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十一中

唐山十一中

唐山十一中是市教育局直屬中學、河北省示範性高中,始建於1921年9月,原名唐山培仁女子中學。1960年成為新中國首批省重點中學。一流的設施,嚴謹的教學,科學的管理,為學生承認和升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學校多次被命名為市高中工作先進校,文明單位,省素質教育先進校,省安全文明校園等。

簡介


唐山十一中
唐山十一中
學校始建於民國十年九月一日(1921年9月1日),其前身是法國天主教仁愛會修女白松林開辦的“仁愛孤兒院”。
1927年8月,學校增設初級中學班,12月8日,定名為“私立培仁女子初級中學”。為三年制初中,仍附設小學。
1934年,學校在培仁里8號另建新校園,並增設高中班,發展為完全中學。1935年把原附屬小學分離出去,之後學校不斷擴建,使用至1988年。1988年暑假后,學校遷入新校舍,即新華東道51號。
唐山十一中建校90年來,學校名稱多次變化,使用時間較長的有三個:解放前主要用“私立培仁女子中學”,簡稱“培仁女中”,用了18年;1956年至1968年使用“河北唐山女子中學”,簡稱“唐山女中”“女一中”,用了12年;1971年開始使用“唐山市第十一中學”校名,至今用了四十餘年。
1993年,經唐山市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了“唐山市公共關係職業學校”,改變了高中單一辦學模式,實行分流教育。學校的建設,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94年9月,國家教委基教司司長馬力來校視察,95年5月,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原河北省副省長劉作田來校檢察指導工作。1995年,河北省中小學素質教育現場會,十一中作為主要現場之一,學校的辦學模式和素質教育得到了與會同志的一致好評。智能之花,到處開放;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同年,學校被省政府命名為市直屬首批省重點中學。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200人,教學班44個,在校學生3000人,其中住宿生850名。擁有著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其中特級教師、高級教師89人,一級教師56人,其中碩士7人,本科185人,同時擁有一批省市學科帶頭人,一線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學校教師多從北師大,東北師大,華東師大陝西師大蘭州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引進,在全市首屈一指,一線教師本科率達100%,任課教師有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省,市學科帶頭人等.

輝光成果


學校辦學成績斐然,高考升學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僅就去年為例,普通文理二模本科上線率全面超過入學分數高於我校30多分的同類學校。音,美特長生加試合格率答100%,體育特長生本科升學率市區第一,女排隊員全部被重點大學提前預定。
綜合高中班是省教育廳在我市設立的唯一高中教學改革試點,在中考錄取,高考升學方面享受獨有的優惠政策,是學校升學的又一個增長點。
學校先後榮獲河北省素質教育先進校、河北省中小學體衛工作先進校、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園、唐山市文明單位、唐山市農民工入學無障礙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稱號。

歷史沿岸


大事記

1911年(清宣統三年),法國天主教“仁愛會”修女白松林從外地帶了很多小孩兒來到唐山,以舉辦“慈善事業”為名,成立了“仁愛孤兒院”。地址在廣東大街。1921年(民國十年)9月1日,“仁愛孤兒院”改稱“私立培仁女子小學”,也稱“平民女子小學”。從此,開始了我校的歷史。當時學校尚未立案註冊。1927年(民國十六年)8月,學校增設初級中學班,學製為三年。12月8日,定名為“私立培仁女子初級中學”。1931年(民國二十年)6月,學校初中部立案。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夏,學校開始招收高中學生,開始了我校高中的歷史。1935年9月,中學部五個班遷入培仁里新校舍,與小學部分立(小學部1943年由開灤接辦,改名為“開灤女子小學”;解放后改為“開灤新華路小學”,1955年改為“開灤西山路小學”,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校名改為“私立培仁女子中學”,簡稱“培仁女中”。1952年11月29日,按照河北省教育廳的命令,唐山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培仁女中,由私立中學改為國辦中學,結束了三十年私立學校的體制,從根本上改變了培仁女中的性質,定名為“唐山市立第四中學”。1953年2月26日,根據學校的申請,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廳發出通知,決定將“唐山市立第四中學校”名義取消,改名為“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學校。”簡稱“唐山女中”或“女一中”。1956年1月15日,按河北省教育廳和唐山市教育局通知,“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學校”改名為“河北唐山女子中學”,簡稱“唐山女中”。1966年文革開始以後,學校的正常秩序被人為破壞,學生遊行串連,學校停止上課。1968年7月,學校基本恢復了“文革”以來被破壞的教學秩序,併兼收男生,校名定為“唐山韶山中學”。1971年“唐山韶山中學”校名取消,改為“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學”。一直沿用至今。在此期間,於1992年,學校增設職業教育,成立“唐山市公共關係職業學校”,簡稱“公關職校”,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學校名稱變更情況一覽表
時間全稱地址
1911年—1921年9月仁愛孤兒院廣東大街(現唐鋼賓館西側)
1921年9月—1925年7月私立培仁女子小學亦稱平民女子學校廣東大街(現唐鋼賓館西側)
1925年7月—1927年12月女子小學(高小)廣東大街(現唐鋼賓館西側)
1927年12月—1934年7月私立培仁女子初級中學培仁里8號
1934年7月—1952年12月私立培仁女子中學(高中)培仁里8號
1952年12月—1953年2月唐山市立第四中學培仁里8號
1953年2月—1956年1月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學校培仁里8號
1956年1月—1968年7月河北唐山女子中學培仁里8號
1968年7月—1971年唐山韶山中學培仁里8號
1971年—1988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學培仁里8號
1988年7月—今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學新華東道51號

