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錦
織金錦
織金錦是波斯語“Nasich”的譯音。以金縷或金箔切成的金絲作緯線織制的錦。中國古代絲織物加金約始於戰國十六國時已能生產織金錦。
織金錦本為波斯特產,元代蒙文中稱為“納石失”,是波斯語“Nasich”的譯音。以金縷或金箔切成的金絲作緯線織制的錦。
北方游牧民族酷愛織金錦,因為北方寒冷少水,周圍的色彩較單調,唯有猶如太陽光芒般金光燦爛的金色,給生活在廣漠中的人們帶來一絲生機。因而蒙古族、契丹族、女真族的上層達官貴人的衣著崇尚用金,並以此顯示他們的財富和地位。
織金錦
中國古代絲織物加金約始於戰國十六國時已能生產織金錦。陸劌《鄴中記》記載後趙國君石虎出獵時就穿金縷織成的合歡褲。唐宋時期織金技術已臻成熟。內蒙古赤峰五代遼駙馬墓出土的絲綢中,就有織金錦、平金綉、金粉畫繢等絲織品。北宋末年宋朝與金朝議和常用捻金錦作禮物,金朝官服常用織金及金縷刺繡。元代織金錦已有空前的發展,元王朝曾在弘州(今山西原陽)設納石失(即織金錦)局。馬可波羅遊記記載當時南京鎮江蘇州等城市曾大量生產織金錦。元朝軍隊還用織金錦作營帳,常常綿延數里。《元典章》所載的絲織物中,也有織金胸背麒麟、織金白澤、織金獅子、織金虎、織金豹等金錦。
織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現。至於漢族服飾上得到運用,時間大約在東漢或東漢以後,而且主要在宮廷中使用。直到魏晉南北朝以後,服飾織金的風氣才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宋代貴族服飾用金,在技術上已發展到了十八種之多。遼、金統治地區織金技術也有很大進步,尤以回鶻族地區最為流行,所織衣料最為精美。元代繼遼、金之後,在織物上用金更勝於前代。
織金錦的鼎盛期則在元代。據《馬可·波羅遊記》所述,當時元代的蒙古貴族不僅衣著滿身紅紫細軟、組織華麗的納石失金錦,就連日常生活中的惟幕、被褥、椅墊等都為納石失所制,無一例外,甚至連軍營所用的帳篷也是由這種織金錦製成的,綿延數里,場面十分壯觀。
元朝統治者在統一中國的征戰中,打了勝仗之後,就進行了屠城,但唯獨不殺手工工匠。那些被俘虜和徵調的工匠,有時多達幾十萬名。在元朝官營手工場中,除了滅宋后,從江南挑選的十餘萬絲織工匠(蒙古人稱之為“巧兒”)外,還有一大批是蒙古軍隊在西征時從中亞擄來的穆斯林工匠,他們中有不少人是織造織金錦的高手。這些不同民族的工匠被安置在同一地區無償地進行生產勞動。他們相互交流,共同推進了織金錦技術的推廣和提高,也使得這一時期的北方絲織物在織造及紋樣上都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
元代的織金錦現存傳世不多。1970年新疆烏魯木齊南郊鹽湖 1號古墓出土一件黃色油絹面料的窄袖辮線襖,肩、領、袖及襟邊鑲有織金錦,腰部釘有30道辮線。所鑲織金錦系小塊零料拼縫,有片金錦和捻金錦兩種。片金錦經絲分單、雙兩種 (均為絲質),單經粗 0.15毫米,雙經粗 0.4毫米。緯絲分紋緯(片金和彩色棉緯)、地緯。片金是用金箔粘固於皮子上切成的細條,寬 0.5毫米左右。彩緯棉紗粗 0.6~0.75毫米。地緯是蠶絲。單經與紋緯交織成平紋,雙經與地緯交織成平紋,顯花處雙經被夾在紋緯與地緯中間成為暗經。每平方厘米經線52根,緯線 48根。以片金緯和彩色棉紗緯顯花。花紋圖案以棱形幾何骨格為主體作開光處理,穿枝蓮穿插其間,花紋遍布,不露空地。捻金錦經緯亦分單經、雙經兩種 (均為絲質),緯線由兩根平行的捻金線和一根棉線組成,捻金線作紋緯,棉線作地緯。單經與紋緯成一上三下斜紋交織,雙經與地緯成平紋交織,每平方厘米經線 65 根,緯線40根。緯線以捻金線顯花,花紋以修眉大眼、隆鼻小口、頭戴寶冠、頭後有背光的人物為主體,旁飾纏枝桃和卷草。這種捻金錦採用單經固結紋緯的織法,雙經在顯花處被夾在紋緯與地緯中間成為暗經。此種方法與後代利用接結經來固結紋緯的宋式錦織法是一致的,對明清時期的絲織提花技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甘肅漳縣元墓也曾出土織金錦,有妝金失馬紋錦、褐地團花妝金錦等,還發現了用銀線織花的簇花紋緞。故宮博物院現藏一件元代紅地龜背團龍鳳紋納石失披肩,由織金靈鷲紋錦、織金團花龍鳳龜子紋錦、織金纏枝寶相花錦拼縫而成。金線粗,花紋大、露地少,金光奪目。
法門寺地宮發現的唐代的織金錦,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織金錦實物。用這種織金錦製作的大紅羅地蹙金綉袈裟和蹙金綉大團花拜墊,精美異常,織金綉裙為“武后”的供佛之物。織金錦技術已見於漢代文字記載,這次實物發現是首次。錦上的鎏金絲,以絲線作芯,用金絲一圈圈纏繞而成,1米長的金絲要繞3000多圈,其技術之高超令人難以置信。金絲直徑平均只有0.1毫米,最細處僅0.06毫米,製造這麼細的金絲也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