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依巴克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轄區

沙依巴克區是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之一,是烏魯木齊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陸路交通樞紐。位於市區河灘路以西,地處烏魯木齊市的中部。東隔河灘公路與天山區水磨溝區毗連,西臨一O四團與頭屯河區相望,南起烏拉泊、大西溝與烏魯木齊縣接壤,北至新醫路與新市區為鄰。沙依巴克區轄18個街道辦事處。

轄區面積38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3.3平方公里,18個管委會、180個社區、一個行政村,居住著漢、維吾爾、回、哈薩克等43個民族,總人口70.2萬,其中常住人口48萬。轄區有全疆最大的交通樞紐火車南站、碾子溝長途客運站和五大商圈(南站商圈、紅山商圈、友好商圈、北園春商圈、西山商圈)。

2018年,沙依巴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億元,同比增長5.2%。

歷史沿革


沙依巴克區
沙依巴克區
“沙依巴克”為維吾爾語,意為“戈壁灘上的花園”。據《新疆圖志》等書記載,清光緒十二年迪化州改為府增設迪化縣。
1944年恢復迪化市,轄5個區,沙依巴克區為第四區。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成立市人民府,轄7個區,沙依巴克區為第六區。
1956年將7個區合併為三個城市區(一、二、三區),沙依巴克區為第三區。
1957年將第三區改名沙依巴克區。
1969年改為沙依巴克區革命委員會。
1980年在沙依巴克區八屆一次人代會上更名為沙依巴克區人民政府。
2000年,沙依巴克區轄10個街道。
2003年底,沙依巴克區轄10個街道,114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八一街道、友好南路街道、友好北路街道、揚子江路街道、長江路街道、西山街道、爐院街街道、和田街街道雅瑪里克山街道、紅廟子街道。
2004年底,沙依巴克區轄10個街道,114個社區、1個村委會。
2006沙依巴克區轄10個街道:長江路街道、和田街街道、揚子江路街道、友好南路街道、友好北路街道、八一街道、爐院街街道、西山街道、雅瑪里克山街道、紅廟子街道。區境內有:沙依巴克區鄉、后峽地區、一零四團、兵團西山農場。
2009年依巴克區轄10個街道1直轄村。
2010年,沙依巴克區轄9個街道辦事處、1個管委會、1個村、117個社區居委會。
2016年1月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6]3號)批複同意將現沙依巴克區管轄面積約44.9平方公里(包括原自治區畜牧廳所轄烏魯木齊地方國營種牛場在沙依巴克區行政區劃範圍內約38.4平方公里和沙依巴克區約6.5平方公里)劃歸天山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

沙依巴克區西傍雅瑪里克山,是烏魯木齊市中心城區之一,位於首府的西部,東隔河灘公路與天山區、水磨溝區毗鄰,西臨104團與頭屯河區相望,南起烏拉泊與烏魯木齊縣接壤,北至新醫路與新市區相連,總面積378平方公里。

地形

沙依巴克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西部為丘陵山地,呈緩坡狀,大部分為洪沖沉積地帶,西北為巴爾巴什山。

水文

烏魯木齊河是沙依巴克區東境界河,從南向北沿區而過。

氣候

沙依巴克區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少雨,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6.4°C,年平均日照27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236毫米,平均無霜期176天。

行政區劃


下轄區劃
長江路街道長江南路社區長江北路社區經一路社區
碾子溝社區冷庫社區新興巷社區
牛奶巷社區伊寧路社區經二路社區
和田街街道和田街社區三建社區公安社區
建機社區東二街社區交通社區
黃河社區水利社區郵電社區
東一街社區
揚子江路街道人民公園社區青松苑社區揚子江社區
新華社區新華日報社區攬秀園社區
孔雀社區騰威社區十月社區
黑龍江社區
友好南路街道友好社區明園有色社區石油學院社區
西北路北社區西北路南社區虹橋北社區
虹橋南社區鴻雁社區金色花苑社區
明園社區
友好北路街道寶地社區八樓社區軍區醫院社區
友好新村東社區友好新村西社區石家園子社區
利民社區泰華社區友誼社區
師大社區
爐院街街道爐院街東街社區烏拉泊社區棉花北街社區
棉花南街社區倉房溝南路社區爐院北街社區
和平橋社區爐院街社區倉房溝北路社區
天山建材社區長征新村社區變電站社區
西山街道馬料地社區兒童村社區中泰社區
環衛路社區新運社區騎馬山社區
四道岔社區建陶社區新標社區
雅瑪里克山街道秀園社區鐵東社區鐵西社區
南站社區青峰社區校園社區
西虹社區古麗斯坦社區光明社區
泰裕社區寶山路社區青年社區
南梁坡社區雪蓮社區冷庫山社區
紅廟子街道金泰社區阿勒泰社區頭宮社區
新通社區泰秀社區平頂山社區
天海社區北園春社區克西路社區
匯珊社區匯芙園社區錦福苑社區
嘉和園社區公交社區匯嘉園社區
八一街道國道社區金陽社區南昌路社區
農大社區郵政社區南昌北路社區
哈密西路社區電信社區博物館社區
錦花苑社區新北社區老滿城社區
瑞安社區農科院社區
直轄村沙區直轄村
倉房溝村