歷任校長

薛馨山:1921年至1929年培仁女子中學人挂名校長。陸學任:1929年9月至1942年擔任培仁女子中學人校長。李鳳閣:1942年8月至1948年7月任河北私立培仁女子中學校長。王毅正:1948年7月至1948年12月任河北私立培仁女子中學校長。桂兆芳:1948年12月至1951年1月任河北私立培仁女子中學校長。劉秩升:1951年1月至1956年1月解放后第一任校長。高庠玉:1956年1月至1978年任校長。孫伯文1982年至1983年10月任校長。王學蘭1983年10月至1990年10月任校長。馬有奇1991年2月至1999年1月任校長。王瑞新1999年1月至2003年8月任校長。楊永利:2003年8月至2011年3月任校長。郝廣友:2011年3月至2017年9月任校長。鄭彥東∶2017年9月至今任校長。

歷任書記

胡望先:1952年至1955年任唐山市第一女子中學校黨總支書記。吳鴻霞:1940至1941.7任學校黨總支書記。韓冰:1957.11至1960任學校黨總支書記。康素傑:1960至1963.7任學校黨總支書記。李平:1963.7至1975任學校黨總支書記。趙維德:1975至1976.7任學校黨總支書記。李耀先:1976.7至1978.9任學校黨總支書記。王興斌:1978.9至1984任學校黨總支書記。孫伯文:1984至1990.4任學校黨總支書記。趙寶珍:1990.4至1995.9任學校黨總支書記。馬有奇:1995.9至1999.1任學校黨總支書記。武淑賢:1999.1至2008.11任學校黨總支書記。吳克俠:2009年7月至今任學校黨總支書記。

辦學理念


日式教學樓
日式教學樓
學校堅持“以人為尊,發展創新”的辦學理念,面向全體,分層施教,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教學質量連年攀升,2002年升學率達到96.4%,99和2000年出了2個路北考區理科狀元,特長生升學率連續5年100%。在2003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中各科平均分都超過八中,二本上線人數不斷增加,預計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學校連續五年被評為唐山市高中工作先進校,受到市政府嘉獎。學校還分別被授予河北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先進校、市文明單位、市體衛藝工作示範校等數十項榮譽稱號
共有初中部,高中部,兩個部門!
學生會、團支部機構健全,活動內容豐富——“培仁文學社“是河北省2002年優秀學生社團,“女子排球隊”多次在省市級中學生比賽中奪冠,“學生法庭”、“小紅帽”英語小組、“小小攝影家”、“研究性課程實驗小組”、“小小演說家”、“市場營銷模擬”等都給學生提供了可供發展的空間。時政、文學、生物學、物理學等與現代生活、科技相關的學科講座每學期至少四次,且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進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效性、知識性。
大課間活動寓教於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食宿方便,有可容納600人住宿的寬敞宿舍樓,現正在籌建另一新宿舍樓。宿舍管理嚴格,生活老師一天24小時輪流值班。餐廳可同時容納2000人就餐,飯菜營養搭配合理,價格公道,並設有回民食堂,建有伙食監督委員會。

學校文化


辦學理念:健康成人 實踐育人 特長強人
校訓:嚴 勤 實 禮
教風:至愛 博識 求實 創新
學風:明志 樂學 惜時 尚進
學校精神:崇德 尚美 求真 致用
學校宣言:追求卓越 尊崇個性 服務社會

地理位置


學校坐落在市中心區,交通便利,校內建築優美,環境幽雅。日式建築風格的教學樓大廳寬敞明亮,現代化的電教室、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功能室、藏書十萬冊的圖書館、400米跑道的標準操場,8000平米的科技樓為學生提供了最先進的教育條件。圖書館、閱覽室每周定時對學生開放,學生可以自由閱覽。燈光球場即便是夜晚也能自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