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鎮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轄鎮

平安鎮,隸屬於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地處紅古區東南部,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平安鎮人口數為13915人。

1960年,劃出永登縣,將達川划入西固區,平安划入紅古區成立平安公社。1984年2月,平安公社改鄉。2000年3月,撤鄉建鎮。2020年6月,平安鎮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2018年,平安鎮有工業企業7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家。

歷史沿革


清時,屬平番縣。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永登縣。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湟惠渠特種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湟惠渠特種鄉劃歸皋蘭縣
1958年,划入永登縣成立湟惠公社,屬之。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平安鎮下轄平安台、張家寺2個居民委員會,平安、新安、若連、上灘、中和、張家寺、復興、夾灘、仁和、崗子、河灣11個村民委員會。
2020年6月,平安鎮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平安台社區、張家寺社區、平安村、若連村、上灘村、中和村、張家寺村、夾灘村、復興村、仁和村、崗子村、河灣村、新安村,鎮人民政府駐張家寺村。
平安台社區張家寺社區平安村若連村
上灘村中和村張家寺村夾灘村
復興村仁和村崗子村河灣村
新安村鎮人民政府駐張家寺村

地理環境


紅古區平安鎮位於蘭州市以西60公里,總面積138.84平方公里,總人口17480人(2018年),因平安村而得名。是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是蘭州市5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之一,全鎮轄平安第一、第二社區居委會。全鎮共有平安村、若連村、新安村、上灘村、中和村、張家寺村、夾灘村、復興村、仁和村、崗子村、河灣村11個村委會。轄區內有連海鋁業有限公司、蘭鋁炭素廠、甘肅省第一勞動教養所、蘭州市良種場、蘭州市園藝場等大型企事業單位40多家。蘭青鐵路、109國道蘭海高速公路湟水河、湟惠渠橫穿境內,交通便利,電力、水力資源豐富,通訊快捷,往來資金劃撥方便。2004年建成了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

位置境域

平安鎮地處紅古區東南部,東接西固區達川鄉,南瀕湟水與永靖縣西河鎮隔河相望,西連花庄鎮,北靠永登縣苦水鄉。區域面積126.8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平安鎮轄區總人口13886人。
2017年,平安鎮常住人口15116人。
2018年,平安鎮戶籍人口17480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平安鎮人口數為13915人。

經濟


2011年末,平安鎮有耕地面積2萬畝,人均1.4畝。是蘭州市重要的五萬畝蔬菜樣板示範基地,形成了平安西甜瓜、若連菜花、中和大棗、復興番茄、仁和黃瓜、崗子草莓等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格局,實現農業增加值133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699元。主要經濟作物以蔬菜為主,蔬菜種植面積00畝,產量20萬噸。
2011年末,平安鎮工業初步形成了以建材、碳素、鋁材、硅鐵、化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實現工業增加值6166萬元,商業網點3個;已成為商品批發、零售、加工等為一體的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到1.3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達0.5億元,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2018年,平安鎮有工業企業7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家。

經濟發展

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平安鎮提出了“農業富鎮、工業強鎮、三產活鎮、文化興鎮”的發展戰略。到2004年底,農業總產值達到8600萬元,農業增加值達到9701萬元;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0225萬元,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29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7590元。寬裕型小康戶比例達到了5%,建成若蓮新農村寬裕型小康住宅50套。平安鎮已基本形成小區域內的物流、人流、信息流中心。村村通廣播電視。村級主幹道路全部與國道相連、水泥硬化主幹道路45公里,硬化率達到90%以上。自來水入戶率達到45%,安全衛生水普及率達到90%以上。
圖為蘭海高速
圖為蘭海高速
圖為蘭青鐵路
圖為蘭青鐵路
圖為湟水河
圖為湟水河

農業發展

圖為平安鎮農業種植
圖為平安鎮農業種植
平安鎮是從上世紀80年代逐步發展起來的蔬菜種植區,已形成以平安村西甜瓜、若蓮村菜花、中和村大棗、復興村蕃茄、仁和村黃瓜、崗子村草莓等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格局,農業生產技術較為成熟,是蘭州市五萬畝蔬菜樣板示範基地,農業發展一直站在全省制高點上,是甘肅省利用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生產的最早地區,全年蔬菜產量可達8萬噸,遠銷青海、四川、廣東等地,成功樹立了“綠瑩”、“秋實”兩個蔬菜果品牌。草莓是農業支柱產業,有農業示範技術6項(日光溫室、塑料大棚、設施果樹、高架大棚、無公害蔬菜、滴灌),示範品牌6個(西甜瓜、草莓、菜花、美國紅提、秋延後桃、番茄)。無公害蔬菜基地已發展到4000畝。蘿蔔、甘藍、芹菜、大白菜等8個品種通過國務院蔬菜品質監測中心無公害認證。

地方工業發展

平安鎮工業基礎較為雄厚,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中國鋁業蘭州分公司一廠、二廠、中鋁蘭州分公司自備電廠、蘭鋁炭素廠、隴海化工廠、紅安建築公司、惠民化工廠為龍頭的建材、炭素、鋁材、硅鐵、化工、采砂工業群體。河灣工業小區初步形成。已建成張家寺、河灣兩條非公有制經濟一條街。2004年,投資76億的蘭鋁技改項目在這裡安家落戶,投資600萬元的張家寺非公有制經濟一條街,建設潛力十足,投資3800多萬元的若蓮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初見端倪,農業、工業基礎設施都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的機遇。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平安鎮有文化專業戶45個,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3個,公共圖書室64個,體育場地2處,有線電視用戶0.2萬戶,有線電視綜合覆蓋率48%。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平安鎮有幼兒園1所;小學12所,在校生8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平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個,其中衛生院10個,門診部(所)25個;病床210張。專業衛生人員146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46人,註冊護士6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4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萬人,參合率88.3%。平安鎮疫情防控

社會保障

2011年,平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戶,人數103人,月人均181元;城市醫療救助8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17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8戶,人數535人,月人均78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4人,社區服務設施2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8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0.9萬人。
平安鎮
平安鎮

交通


2011年,平安鎮有鐵路蘭青線過境,另有蘭鋁貨運專線1條,鐵路貨運站1個。蘭海高速公路、109國道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