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木魚的結果 展開

木魚

樂器

木魚,打擊樂器。明、清以來,民間音樂和潮劇、粵劇中常用到木魚。

簡介


1.木魚之名稱由來,蓋取“魚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魚,擊之,用以誡晝夜思道。於誦經禮懺時,與銅磬相互配合,用以節制經頌。
2.佛、道通用之木魚,與銅磬(qing)為一對不可分離之通神樂器。其大小、形式、材質不一,唯須與銅磬大小相稱。

形狀


木魚[打擊樂器]
木魚[打擊樂器]
木魚呈團魚形,腹部中空,頭部正中開口,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敲擊部位)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木製棰,棰頭橄欖形,形似魚。
木魚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廟中使用的大型木魚,正面圓徑約40厘米,最大的達90厘米以上。
小型木魚圓徑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繞蓮”(繞佛堂)時應用。經常使用的中型木魚有五種,圓徑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製作。在民族樂隊中,備有音高不同、數量不等的成套木魚,按五聲、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組合,常用於輕快活潑的樂曲中,有時可獨奏簡短的樂句,或用來模仿馬蹄聲的音響效果。木魚還是廣東地區曲藝“木魚歌”的擊節樂器。
木魚是外形酷似魚頭形狀的一種木製品,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但是有記載的歷史卻比較晚。這種特殊的器物,並非只在寺廟中才能夠見到。早在明清時期,木魚就已經用於宮廷音樂、崑曲以及民間音樂的演奏。通常大木魚用桑木或者椿木製作,最大的面徑可以達到40厘米以上,發出的聲音比較低。小木魚一般用檀木或紅木製作,發音較高。寺廟中使用的木魚,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圓形,另一種是長條形的。一般來說,圓形木魚的規格多種多樣,而長條形的木魚大多在一米左右。

木魚來源


一般認為,木魚是由佛門伴侶所創製,然馬承玉《木魚源於道教考》指出,其真實來源實為道教。
道藏》歷代崇道記記載,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微帶紫碧色,又如青石,光瑩雕雋,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唐明皇李隆基)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五云:
明皇開元三年(715)敕天下置開元觀……十三年又敕上都置太清宮,東都置太微宮,北都神堯舊宅置紫微宮,潞州潛龍故宮置啟聖宮。並給袞冕、絳紗、帷帳、交龍、門戟,一如宮闕之狀。蒲州掘地獲玉石,狀如半月,復有仙人搗葯之像,叩之有聲,頗清越。帝令懸於太原真元廟庭,號為偃月磬。東都留守張琦奏汝州魯山因修仙居古觀,獲玉瑛,叩之聲聞數里,帝令懸於太清宮聖祖廟庭,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三家本《道藏》18/30-31頁)
晉武帝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打之,則鳴矣。"於是如言,音聞數十里2。
可見,西晉時,人們已用桐木刻作魚形,用作擊打之器。
蔣道支於水側見一浮楂,取為研製,形象魚。有道家符讖及紙皆內魚研中,常以自隨,二十餘年忽失之。夢人云:"吾暫游湘水,過湘君廟為二妃所留。今復還,可於水際見尋也。"道支詰旦,至水側,見罾者得一鯉魚,買剖之,得先時符讖及紙,方悟是所夢人棄之。俄而雷雨,屋上有五色氣,直上入雲。後人有過湘君廟,見此魚研在二妃側4。
五代王定保(870-約955)《摭言》云:
有一白衣問天竺長老云:"僧舍皆懸木魚,何也?"答曰:"用以警眾。"白衣曰:"必刻魚何因?"長老不能答,以問悟卞師,師曰:"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

木魚傳說


木魚[打擊樂器]
木魚[打擊樂器]
僧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遠在漢朝時期,皇帝派慈光大師和兩個僧徒去西天 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在取經歸途中,乘船划船之時,突然風浪大作,一條惡魚張著大口朝 船撲來,船頭上的經書被大魚一口吞掉,兩僧徒躍身入海與大魚搏鬥,了結了大魚性命並將 它拖上船頭。剎時間,風平浪靜,陽光燦爛,大魚身軀化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魚頭擺在船頭上。慈光師徒帶著大魚頭返回佛寺,為了討還經卷,每天敲打大魚頭口念“阿彌陀佛 ……”。日復一日,大魚頭被敲得粉碎,後來只好照著大魚頭的模樣做了個木頭的,天天敲 打。就這樣,敲木魚誦經成了佛家的習慣。

木魚之名


關於“木魚”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高僧懷海禪師所撰《敕修清規》之中:“木魚,相傳雲,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據此,木魚當為佛門僧侶所創製,有警示僧眾晝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傳木魚的前身乃是一種稱為“木撲”的簡單木塊,后才刻為魚像,稱作木魚。因不入宮廷音樂,故歷代正史不載。木魚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今釋氏之贊梵吹皆用之。”明代以來,流行於民間,用於說唱木魚歌和崑曲伴奏。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載,當時劇場里所用的樂器中就有木魚。後來又逐漸在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應用。木魚除在佛教、道教音樂使用外,還廣泛用於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和樂隊中。

