,或經長途線路傳輸與遠距離用戶通話。
站內無線通信 供鐵路站場內進行作業指揮以及業務聯繫用的一種無線通信。主要有客、貨運站無線電話和編組站無線電話。
客、貨運站無線電話 主要用於貨運人員間運營作業和裝卸作業,以及旅客運輸業務人員間的通信聯絡。
編組站無線電話 供編組站的到達場、編組場和出發場等各類作業人員如調車員、列車車輛檢修員、鐵鞋制動員、車號員、接發列車值班員以及在專用線上進行調車作業等的流動人員按各自不同的系統進行通信聯絡。根據作業性質和不同的需要分為十幾個獨立的無線通信系統,組成小區域通信網。在車輛間流動作業的人員使用的無線電話,由於電波傳播受車輛、人體、攜帶型電台的天線高度和屏蔽效應等影響,因此應選用最佳通話頻段。調車、檢車等作業人員使用的攜帶型電話機具有體積小、耗電少、重量輕、可靠性高等特點,並能滿足防雨、防衝擊和全天候要求。
發信機雜波抑制比通常要求在60dB以上,組合波抑制比要求在70dB以上,收信機阻塞衰耗應為80dB以上,互調抗擾性應為60dB以上。
無線電報警裝置 為防止列車進入線路維護、施工區段以及防止道口、橋樑、隧道發生事故,向司機發出告警而設的、司機和施工區段之間、司機和道口之間以及司機和巡道工之間的報警裝置。這種裝置必須絕對可靠,並且具有特殊使用標誌,其作用距離為幾公里範圍內,警報時間約為10分鐘,使用全國統一的專用頻率,並儘可能實現自動檢測。
鐵路工作人員使用的無線通信 主要有區間內作業、維修人員使用的無線電話和廣泛用於鐵路其他工作中的電話,如勘察施工、維修作業、救援列車、鐵路公安等用的無線電話。這些無線電話使用民用頻段,不佔用鐵路專用頻率,以免干擾運輸調度作業。對講無線電話一般採用通用的攜帶型無線電話機。為便於鐵路公安人員工作需要,無線電話往往與有線電話溝通,按用戶需要組成各種類型、不同功能的鐵路移動通信網路。
GSM-Railway屬於專用移動通信的一種,專用於鐵路的日常運營管理,是非常有效的調度指揮通信工具。GSM-R是基於分組數據的通信方式。GSM-R(GSMforRailways)系統是專門為鐵路通信設計的綜合專用數字移動通信系統。
它在GSMPhase2+的規範協議的高級語音呼叫功能,如組呼、廣播呼叫、多優先順序搶佔和強拆業務的基礎上,加入了基於位置定址和功能定址等功能,適用於鐵路通信特別是鐵路專用調度通信的需要。主要提供無線列調、編組調車通信、區段養護維修作業通信、應急通信、隧道通信等語音通信功能,可為列車自動控制與檢測信息提供數據傳輸通道,並可提供列車自動定址和旅客服務。在中國鐵路的頻段為上行885-889MHz,下行方向為930-934MHz。GSM-R系統包括網路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運行和業務支撐子系統(OSS/BSS)和終端設備等四個部分。其中,網路子系統包括移動交換子系統(SSS)、移動智能網(IN)子系統和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子系統。GSM-R系統採用主從同步方式,TMSC、MSC、HLR、SCP等設備應就近從BITS設備中獲取定時信號,MSC至BSS間的G數字鏈路應兼作同步鏈路使用,BSS從MSC獲取同步時鐘信號,也可從就近的BITS設備或SDH設備提取同步時鐘信號。GSM-R傳輸系統指的是為GSM-R系統各子系統之間的連接提供通道的數字傳輸系統,包括GSM-R系統為提供基本服務所必需的傳輸配套單元,如傳輸光、電纜和傳輸設備,但不包括直放站遠端機和近端機之間的連接通道,也不包括天饋線等連接。
具體的實際應用:青藏線、大秦線、膠濟線、武廣線、鄭西線、新豐鎮編組站、石太線、合寧線、合武線、京津城際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