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堂

濡須劉氏宗祠名

光徠裕堂是濡須劉氏宗祠名,劉氏光裕堂露字型大小族譜一份,於民國十年六修,全卷分32冊,49年戰亂有宗親至台灣時帶走其中12冊。譜序由清光緒恩科舉人、浙江鹽大使、姻親方澍所書。

內容簡介


濡須,今安徽蕪湖市無為縣之區域也。經數 次多方尋根問祖,於當地宗親處尋劉氏光裕堂露字型大小族譜一份。
譜載濡須劉氏乃劉楚之後,唐齊國公劉沼生三子,長子劉楚,為光州大都督、沛國忠簡公。忠簡公生六子,“劉楚生六子劉翱、劉翔、劉翎、劉蛡、劉翊、劉豳”,劉蛡字依仁,唐同光元年翰林承旨學士,是為遷休邑(徽州府)之始祖,休邑今之安徽休寧縣。其後人劉希禹生三子,長子文,字千一,為我濡須始祖。次子榮,字千二,從姑熟(今安徽當塗一帶)。三子滕,字千三,從龍舒(今安徽舒城一帶)。自濡須始祖千一公始,吾劉氏世居於無為南門一字城,期間有明御史、湖廣巡撫劉侖,工部主事劉汝佳等名吏。按“廷有宗曰大、邦多士必奇、希(西)先名(明)永錫、裕后德同居”由劉侖侄輩劉汝佳(明工部主事)所立,並自汝佳公孫輩從“廷”開始立序。至“先”輩已二十世矣!!
通讀族譜,尚有不清楚之處:
1.劉沼之前譜上無記載,一說為劉邦之後,一說為劉交之後。也不清楚光裕堂何時立,來由何處,目 前也很少有資料介紹光裕堂。
2.劉依仁至劉希禹中間斷代不清,其居於休邑,是不是能確定為今天所說的安徽休寧。一直以來,有說來自江西婺源、或江西吉安、或江西武寧等,是不是在休寧與濡須之間有個過渡?
3.劉文,遷一公遷至濡須具體年代不清。
經數世,濡須劉氏宗祠歷經朝代更迭,特別是近代抗日戰爭、國內戰爭,但其群居地相對固定,目 前主要分佈有三種情況:一 支仍居於安徽無為縣一帶,遍及鳳凰井、王家渡、南門等處。曾有一支去台灣。1954-1966年眾所周知原因,一支外遷至安徽省望江縣華陽鎮、安徽省宿松縣等處,其中一支後由華陽遷至江西省彭澤縣棉船鎮(奇福公、奇懷公等),奇福公傳至十九世西坤公,其後人現移居至廣東珠海。
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特別是尋求發展、尋出路、創事業人群越來越多,濡須劉氏已不僅僅局限於無為縣當地,已涉及台灣、江西、廣東、安徽、江蘇、上海等地,已呈方興未艾之勢!
4.西坤公自小移居江西后,一直念念不忘故土之情,常提及諸如西斤、先德等兒時夥伴,每每與我們談起先祖“劉都督”“黃金頭”等雅事,喜不自禁。其於89年回鄉省親,96年辭世前仍經常談起,對家族族譜了解不深的遺憾!08年我至當地尋根,也偶遇西斤及先德後人,不免有些傷感父親的早逝!由於時間關係對族譜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疏理,沒有與當地宗親進行廣泛交流,寫此文僅為讓更多的劉氏宗親了解光裕堂,了解濡須劉氏,光大我族!特別是本族宗親能知木本水源,無負祖輩蔭護,無負父輩培育。也深切希望本族賢達仁心之士,秉承六修族譜之善意,不使之敦本而收族,結我族人,秉筆篡修,濡須劉氏必將生生不息,人才輩出,發揚光大!

