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策
削藩策
削藩策 就是廢藩王。 《削藩策》一文中,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秦漢時期,是中國國家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秦漢之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呢?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人,也有中國這個概念,但和我們現在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中國,那不是一個概念。當時人們講到的中國是什麼?是中央之國,當中的那個國,而中央這個國外面周邊呢,還有很多的國,我們現在中國的這塊地方,當時叫做天下,也就是說當時的人認為,天底下也就這麼大塊地方,也就這麼多人,天下這塊地方,要有一個領袖,這個領袖就是天的兒子,叫天子,這是一個概念。
然後在天下當中有很多的國,有同民族的,有不同民族的,最當中的這個天,最正中的這個地方,這個叫中國,周邊最遠的少數民族東邊的叫夷,南邊的叫蠻,西邊的叫戎,北邊的叫狄。另外還有一些華夏族的國家,很多的國家,他們叫做什麼呢?他們叫做國,每個國都有自己的元首,這個元首叫做諸侯。那麼天子和諸侯是一個什麼關係呢?我們現在反過來看,我們覺得當時就是秦以前的那個狀況,應該叫做國家聯盟,他們共同擁戴一個天子,就是國家聯盟的盟主,當時稱為天下共主,但是我們要弄清楚這個天下共主是名義上的,雖然周代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我們要清楚,這個“莫非”是名義上的,天子呢,它名義上所謂天的兒子,擁有了上天授予他的這塊土地,然後他把這個土地封分下去,這個就叫做封建。封,是什麼意思呢?
封是劃定疆域,封的辦法,是國與國之間有個國境,由周天子派人在那裡犁一條溝,把這個溝裡邊的土翻上來,然後在這個土上面種樹,這個叫做封,把這一片划給你了。建,是什麼意思呢?建就是任命國君,不但給你封了一塊土地,然後還給你指定一個國家元首,這個叫做建,合起來就叫做封建。這個封建是可以再封建的,就是天子呢,封建諸侯國,諸侯得了這塊領土以後,怎麼辦呢?他再封建,他又把他的土地,又把它分下去,分給誰呢?分給大夫,那麼大夫擁有的那塊地方叫什麼呢?叫家,所以這個時候是三個層次的機構,就是天下、國、家,國和家是分開的,這個制度就叫做封建制,一個天下,許多國家,一個天子,許多國君。
秦始皇兼并六國,統一天下,就把分封制給廢除了,代之以郡縣制,什麼叫郡縣制呢?就是原來諸侯的國,現在我把它改成郡,原來大夫的家,我把他改成縣,郡管縣,郡和縣都直屬中央政府,不再分封,也就是一個政府,一個主權,一個領袖,一個國家,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變革。那麼秦始皇實行這個制度大概十幾年。
秦始皇死了以後,這個王朝實際上就已經滅亡了,取而代之是漢王朝,那麼漢滅秦以後,是實行原來周代的封建制呢?還是實行秦的郡縣制呢?這就是兩條路線的鬥爭,最後漢高祖劉邦採取了一個妥協的方式,一個中間路線,就是在中央周圍,京畿地區,京師周圍這個地區,實行郡縣制,就是實行秦的制度,在邊遠一點的地方呢,實行周的分封制,依然再封一些王國出去,就是一個王朝,兩種制度,我們不妨稱之為一朝兩制,也就是大多數史書上所說的“郡國并行制”。那麼分封在京師周圍的這些國家呢,就稱做藩國,為什麼叫藩呢?藩是什麼呢?藩就是籬笆,藩籬意思就是說你們像籬笆一樣地,在周圍保衛中央,所以這些王侯都稱之為“藩王”,他們回到自己王國去,叫做“歸藩”,也叫“之國”,但是我們要搞清楚的是,這些分封出去的王國是各自為政的,是有主權的,也是有財源的。
晁錯是西漢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學貫儒法,知識淵博。深受文、景兩帝的器重和寵信。景帝前元三年,晁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鞏固大漢王朝的千秋大業,向漢景帝上書《削藩策》。漢景帝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聽從了晁錯的建議,開始了“削藩”。但是就在晁錯的政治理想就要實現之時,他卻被腰斬於長安東市。
我們知道,當時的藩國,它是獨立王國,它是有獨立主權的,有自己的財稅,有稅收,有軍隊,有領土,有政府,這麼一個東西,你說它在這個中央政府外面,說它能保衛中央,這個事情不大靠得住,這就要抑制它,抑制的辦法就是削減它的領地,不要讓它這麼大,今天切一點,明天再切一點,後天再切一點,一點一點把它的地方切小,這個就叫做削藩。
