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亞16號
寧亞16號
品種類別: 胡麻
品種名稱: 寧亞16號(原名8659 w-104)
審定編號: 寧審油200201
品種來源: 該品種系固原地區農科所採用引進品種張亞一號作母本、寧亞10號作父本,經過有性雜交,系統選育,抗病鑒定,於1999年培育成功的胡麻優良新品種。原代號為8659W-104。
該品種株高55.13cm,工藝長度41.21 cm,屬油麻兼用型。株型緊湊,結果比較集中,單株有效分枝數6.99個,有效結果數8.1個,每果粒數7.9粒,千粒重8.01g,籽粒淺褐色。
生育日數95-98天,屬中早熟類型,主要特徵就是豐產性好、適應性廣、產量穩定性比較好,與對照品種寧亞10號相比,不僅豐產性好,而且抗胡麻枯萎病能力比較強,與玉米、甜菜等套種具有較高的產量水平和經濟效益。
1996-1998年參加品比試驗,種子產量為547.60-1666.65 kg/公頃(69.84-111.11kg/畝),比對照寧亞10號增產12.91-30.49%;1998年在固原、彭陽、西吉、同心(汪家塬)、隆德五縣進行區域試驗,種子產量為462.90-2751.0 kg/公頃(30.86-183.40 kg/畝),平均產量1414.05 kg/公頃(94.27 kg/畝),比對照寧亞10號增產4.23-37.48%, 平均增產15.89%; 1999年在固原、隆德、彭陽、西吉四縣進行區域試驗,種子產量738.01-432.5 kg/公頃(49.2-95.5kg/畝),比對照品種寧亞10號增產8.7-22.4%(固原點對照寧亞10號枯萎病嚴重,產量特別低,增產率未統計)平均增產15.93%,兩年各試驗點全部增產,並且平均增產率都在15.0%以上。
2000年在固原、西吉、隆德、彭陽四縣進行生產試驗,各點全部增產,種子產量798.0-16.06.5 kg/公頃(53.2-107.1kg/畝),比對照寧亞10號增產7.3-18.4%,平均增產14.1%。
2001年大面積示範,種子產量旱地一般1500 kg/公頃(100kg/畝)左右,水地產量都在2250.0 kg/公頃(150kg/畝)以上,與玉米套種胡麻產量1800-2100 kg/公頃(120-140kg/畝),玉米產量5250.0-6000 kg/公頃(350-400kg/畝),該品種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各示範點群眾自發串換,目前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該品種最適合套種,被群眾譽為\"糧油雙豐收\"的胡麻良種,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1 施肥 以施底肥為主,一般基施農家肥30000kg/公頃 (2000kg/畝)左右,尿素75.0 kg/公頃(5.0kg/畝),磷酸二銨105-150 kg/公頃(7-10 kg/畝)。巧施種肥,一般用45-60kg//公頃(3-4 kg/畝)磷酸二銨作種肥,尿素不宜作種肥;適當追施氮肥。在胡麻與玉米、甜菜套種,灌頭水時必須追施尿素150 kg/公頃(10 kg/畝)左右。
2 播種 適時早播,陰濕區一般在4月20日前後播種,半乾旱區在3月25日-4月10日搶墒播種為宜。播種量,旱地一般為52.5 kg/公頃(3.5 kg/畝,保苗20-25萬/苗)左右,水地一般為60-75 kg/公頃(4-5 kg/畝,保苗30-35萬/苗)為宜。
4 灌水 適時灌好頭水,一般在胡麻出苗后30-40天,灌頭水比較適宜,以後灌水應視田間土壤水分狀況和天氣情況確定,避免造成倒伏減產。
該品種適宜在寧夏南部山區的陰濕區,半乾旱區的旱地和水地種植。也可以在毗鄰省區的周邊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