淵源


雖然我們這支劉氏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從安徽省無為縣棗郭樹遷到了江西省彭澤縣棉船鎮光明村,發源地也可上推到徽州休邑(今安徽省休寧縣)及山西。
2013年正月初六濡須光裕堂接譜圖冊
2013年正月初六濡須光裕堂接譜圖冊
南宋末年吾始祖劉文(字遷一)由安徽休寧率族遷至濡須芝山。家世顯赫,人丁興旺。至明朝更為鼎盛,嘉靖年間都堂劉侖創建了吾族光裕堂,建祠於芝南一字城。后其侄劉汝佳,明工部主事,無為州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進士。主修光裕堂劉氏宗譜,續輩:廷、有、宗、曰、大、邦、多、世、必、奇、希(西)、先、名(明)、永、錫、裕、后、德、同、居。以此對族人寄予厚望。扭轉乾坤,滄桑巨變,至2010年已有89年變遷,吾輩喜逢太平盛世歷史文化得以弘揚,族人威望圖騰,後嗣更須激勵奮進,凝聚報國光宗宏願,續譜建祠夙願如償。
2010年8月6日,宗親於無城聚首共謀,成立了以劉名福為理事長的“建祠續譜理事會”。

歷史記載


“五一”期間,名福宗親將本族族譜拷貝,經查清乾隆二十二年族人劉宗昌、劉宗相之記載,可知本族脈絡。由於劉邦之前的譜系非常清楚,均有很多介紹,下面就本支情況整理如下:
劉邦----劉恆(漢文帝)---劉啟(漢景帝)---劉勝(中山王)---劉衍(關內候)---劉穎(御史中丞)---劉義禧(太尉)---劉文謙(大司徒)---劉宏基(燕國公)---劉(穉ti)(諫議大夫)---劉藩(洛州州判) ---劉壯(大鴻臚)---劉昱(戶部曹戶)---劉璩---劉思道、劉至道(楊州都督)
劉至道生汾(戶曹)、洙(兵曹)、沼(齊國公)
劉沼生楚(光州大都督)、棼、埜ye(同野)
劉楚生六子劉翱、劉翔、劉翎、劉蛡、劉翊、劉豳
劉蛡字依仁,唐同光元年學士,休邑始祖,其生子澄司、業司。
劉業司生四子,戢(九江太守)、順(太尉)、銑、振(同知)
劉振生三子,靖(縣丞)、端(轉運使)、竦(賀州州判)。
劉端生子倞傑,倞傑生六子,晏(四川學政)、升、明、晟、暹、希禹。
劉希禹生三子,長子文,字千一。次子榮,字千二。三子勝,字千三。
礽孫réng sūn為第八代孫。有分派的,故用藍色表示為本支傳系。
譜序:劉邦(漢高祖)——76劉恆(漢文帝)——77劉啟(漢景帝)——78劉勝(中山王)——79劉貞(陸亭候)——80劉昂(沛侯)——81劉碌(漳侯)——82劉戀(沂水侯)——83劉英(欽陽侯)——84劉建(安國侯)——85劉哀(廣陵侯)——86劉憲(膠水侯)——87劉舒(祖邑侯)——88劉信——89劉賢——90劉顯廷——91劉願——92劉金——93劉成——94劉衍——95劉修仁——96劉誼(一作劉彝)——97劉元明——98劉穎(御史中丞)——99劉義僖------100劉文靖(靜)唐朝開國功臣,丞相-------101劉(穉ti)-------102劉蕃(洛州州判)-------103劉君復-------104劉壯(大鴻臚卿)-------105劉昱(戶曹)------ 106劉璩-------107劉思道\ 劉至道------108劉千(少師,楊州都督)-------108劉汾\劉洙\ 劉沼(齊國忠簡公)--------109 劉楚(光州大都督)\劉棼\劉埜ye-----110劉翱\劉翔\劉翎\ 劉蛡,唐同光元年大學士,轄貴池及徽州一帶,遷休邑之始祖\劉翊\劉豳------111劉澄司\ 劉業司-------112 劉戢(九江太守)\劉順(太尉)\劉銑\劉振(同知)------113劉靖(縣丞)\ 劉端(轉運使)\劉辣(賀州州判)------114劉瑾------115劉倞傑------116劉晏(四川學政)\劉升\劉明\劉晟\劉暹\ 劉希禹------117 劉文(號千一,我濡須始祖)\劉榮\劉勝------118劉克良\劉克恭\劉克敬-自 劉侖及以後,有待整理。
徠自劉文始遷祖后,劉氏世居無為一字城,每每祭祖須至徽州休寧劉氏總祠。至濡須四世祖劉侖,明嘉靖監察御史(明朝設13道御史共110人,分區掌管,又稱巡按御史,官位不高,權勢頗重),后遷南通政司參議、太僕寺少卿、庚申湖廣巡撫。其視濡須劉氏族興丁旺,故創立“光裕堂”,本光前裕後之意。派文由劉侖侄輩劉汝佳(明工部主事)所立,並自汝佳公孫輩從“廷”開始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