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節日序曲的結果 展開
- 中國作曲家施萬春作品
- 原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作品
- 中國作曲家朱踐耳作品
- 美國管樂作曲家阿弗萊德瑞德作品
節日序曲
中國作曲家朱踐耳作品
1957-1962年間,交響音樂創作呈現出更為活躍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得到公開演奏並見載於報刊文字的即達80餘部之多,朱踐耳的《節日序曲》(1958年)就是在這個時期的交響樂創作的優秀作品,這是他創作的第一部管弦樂作品,在莫斯科首演,並被前蘇聯國家廣播電台作為永久性曲目錄音收藏,以後又以德國科隆、日本名古屋、挪威等地交響樂團陸續演出。
1957-1962年間,交響音樂創作呈現出更為活躍的局面。據不完全統計,這一時期得到公開演奏並見載於報刊文字的即達80餘部之多,朱踐耳的《節日序曲》(1958年)就是在這個時期的交響樂創作的優秀作品,這是他創作的第一部管弦樂作品,在莫斯科首演,並被前蘇聯國家廣播電台作為永久性曲目錄音收藏,以後又以德國科隆、日本名古屋、挪威等地交響樂團陸續演出。
這個時期,現實題材、革命歷史題材都有,也出現了運用交響音樂形式表現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新生活及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嘗試;標題性音樂思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技法上以歐洲古典派、浪漫派和民族樂派的傳統規範為基礎,並在音樂語言、和聲語言和配器手法的民族化探索方面有了明顯進展;抒情性、色彩性、歌唱性依然佔有優勢,同時樂思展開中的戲劇性因素也有所增強,立體性、交響性和戲劇性的樂隊思維已然初露端倪。
在朱踐耳的作品中,民族性始終佔有很大的比重。在這個基礎上,他不斷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創作道路,他這樣描述:“序曲式的作品比較講究場面性,而交響曲更注重表現深厚的內涵。”從創作《節日序曲》時注重傳統通俗性到後期採用一些實驗性手法,不斷革新的創作意識使他近年創作的新作品在歐洲受到廣泛認可。有趣的是,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原創音樂走向國際的脈絡。
節日序曲[中國作曲家朱踐耳作品]
作為一名異常勤奮的作曲家,朱踐耳在許多重要的音樂創作領域都留下了成功的記錄。主要的作品有交響曲十部及其它體裁的交響樂作品十餘部,他的音樂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朱踐耳的《交響幻想曲》和《第二交響曲》先後在1951年和1994年兩次全國交響樂作品評獎中獲一等獎;《第四交響曲》獲1990年瑞士“瑪麗·何賽皇后”國際作曲比賽大獎;《第一交響曲》獲1992年中國唱片公司“特別創作獎”;《第六交響曲》獲1997年寶鋼高雅藝術獎;交響詩《百年滄桑》獲1997年香港回歸音樂作品徵集唯一金獎和第四屆上海市文學藝術個人“優秀成果獎”。2002年5月,他出版了我國首部個人交響作品集《朱踐耳交響曲集》。他於1991年獲得上海市文學藝術個人“傑出貢獻獎”,1990年起被列入英國劍橋傳記中心的《世界音樂名人錄》1994年在美國完成第六、七、八交響曲和《小交響曲》;1996年出席巴黎“96法國電台國際音樂節”,演奏了五重奏《和》;2000年赴日本橫濱出席“亞洲現代音樂周”,演出《第八交響曲》;2002年出席香港“國際現代音樂節”,演出了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玉》;2003年率上海交響樂團在美國11個城市巡迴演出《第十交響曲(江雪)》;同年獲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終生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