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邊彝族鄉

屏邊彝族鄉

屏邊彝族鄉位於屏山縣西部,位於三市(州)(樂山市、宜賓市、涼山彝族自治州)、三縣(屏山縣、馬邊縣雷波縣)的連接點,是進出大涼山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全市僅有的兩個彝族鄉鎮之一。全鄉幅員面積93.8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729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341公頃。轄7個村63個村民小組(其中少數民族組25個),全鄉人口7616人(2020年)。

氣候


常年氣候濕潤,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無霜期300天,年均氣溫14~16℃,富硒土壤,立體氣候明顯。自然條件惡劣,海拔600~1300米之間,屬大小涼山余脈,中山地區,森林覆蓋率51%,西寧和從南向北貫穿屏邊鄉全境,境內水、茶葉、竹木資源豐富,硅礦蘊藏量大,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人口


2021年6月11日,屏山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屏邊彝族鄉人口數為7616人。

歷史沿革


屏邊彝族美食
屏邊彝族美食
清代鄉境內曾設沙灣訊、新溪塘、麻柳塘,屬蠻夷鄉;民國19年(1930年)曾設撕栗鄉團,民國27年(1938年)划屬夏溪鄉,民國29年屬抗建墾社管理,民國35年始建屏邊鄉。解放后仍為屏邊鄉,曾為第五區駐地,1958年夏溪、魚溪兩鄉併入建立屏邊人民公社,1961年夏溪、魚溪分建公社,1984年改名為屏邊彝族鄉。

經濟狀況


2015年全鄉生產總值8910萬元,同比增長6.6%,固定資產投資1830.5萬元,稅收收入7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2元,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7元,增長9.6%,農民人均純收入7409,凈增885元,糧食產量3121.2噸,水果產量102噸,蔬菜產量6350噸,茶葉產量450噸,財政收入732萬元,減少5.5%,財政支出545萬元,減少9.1%。

基礎設施


屏邊彝家新寨
屏邊彝家新寨
距離成都約292公里,距離屏山新縣城約130公里。樂西公路從北至南橫貫屏邊全境,通村 通組公路有塘灣公路、麻柳豬槽沱公路、磨子岩公路、二坪公路、青龍高家山公路、青龍村公路、林場村公路。2015年投資1304萬元,硬化屏邊、街基、麻柳、青龍等村道路硬化20.13公里,新建產業路12公里,建成便民橋2座(屏邊村早谷田車行橋、麻柳村千禧橋),彝家新寨新建48戶,改建40戶,危房改造196戶,建成黃桷坪聚居點和蒲家灣聚居點2個,建成彝族火把廣場1個。

社會事業


全鄉有屏邊民族學校、屏邊中心校、4所村小和6個彝族教學點,教師共55名(其中代課教師11名),彝族教師19名(其中代課教師6名),民族學校屬於寄宿制學校,開設初中、小學課程。準備擴建,現以立項,投資80萬元。中心校開設小學課程。教學點教師均為彝族代課教師。近幾年隨著全縣教育“兩基”鞏固提高工作的不斷推進,全鄉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普及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幼兒班4個,初中班6個。有教職工78人,中小學在校學生數1385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796人,完成中心校、南區學校學生食堂建設;完成中心學校學生運動場規劃設計及征地工作。

公益事業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6988人,民政代繳396人,參合繳納金額593280元,農村養老保險參保2690人,繳納金額236200元,農村低保195戶372人,兌現資金719093元;城鎮低保7戶11人,兌現資金42287元,農村五保44戶51人,兌現資金233550元,兌現各類救災救濟金額431877元。有鄉衛生院1所、村醫療站7個,共有醫療公共人員18人,病人觀察床15張。2015年全鄉共出生人口107人;出生率為11.43‰,符合政策生育率為75.70%,自然增長率為5.02‰,徵收社會撫養費229500元,孕前優生檢查人數71人,落實避孕節育措施的149例。承諾辦證辦理一孩生育服務證26對;強化計生“三結合”工作,落實部門幫扶責任,完成幫扶任務30戶;落實“三進家”示範村2個、示範大院2個、示範戶3戶。全鄉7個村都通電,通電視、電話、網路的村達100%。

