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顆粒

中成藥名

排石顆粒,中成藥名。為祛濕劑,具有清熱利水,通淋排石之功效。主治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病屬下焦濕熱證者。

簡介


● 通用名:排石顆粒
● 英文名:Paishi Keli

藥品類型


● 處方葯

主要成分


● 金錢草、鹽車前子木通徐長卿、石韋、忍冬藤、滑石、瞿麥、苘麻子、甘草。

特徵


● 排石顆粒為淺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或混懸性顆粒(無蔗糖);氣味微,味道甜、略苦或味微甜、微苦(無蔗糖)。

主要作用


● 清熱利水、通淋排石。
● 可緩解泌尿結石引起的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排尿不暢或排尿突然中斷、血尿等癥狀。

治療病證


● 用於治療由濕熱蘊結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氣化失司所致石淋,緩解腰部及腹部疼痛、尿中夾有砂石、排尿時尿道疼痛、突發尿道窘迫疼痛連及小腹、外陰,尿中帶血等。膽石症也可服用排石顆粒。
排石顆粒
排石顆粒

用藥前須知


● 排石顆粒為處方藥物,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
● 如果對藥物成分過敏,禁止服用。
● 體虛者慎用。
●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患有慢性胃腸潰瘍、慢性胃炎等脾胃虛弱的患者謹慎使用,最好不要服用。
● 過敏性體質者,謹慎服用。
● 孕婦忌服。
● 女性經期或哺乳期間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規格


● 顆粒劑,每袋裝5克(無蔗糖)或20克。

用法用量


● 服用時間: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后服用,以減輕胃腸道的不適癥狀。
● 服用方法:對於顆粒劑,將藥物顆粒倒入杯中,加適量開水,搖勻,待水溫合適時口服。
● 服用劑量:顆粒劑,一次1袋,一日3次。

溫馨提示


● 兒童一定要在成人監護下服用。
● 如有醫囑,請按醫生要求的劑量服用。

藥性分析


● 方中連錢草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為主葯。輔以車前子、木通、石韋、瞿麥、滑石、苘麻子利水通淋,清利濕熱而通淋。佐以忍冬藤清熱解毒,通絡止痛;徐長卿化濕止痛。甘草清熱利濕,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為佐使之葯。諸葯合用,共奏清熱利水,通淋排石之功。

不良反應


● 排石顆粒的不良反應目前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 應該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食物,以防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 服藥期間禁止飲酒,飲酒會加重對肝臟的損傷,不利於藥物吸收。
● 服藥期間要多休息,避免勞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目前不清楚哪些藥物會與排石顆粒相互作用,如果同時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諮詢醫生,以防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效。
● 服用排石顆粒1周后,如果腹部及腰背部疼痛,排尿不暢或排尿突然中斷、血尿等癥狀沒有明顯改善,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 不要自行根據癥狀盲目加量、減量使用,也不可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長期使用。
● 發生不良反應時請停葯,並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調換藥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不要聽信廣告宣傳使用中成藥。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藥物應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存放於陰涼處,密封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執行標準


《徠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