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鎮

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轄鎮

南陽鎮,隸屬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位於上杭縣北部,地處長汀、連城、上杭三縣結合部,總面積220.85平方千米,轄20個行政村(2019年),其中畲族行政村3個,革命基點村10個,205國道線在集鎮貫穿而過,距離龍長高速公路新泉互通口和永武高速才溪互通口16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陽鎮常住人口為31408人。

南陽鎮是著名“南陽會議”所在地,國家級生態鄉鎮、龍岩市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鄉鎮和龍岩市“321”特色鄉鎮的工業重鎮,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陳丕顯的故鄉。

2018年,南陽鎮有工業企業3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2家。

歷史沿革


南陽,原屬長汀縣管轄。
1958年1月,劃歸上杭縣。當時稱三平區,轄黃羅、南陽、塗車、南上4個鄉。公社化後分為4個公社,設中共南陽工委。
1965年,4個公社合併為南陽鎮。

行政區劃


2019年,南陽鎮下轄20個行政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350823108201220雙溪村委會
350823108202220射山村委會
350823108203220豪東村委會
350823108204220磯頭村委會
350823108205220下車村委會
350823108206220馬洋洞村委會
350823108207220塗坑村委會
350823108208121南坑村委會
350823108209121南陽村委會
350823108210220官余村委會
350823108211220新聯村委會
350823108212220羅坊村委會
350823108213220黃坑村委會
350823108214220茶溪村委會
350823108215220聯義村委會
350823108216220朱斜村委會
350823108217220日新村委會
350823108218220香塔村委會
350823108219220南嶺村委會
350823108220220聯山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陽鎮位於上杭縣北部,地處長汀、連城、上杭三縣結合部,總面積220.85平方千米。東與連城縣新泉鎮交界,南與舊縣鎮相接;西與通賢鎮才溪鎮毗鄰;北與長汀縣塗坊鎮相連。
南陽鎮
南陽鎮

地形地貌

南陽鎮境內主要山嶺有白雲山、楊梅洞、白雲嶺、觀音山和扁嶺洞。

氣候特徵

南陽鎮全年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零下2℃,年降水量1300多毫米。

水文

南陽鎮
南陽鎮
南陽鎮河流有磯頭河,發源於連城縣朋口鄉,流經舊縣鎮至臨城鎮汀江匯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南陽鎮有耕地面積2.6萬畝,山林面積27.6萬畝。

人口民族


2017年,南陽鎮常住人口3.55萬人。
2018年,南陽鎮戶籍人口49337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陽鎮常住人口為31408人。

經濟


綜述

金桔、生薑、茶葉、木薯是南陽鎮的名優產品,產量居上杭縣之首。南陽鎮金柑種植面積近萬畝,主要分佈南嶺和香塔兩個村,年產金柑600餘萬斤,素以果大、色鮮、味甜而遠近聞名,於2015年12月獲得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
南陽鎮是龍岩市30個工業強鎮之一,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4.5平方千米,由以光電產業為主的黃麻凹專業產業園和南坑綜合性工業園兩個園區組成。2018年,南陽工業集中區規模工業總產值達34.7億元。2018年,南陽鎮有工業企業3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
2018年,南陽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2家。

社會


教育

南陽鎮設有上杭縣南陽中學(初級中學)、上杭縣龍田中學(完全中學)、上杭縣南陽中心小學、上杭縣南陽鎮豪東小學、上杭縣南陽鎮射山小學、上杭縣南陽鎮黃坑小學、上杭縣南陽鎮南嶺小學、上杭縣南陽鎮南坑小學等。
南陽鎮
南陽鎮

醫療衛生

南陽鎮設有上杭縣南陽鎮衛生院。

交通


南陽鎮有205國道在集鎮貫穿而過,距離龍長高速新泉互通口和永武高速才溪互通口16千米。

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客家習俗
南陽鎮保留濃厚的客家傳統習俗,建有寺廟17座,扛菩薩、迎神打醮等民間走古事活動幾乎一年四季都有,意為祈禱家家戶戶五穀豐登、物阜民豐。黃坑和南陽村每年三月二十三在天后宮舉辦盛大供奉“天上聖母”(媽祖)活動。南坑、射山每年正月十五舉辦千盞花燈鬧元宵活動。
南陽鎮民俗活動
南陽鎮民俗活動
革命老區
毛澤東、朱德、鄧小平、鄧子恢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南陽從事過革命實踐活動。民國十九年(1930年)六月十一日至十三日,毛澤東同志在南陽龍田書院(今龍田中學)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前委和閩西特委聯席會議,史稱“南陽會議”,會議通過了《富農問題》《流氓問題》決議案,成為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政綱的制定和完善地。在革命戰爭年代,南陽總人口1.4萬人中有2500人參加紅軍,為國捐軀的在冊革命烈士580人,湧現出了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陳丕顯,開國將軍黃煒華,著名老紅軍羅化成、劉凱夫、黃定基、黃榮忠、黃乎、黃慶熙等一大批共和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