民風民俗


民風民俗:屏邊彝族鄉彝族通稱“諾蘇”,其語言屬彝語中的“義諾”語。服飾屬大褲腳服飾(以男人的褲腳為準,可分大、中、小褲腳),文字、風俗習慣與小涼山彝族相同。彝族文學多系民間口頭文學,多以詩歌形式流傳,其中諺語詩是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一種彝族詩歌體裁叫“爾比爾吉”。彝族人不信仰宗教,只崇拜畢摩文化,請畢摩(傳頌經書的人)舉行咒鬼祭祀,祈求全家平安如意。好摔跤,能歌善舞。彝族人民使用的是太
陽曆即彝歷,一年只有10個月,每年農曆的十月是彝歷新年。過年時要殺過年豬,喝泡水酒(用玉米或蕎麥釀製,呈土黃色),走家串戶、相互拜年、載歌載舞慶祝3天3夜。彝族住房一般隔為三間,中屋挖—火塘,塘周栽三石成鼎腳,其上置鍋,稱“鍋莊”,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彝族很崇拜火,從不無故用土埋火灰,忌諱向火塘洒水,每年農曆6月24日是彝族人的火把節。彝族宰殺牲畜別具特色,如:殺雞是用手掐雞的脖子致死,殺綿羊是幾個人按住用力扭轉頭顱,使綿羊閉氣,殺牛是用斧頭或木棒用力打頭顱致死,只有豬和山羊是用刀殺。彝族殺豬不燙毛,用火燒,不吃生肉,忌吃狗肉彝族心靈手巧,自己用羊毛織成氈衣叫“擦耳瓦”。男子髮式一般於頂部留一落千丈綹兒頭髮,稱“字爾”(漢稱“天菩薩”),頭上纏黑色頭巾叫“哦貼”,“哦貼”上裹一尖錐狀,斜插額前,稱“字貼”,穿左耳,穿大褲腳。彝族姑娘穿雙耳,戴耳環。女子穿的裙,漢稱“百摺裙”,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布料一節一節拼成。年輕姑娘年滿十五或十七歲時選擇良辰吉日舉行隆重的成人換裙儀式,換上成年女子穿的百摺裙和衣服,祝賀她成人。年青女子服裝色彩鮮艷,上衣多為紅色的平絨面料或是黑色平絨面料領邊、袖口、衣邊鑲上色彩艷麗的金邊、圖案,上衣仍然延用盤扣,中年婦女以藍色、灰色、紫色,冷色調為主。年輕姑娘未嫁時,頭戴用青布疊成的“千層頂”。已婚女王女則頭戴鑲有銀飾的“瓦爾”作傳統打扮。彝族喜好金銀,常佩戴金銀首飾。喪事非常隆重,宰殺牛羊,有的多達數十頭牛、羊,行火葬。哭喪是彝族特有的風俗習慣,親朋好友圍著死者,歌頌其一生的豐功偉績,讚美其人品、人格、為人處世、對社會和家庭的貢獻,唱腔婉轉動人、唱詞憂傷、扣人心弦,旁人聽了無不潸然淚下。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而對於彝族來說,有著這麼一個傳說:
很早以前,天上有個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個大力士叫阿體拉巴,兩人都有拔山的力氣。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體拉巴比賽摔跤,可是阿體拉巴有急事要外出,臨走時,他請母親用一盤鐵餅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認為阿體拉巴既然以鐵餅為飯食,力氣一定很大,便趕緊離開了。阿體拉巴回來后,聽母親說斯惹阿比剛剛離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進行摔跤比賽,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
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裡去燒蟲。從此,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撒梅王與異族抗爭,頭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現又長出一個頭來與之奮戰廝殺。最後,由於姦細的出賣,砍掉頭用尖刀草掃過脖子后,撒梅王的頭就再也長不出來了,死不復生。據說尖刀草上的紅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紅的。後來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紀念撒梅王,並尋找他的英靈。
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節》:
善神阿番偷開天門,撒下五穀,使人間的幸福生活超過天上。天神見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來出氣。阿潘恨大力士霸道,與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壓出一個坑來,後來天雨把那個坑變成湛藍的長湖(路南淡水湖)。人們為紀念這位人間英雄,於農歷六月二十四進行鬥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動,以示悼念之情。
阿細支系的《阿細人的火把節》:
奴隸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窮弟兄關在牢獄中,窮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綁上火把,沖向那迢迢的府第,燒死奴隸主,同時也燒掉了窮人手上的繩索。為紀念這次勝利,人們舉火把遊行,相沿成俗。
羅婺支系的《喜鵲姑娘》:
羅婺彝家有個漂亮能幹的姑娘,與彝家小伙阿龍早就相愛了。但附近十二個部落的男子都紛紛前來提親,其中有個土官老爺兇狠殘暴地說,如果不答應,就要血洗山寨,讓全寨遭殃。姑娘無奈,答應在六月二十四相親。相親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塊花圍裙,燒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頭人也趕來了。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龍一眼后,縱身跳入火堆中。阿龍和幾個小夥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四面八方的人們趕來,可她已經以死殉情。為了紀念她,十二個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對方,以推倒為勝。之後,殺牛飲酒、唱歌跳舞。後來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為火把節,被阿龍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婦女的圍腰帶,那焚燒姑娘的青煙,化為山寨的晨霧。據說清晨喜鵲鳴叫的時分,彝山的遠處就隱隱綽綽地顯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們稱她為喜鵲姑娘。
火把節舉辦時間
火把節彝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舉行,節期二三天。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如今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