那我們想了,這個削藩,這些藩王們會願意嗎?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不願意,因為這是他們的既得利益,你說一個王侯他擁有這麼多既得利益,誰甘心情願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貓,阿狗嘴巴里一條魚,一塊骨頭,你也奪它不走,一個王爺,一個國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所以晁錯提出削藩策以後,大家都不贊成,這個事情搞不成。漢景帝也很擔心,說你看這個事情弄下去是不是會造反,晁錯回答的話是怎麼說的呢:他說:削之亦反,不削亦反,你削他也是反,你不削他,他也反,如果你現在削,他反得快,他馬上就反,但是危害小,將來削,他反得是要晚一點,但是危害大,為什麼他越做越大了嘛!他越來越強大了嘛!你要趁他羽翼還沒有豐滿的時候就把他掐死,等他羽翼豐滿了,他等著你打他,哪有這麼好的事。那麼這句話說下去以後,漢景帝就下了削藩的決心,這就惹出了吳楚之亂,或者說七國之亂。
現在看起來,晁錯提出削藩策有一個前提,就是吳王必反,就是不削亦反,反正是要反,還不如去削,吳王真的造反嗎?現在從史書上,我們查不到他存心造反的證據,後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政府軍在吳楚兩國也沒有找到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沒有證據,只有這個鄧公說了“吳王為反數十年矣”。那也就是說想當然了,當然有一些蛛絲馬跡,比方說吳王幹什麼事呢?他幹了這麼件事,因為他不是自己會鑄錢嘛,他不是自己要產鹽嘛,他不是很有錢嘛,於是他就把這筆錢,抵了老百姓的賦稅,就是他吳國老百姓是不要上稅的,這個上繳給中央政府的稅收,我劉某人給你交了,這是叫收買人心;第二個證據就是他專門收買亡命之徒,就是哪個地方犯了罪的人,你只管往吳國逃,逃去以後他都收容下來,就像後來《水滸傳》裡面的小旋風柴進似的,一個大莊園,誰犯罪都躲我這兒來,官府不敢抓,那不就是要造反嘛,幹了這些事。
但是實際上你說抓他這個謀反的證據,這個是證據不足的。當然晁錯也抓了他們一些岔子,比方說楚王,這個我們在電視具體裡面也看到了,他去抓楚王,說楚王,你在太后喪期內亂搞男女關係,罪大惡極,抓起來了,說實在的,一個王爺搞了兩個女人,恐怕算小節吧,不能算是謀反的證據吧。另外還有膠西王,賣了官,賣官這個事是從秦始皇就開始了,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秦始皇可以賣官,我就不能賣官,這都不能算是太多的證據。
但是反過來我們如果站在後人的立場,站在歷史的這個角度來看,應該說晁錯的這個想法是有道理的,吳王劉濞不反,不等於他兒子不反,吳王劉濞今天不反,不等於他明天、後天不反。你看曹操沒有反,曹操兒子反了吧,還有明成祖朱棣他也是藩王,他是燕王,封到北京了,朱元璋一死,朱元璋的孫子,因為他的皇太子,是已經先死了,皇太孫建文帝繼位,建文帝一上台,朱棣就反了,打出的旗號剛好就是吳楚之亂的旗號:“清君側”,反了嘛,所以這個藩國太強大,對於中央政權是個危害,這一點肯定是對的。
當然我們不能說因為曹丕反了,朱棣反了,就證明劉濞是反的,我們不能這樣反推,但是應該說晁錯這個提防是有他的道理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深謀遠慮,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說,長痛不如短痛,吃柿子也不能專揀軟的捏。既然要削藩,既然要真正推行削藩的政策,確實應該拿吳國這個最強大的藩國開刀,就是吳王劉濞,我們不管他是反,還是不反,都要拿他開刀,這個冤大頭他當定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何況吳王劉濞最後一削他,他就跳起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證了他多多少少還有一點,至少有謀反的條件。那麼在那樣一個時代,你具備謀反的條件,是可以視為謀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應該說晁錯對於鞏固那樣一種國家制度,鞏固漢代的中央政權,他是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而且對於這個觀點,實際上是很多人有共識的。晁錯之前的賈誼是最先提出削藩的。