人口民族


2010年,沙依巴克區總人口52.8萬,居住著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俄羅斯族等38個民族。

政治


區委書記:戴晶
區委副書記、政府黨組書記、區長:斯地克·牙生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徐曉捷
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楊豐琳
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憨勇
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岳龍
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張居民
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王俊武

經濟


沙依巴克區境內商業繁華,有友好百盛(原紅山商場)、友好商場、土產公司商場、新疆商貿城及百貨、糖、煙、酒批發站,小商品批發市場,海鮮、蔬菜、水果農貿市場。是烏魯木齊市及全疆糧油、肉食供應基地。
沙依巴克區
沙依巴克區
沙依巴克區內現已形成了分別以友好路——揚子江路商業長街,以火車南站、紅山、友好、北園春、西山為核心的五大商業旺圈,以新疆商貿城、德匯置業、火車頭、新北園春市場等為重點大型專業化市場,以友好路商業長街的“五大商圈”與小商品、北園春農產品“兩個集散中心”為主體的大商貿格局已具規模。
截至2010年,沙依巴克區擁有各類市場94處,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的14個,是全疆億元市場的三分之一。
2009年,沙依巴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97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80億元,同比增長15.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90億元,同比增長12.39%,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13.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069元,同比增長8%。
2018年,沙依巴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4億元,同比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25億元,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112.1億元,同比增長4.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3.61億元,同比增長2%;地方財政收入35.48億元,同比增長7.9%。

文化


名優特產

手抓飯
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蔔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鐘后,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饢,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葡萄乾
葡萄乾是在日光下曬乾或在陰影下晾乾的葡萄的果實。
哈密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含糖量在15%左右。哈密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
掛毯
掛毯也稱作“壁毯”。原料和編織方法與地毯相同,作室內壁面裝飾用。

交通


歐亞大陸橋的蘭新鐵路與南北疆鐵路橫貫城區,312國道、216國道、吐烏大高速、烏奎高速與通往南北疆各地的公路及市區道路縱橫交錯,形成了鐵路線、國道線、公路線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南北交通樞紐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站、民航售票處和全疆大部分地州政府駐烏辦事處聚集區內,特別是商貿城國際二類口岸、國際客運二類口岸、郵電國際二類口岸發展的日益成熟。

社會


教育事業

沙依巴克區擁有比較完整的幼兒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體系。截至2010沙依巴克區有新疆師範大學、新疆大學(北校區)、新疆石油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5所,中等專業學校4所,普通中學23所,小學27所。

衛生事業

截至2010年,沙依巴克轄區有自治區中醫院、自治區郵電醫院、市中醫院、軍區總醫院等大型醫院16家。

旅遊


沙依巴克區內擁有雅瑪里克山、烏魯木齊人民公園烏魯木齊兒童公園、人民會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地質礦產陳列館、國際博覽中心、紅廟子道觀、五一夜市、美美百貨、公園酒吧街等旅遊資源。
雅瑪里克山
沙依巴克區
沙依巴克區
雅瑪里克山雅瑪里克山位於烏魯木齊市西側,在沙依巴克區轄區內。山勢呈南北走向,外圍周長16公里,最高點青年峰海拔1391米。雅瑪里克在蒙古語中意為“山羊之家”。也被稱為妖魔山。
老君廟
老君廟是烏魯木齊重要的古文化遺址,位於烏魯木齊市郊,始建於1767年,已有240多年的歷史,建廟年代幾乎與烏市同期,民間傳說是清朝名吏紀曉嵐發動烏魯木齊市的一些居民修建的。
老君廟是AAA級景區,是烏魯木齊從古到今以來最有靈氣、規模最大的一座道觀,現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君廟現存三重大殿,四個偏殿(分別是靈官殿、玉皇殿、老君殿;文昌殿、慈航殿、財神殿、藥王殿)。
老滿城
老滿城原名鞏寧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乾隆皇帝親自命名為“鞏寧城”,取意”鞏固安定”。因當時城內移駐滿營官兵,所以人們稱其“老滿城”。1842年秋冬時節林則徐到過滿城。清同治三年(1864年),鞏寧城毀於戰火。
兒童公園
兒童公園位於烏魯木齊市沙區新醫路南側,佔地面積300畝,位於沙區友好北路西側,北接新醫路,南臨新疆自治區人大,東靠友好北路,西至新疆科學技術館,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平均寬約240米,呈多邊形,是烏魯木齊市歷史最久的一座公園之一。
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位於烏魯木齊河(現為河灘公路)西側,北頻西大橋,南至黃河路口,東靠和平渠,西鄰公園街,南北長約一公里,東西平均寬約250米,呈長方形,面積30公頃,是烏魯木齊市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公園。

獲得榮譽


2017年12月12日,沙依巴克區被國家民委辦公廳確定為第三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