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甲山水庫

吉林八大水庫之一

亮甲山水庫位於吉林省舒蘭市卡岔河上游亮甲山鄉境內,是一座以防洪防澇為主,結合灌溉、養魚、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庫。該水庫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旅遊勝地,因宋朝民族英雄岳飛在此“亮甲”而得名。

工程概況


亮甲山水庫,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618平方公里,系多年調節水庫,總庫容1925億立方米,是卡岔河流域控制性工程,對根治卡岔河洪澇災害已發揮重大作用。
亮甲山水庫大壩為Ⅱ級工程,該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輸水洞、溢洪道二部分組成,最大壩高17.3米,輸水洞最大泄流量為18立方米/s,溢洪道最大泄流量為690立方米/s。水庫防洪標準為百午—遇洪水設計,保壩標準為萬年—遇洪水加成百分之三十洪水校核。洪水調度確定最高洪水位20120米,正常水位20000米,汛限水位為199.60米,亮甲山水庫幾十年以來認真進行水文、水上觀測,科學調度調節水量,保證了工程安全。
庫區在舒蘭市境內。地貌絕大部分為沖洪堆積的二級階地,檯面平坦開闊,局部有殘丘或低山孤立於二級階地之中,多年平均氣溫3.5攝氏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00毫米,其中6—9月汛期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75%,多年平均入庫徑流量為1.22億立方米,歷年11月至次年4月上旬為結冰期水庫水質為Ⅳ類。

樞紐工程


樞紐工程由土壩、溢洪道、輸水洞、電站組成。土壩為土石混合壩,壩頂長541米、高17.3米、寬6米。正常溢洪道位於壩左端,最大泄量517立方米每秒。非常溢洪道為除險加固時增設的岸邊自潰式溢洪道,位於右壩肩山鞍處,進口有子堤,最大泄量690立方米每秒。當水庫遇超1000年一遇洪水時,破堤泄洪保壩。輸水洞位於壩左端。電站位於輸水洞左側,為除險加固時增設,有2台機組,裝機容量250千瓦。
水庫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0年一遇洪水加三成校核,設計總庫容192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050萬立方米調節庫容15500萬立方米,防洪保護面積1.67萬公頃,除澇面積1.33萬公頃,灌溉農田面積3953公頃,形成養魚水面400公頃,電站設計年發電量28萬千瓦時。

水庫效益


水庫庫區有3個入庫口。中間為卡岔河幹流,河長37千米,流域面積240平方千米;右為天德河,河長37千米,流域面積188平方千米;左為上二道河,河長36.16千米,流域面積190平方千米。三河匯流后,由於亮甲、關馬二山間的幹流上築起了541米長的攔河大壩,形成水面面積20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故有“一壩截三流”之謂。又因水庫東依亮甲山,西靠關馬山,置於兩山環抱之中,山下壩前的庫水面碧波千頃,恰如鑲嵌在兩山之間的一顆璀璨明珠,故又有¨二龍戲珠’’的美譽。在距壩右端輸水洞出口以下65米處,修建了三聯渠分水閘,此即水庫灌區的3條供水乾渠起點。東西乾渠為舒蘭市亮甲山、蓮花鄉法特鎮灌溉供水;中間的老河道為榆樹市卡中灌區的6個鄉鎮灌溉供水。水庫運行30年來,基本保證了9個鄉鎮近4000公頃的水田灌溉用水。大壩東依的亮甲山,民間傳說岳飛曾率軍追擊金兵時路過此山,並在此山頂一塊巨石上歇過馬,晾過盔甲,留下了馬蹄和盔甲印跡,故名亮甲山。如今巨石猶存,遠近遊人慕名而來,攀上山頂,駐足觀賞。20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與水庫管理單位在此共建“仰岳亭”。大壩西靠的關馬山上建有觀山寺,與東山上的“仰岳亭”遙相呼應。兩山之上還先後建有大雄寶殿等3座廟宇,兩山周圍是連綿不斷的十幾座山峰,懸崖峭壁,怪石巍峨,巍然聳立。兩山峰下的哈達石、神仙洞、狐仙洞等,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2004年,亮甲山水庫被列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氣象水文概況


本流域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大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日溫差大,冬季漫長而寒冷。多年半均降雨量為750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發甚700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93小時,多年平均氣溫3 6℃,多年平均風速37米/秒,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6 6℃,歷年最低氣溫為一42 6℃。
亮甲山水庫水文資料1951年-1968年為水文站觀測資料,1969年—2002年為水庫站還原系列。

水庫風景


亮甲山水庫是吉林省八大水庫之一,庫區景觀如詩如畫,秀美多姿。極目遠望,天水一色,一望無際;壩下荷花池內,荷花怒放,婷婷玉立;山頂佛堂香煙縈繞,木魚聲聲。
水庫特有的各種野生淡水魚,山野菜及濃郁的小橋流水人家式的農家風情,是人們旅遊、度假的好去處。景區內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和廟宇。近幾年風景區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相繼建起了賓館、林間小屋,修建了釣魚池等綜合項目,蘊藏了極大的開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