賈誼向漢文帝提出削藩,沒有被漢文帝採納,漢文帝覺得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條件,也不到這個時機,所以漢文帝接見賈誼的時候,就問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跟他談政治,所以後來有詩說:“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覺得這個事情他做不成。另外晁錯的死都是因為袁盎,也是主張削藩的。所以你要說整個漢代朝廷當中只有晁錯一個人清楚,這個也不是事實,很多人都意識到這個問題,問題在於晁錯一提出削藩的時候,幾乎遭到一片反對,挑頭反對的是竇嬰,竇嬰是公開反對的,其他人是私下反對的,而到了最後提出來要誅殺晁錯的時候,朝廷是一片喊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裡面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在於漢王朝的治國理念。我們知道,一個統一的國家,它要有一個國家意識形態,秦王朝的國家意識形態,是法家的學說,漢王朝武帝之前的國家形態是道家學說,漢武帝以後是儒家學說,漢文帝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就是一個篤信黃老的人。竇太後有個規定,就是自己的兒子和竇家的人只准讀老子,只准讀老子的《道德經》,不準讀別的,所以整個這一些人,都是道家派,只不過漢景帝態度比較溫和,竇太后態度比較強硬。
有一天,漢景帝主持一個學術討論會,討論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湯武革命是否合法,什麼叫湯武革命呢?湯就是商湯起兵打敗夏桀,由商朝取代夏朝,武就是周武王起兵革命,由周朝取代商朝,說這個事情對不對。道家說不對,道家的代表人物叫做黃生,一個姓黃的先生,黃先生,黃先生說:他說,這個帽子再破也要戴在頭上,鞋子再破也要穿在腳下,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夏桀再壞,殷紂王再無道,他也是君,所以湯武革命是造反。儒家的代表叫轅固,轅固先生說,照你這麼說,我們高皇帝,取代秦王朝也是造反了,這個事情就不好講了,你如果贊成這個黃生,那意味著我大漢政權是來路不明,如果我贊成轅固,那意味著我大漢王朝也可以被別的王朝取代,這漢景帝怎麼表態呢?漢景帝說:好了,吃肉不吃馬肝,不算不懂味道,馬肝是什麼?馬肝是有毒的,是不能吃的,所以我們還是喝排骨湯吧,漢景帝他是比較溫和,竇太后就很厲害了,竇太后就把轅固叫過來,說你讀讀老子的書,轅固嘴巴一撇,什麼老子的書,那是奴才的書,竇太后勃然大怒,你怎麼說本太後讀的是奴才的書,那你到野豬圈裡去,你跟野豬斗一斗,就把他扔野豬圈裡頭,最後還是漢景帝趕快塞給他一把好刀給轅固,轅固一刀把野豬殺了,保了一條性命。所以這個時候整個朝廷人的思想,他是傾向於道家的。
那麼道家的治國理念是什麼呢?用老子的話說叫“治大國者若烹小鮮”,什麼叫做小鮮呢?就是這個小魚,小蝦要怎麼做呢?拿一個盤子,放一點油,不要多了,把小魚,小蝦放在裡面,弄點小火慢慢烤,烤焦了以後再反個面再烤,烤得酥的骨頭都能吃,得這樣,你這個如果是小魚,小蝦在鍋裡面,你不能拿個鍋鏟不停地炒,最後成什麼,成渣子,所以老子說治理一個大國,就像做小魚,小蝦一樣,你不要折騰,不要搞運動,你安靜一點,安安靜靜地等它慢慢地走,所以削藩那是要削的,不能像你晁錯這樣急吼吼,你得一點一點來,慢慢地做,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大家認為,這個吳楚之亂完全是晁錯惹出來的禍,本來人家也沒有造反嘛,人家都很規矩嘛,該繳的稅也都繳了嘛,該做的事情他也做了嘛,惟一的不合禮節的是吳王沒有來朝見嘛,那吳王沒有來朝見,那是有原因的嘛。是因為當年吳王的太子進京的時候,和文帝的太子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兩個人下棋,下棋兩個孩子下棋怎麼下火了,漢景帝拿起棋盤砸過去,把吳王的太子砸死了,砸死了以後呢,這個文帝就把吳王太子的屍體就弄車運到吳國去,給你拿回去埋葬,吳王就發脾氣了,什麼意思嘛,在那兒死的,為什麼不能就地埋葬呢?非要給我送回來,他又把他送回去,這麼兩家就翻臉了,吳王說:我生病了,我病了,我氣病了,我再不上朝了,後來漢文帝也很後悔,就賜了吳王一個几杖,一個拐棍,說兄弟你既然年紀大了,就不來了吧,那沒事了嘛,那你要去削人家的地,惹的人家造反,那你要擔當這個責任,這是第二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