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鎮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平安鎮

平安鎮,隸屬於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地處白城市區西北部,東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太本站接壤,南與洮北區東勝鄉相連,西與洮兒河及洮南市瓦房鎮毗鄰,北與查干浩特旅遊經濟開發區及嶺下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111.47平方千米。

建置前,平安鎮為蒙古族游牧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屬靖安縣(今白城市洮北區)第四鄉;1975年,劃歸白城市(今白城市洮北區);1983年,公社改鄉。1985年,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平安鎮有戶籍人口16571人;截至2020年6月,平安鎮下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平安村。

2011年,平安鎮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00萬元,增值稅200萬元,企業所得稅300萬元,個人所得稅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7%、25%、58%、39%,人均財政收入2050元,比上年增長14.2%,各類存款餘額8575萬元,比上年增長25%;人均儲蓄2737元;各項貸款餘額6772萬元,比上年增長13.4%;2018年,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建置沿革


建置前,平安鎮為蒙古族游牧地。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屬靖安縣(今白城市洮北區)第四鄉;三十四年,改為平安鎮。
民國三年(1914年),屬洮安縣(今白城市洮北區)第五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洮安縣第七區白屆子保。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洮安縣永安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洮安縣平安區。
1949年,屬洮安縣第九區。
1950年,屬白城縣(今白城市洮北區)第九區。
1956年,屬白城縣,設平安鄉。
1958年,屬白城市(今白城市洮北區),鄉改公社。
1964年,劃歸洮安縣(今洮南市)。
1975年,劃歸白城市(今白城市洮北區)。
1983年,公社改鄉。
1985年,鄉改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平安鎮下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新合社區、陶瓷社區、龍灣社區、平安社區、興安社區,平安村、中興村、紅光村、永平村、一心村、新勝村、安全村、新合村、輝煌村、三甲村。
截至2020年6月,平安鎮下轄5個社區、10個行政村:新和社區、興安社區龍灣社區、陶瓷社區、平安社區、一心村、平安村、永平村、紅光村、安全村、新合村、新勝村、三甲村、中興村、輝煌村;鎮政府駐平安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安鎮地處白城市區西北部,東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太本站接壤,南與洮北區東勝鄉相連,西與洮兒河及洮南市瓦房鎮毗鄰,北與查干浩特旅遊經濟開發區及嶺下鎮交界,距白城市區27千米,行政區域面積111.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平安鎮境內地處白城一扶余沖積洪積扇形平原與沖積平原區,大興安嶺余脈,地勢西高東低,坡度4‰,境內最高點海拔220米;最低點海拔210米。
水文
平安鎮境內河道屬洮兒河流域,流域面積111平方千米,佔100%,河流總長度21千米,枯水期常斷流。
礦藏資源
平安鎮境內已探明地下有砂石、白黏土。其中白黏土儲量0.1億噸,位於平安鎮崗上,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已探明地下有砂石、白黏土,其中白黏土儲量0.1億噸,位於平安鎮崗上。
自然災害
平安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風災、雪災、蟲害、旱災等,旱災害年平均發生4次,主要發生在6—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9月15日,全鎮各村,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平安鎮轄區總人口2253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658人,城鎮化率20.7%,總人口中,男性11539人,佔51.2%;女性10999人,佔4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蒙古、滿、回、朝鮮4個少數民族,共3421人,其中蒙古族1538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5%;滿族572人,佔16.7%,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7‰。
截至2018年末,平安鎮有戶籍人口1657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平安鎮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00萬元,增值稅200萬元,企業所得稅300萬元,個人所得稅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7%、25%、58%、39%,人均財政收入2050元,比上年增長14.2%,各類存款餘額8575萬元,比上年增長25%;人均儲蓄2737元;各項貸款餘額6772萬元,比上年增長13.4%。
農業
2011年,平安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10.3萬畝,農業總產值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實現農業增加值0.3億元,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6.9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辣椒、雜糧雜豆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5500頭,年末存欄3000頭;羊飼養量3.8萬隻,年末存欄2.5萬隻;牛飼養量600頭,年末存欄600頭;家禽飼養量9.2萬羽,上市家禽2.1萬羽,生產肉類727.5噸,畜牧業總產值1710萬元,累計造林2250畝,林木覆蓋率7.5%,大型農業機械3000台;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
工業
2011年,平安鎮工業總產值120萬元,比上年增長0.2%。
商貿
2011年末,平安鎮有商業網點210個,職工16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00萬元,比上年增長5.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平安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78人,專任教師7人;小學3所,在校生1365人,專任教師10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93人,專任教師4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教育經費達1231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28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平安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4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70人,經營管理人才80人,技能人才40人,農村實用人才5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平安鎮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1個,藏書1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平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12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570人次,住院手術30台次,出院病人1000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0.3%;孕產婦死亡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平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0戶,人數520人,支出131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210元,比上年增長1.6%;城市醫療救助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20人次,共支出4.1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50人次,支出5800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14戶,人數1568人,支出107.3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57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6.9%;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3人,支出3.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14人次,共支出6.1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137人次,支出6.8萬元,比上年增長3%,自然災害受災人口7890人,緊急轉移安置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900畝,倒塌房屋3間,直接經濟損失3100萬元,救災支出32.2萬元,比上年增長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5%,社會福利費8.7萬元,比上年增長5.2%,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48張。

交通運輸


平安鎮有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30千米,2011年,平安鎮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200輛、750噸位;客運汽車32輛、1120座位。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平安鎮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