木魚歌


中國南方彈詞系統的曲種。又稱摸魚歌。流行於廣東地區。起源於明末,清代以後興盛。屈大均廣東新語》曾記載其演出盛況。早期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刻印傳唱。這種抄本或刻本,名為木魚書。
木魚歌雖屬彈詞系統的曲種,但與蘇州彈詞不同,沒有開篇、詩、詞、套數和說白。以後受粵曲、南音和龍舟歌的影響,始插以說白。演唱時用二胡、古箏、琵琶、三弦伴奏,也可用竹板擊節。曲調分“正腔”和“苦喉”兩種。前者爽朗明快,歡樂喜悅;後者沉鬱悲惻,哀怨纏綿。
木魚書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4000 ~5000 卷之多。內容良莠雜陳。有從佛經故事和寶卷改編的,如《 目連救母 》、《 觀音出世》;有來自小說傳奇之作,如《仁貴徵東》、《白蛇雷峰塔》等;也有反映現實社會題材的曲目,如描寫反美華工禁約的《金山客自嘆》、《華工訴恨》,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的《國事訴根源》等。傳統曲目以《花箋記》、《 二荷花史 》最為著稱。

演奏


演奏時,大團魚形木魚需置於地面上,小圓魚形木魚則用左手托持,右手執棰頭呈橄欖形的木棰敲擊,發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是富有特色的節奏樂器。常用於戲劇、曲藝伴奏、器樂合奏、民族樂隊和宗教音樂中。木魚在戲劇中,用於崑曲、京劇、晉劇(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戲等劇種的伴奏。廣東音樂使用的是長魚形木魚,在合奏中有時要使用大小兩個木魚,大木魚發低音,小木魚發高音。在江南絲竹、蘇南吹汀、浙東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間器樂合奏中,多應用小團魚形木魚,它常與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擊重拍,用小木魚擊輕拍。在十番鑼鼓、福州十番、閩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樂合奏中,小木魚是不可缺少的樂器,除用以敲擊輕拍外,還將它所發之音,視為主要音色之一。在民族樂隊中,常備有音高不同、數量不等的整套團魚形木魚,它們按五聲、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律編排成套,多用於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有時也用以敲出簡短的獨奏樂句,還可用來模仿戰馬賓士的音響效果。
團魚形木魚還在曲藝木魚歌中應用。木魚歌又稱唱木魚或木魚書,是節奏自由的吟誦體說唱,過去多由家庭婦女用廣州方言表演,唱時不用吹、拉、彈等樂器伴奏,只用木魚擊之以為節拍。這種民間說唱形式始於明代,廣泛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南海、番禺、順德等地。木魚歌的唱腔后被粵劇吸收為唱腔的—種。長篇曲目有《花箋記》,《荷花史》等,短篇曲目有《琵琶上路》、《樓台會》等。

相關記載


佛教
木魚是佛學中國化的產物,是印度佛學融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結晶。從功能上來看,它的產生源於佛教的“犍槌”。關於犍槌的創設緣起,《五分律》卷十八明確記載:“諸比丘布薩時不肯時集,廢坐禪行道。以是白佛。佛言:‘應唱時至。若打揵椎、若打鼓、若吹蠡。’”《釋氏要覽》下曰:“今詳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聲鳴。”《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聲鳴。”佛學傳到中國以後,佛典中的Ghanta譯曰鍾,磬,打木,聲鳴等,是一切打擊而發聲之物的通稱。這些例子都表明,佛學中國化后,犍槌 (即木魚) 的功能得到了大力擴展。柷敔在古代作為樂曲發起和收尾的樂器,在宮廷音樂中必不可少,佛學在漢末傳入中國后,犍槌迅速與中國傳統樂器融合,改造外形,擴充功能,木魚悠然而生。馬承玉先生認為木魚源於道教,他說《道藏》記載了唐玄宗年間道觀開始仿製“瑞魚磬”而“木魚自茲始也”的事迹,其從文獻上出現的時間比司空圖的詩早,由此認定木魚產生於道教。然而《歷代崇道記》是唐末的作品,能否真實反映唐玄宗時期的實情存在疑問。再者衢州道觀進獻石魚,只是偶然從地下挖掘出的異石而已,道觀的道徒不能解釋它是什麼東西,可見木魚在當時並不常見,所以道徒們不認識。然而佛家從印度傳過來以前就存在作用類似於木魚的犍槌,中國教徒創造使用木魚極具有可能性。自從佛學傳入中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佛學不斷壯大,僧徒與日俱增,用來召集僧眾的器具是必須使用的,而鍾屬於金屬製品造價比較高,所以造出廉價的木製器具勢在必行。司空圖的詩說明至少在那個時候,寺廟已經普遍使用木魚了。從產生到普遍使用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很難斷定最早的木魚產生在道觀。馬承玉先生認為木魚產生源頭在漢晉,其例證是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其實沒能滲透理解這段材料,用桐木製作魚形器物,早有記載,只是作為祭品存在。這裡的魚形器物只是用來敲擊石鼓,而非後世所說的鳴器。另外《異苑》中的故事僅僅是古代關於蒲牢和鯨魚故事的一個翻版。《文選·班固·東都賦》:“於是發鯨魚,鏗華鍾。”佛學傳入中國之前,具備木魚功能的器具名叫[Ghanta],這一名稱隨著佛學進入中國后,翻譯為犍槌,中國傳統語言中本已經存在“木魚”這一名稱,表示“木製魚形祭品”,考察隋唐以前的文獻,“木魚”一詞基本表達這個意思,但是從隋唐以後,“木魚”逐漸變為犍槌的代名詞,甚至取代了犍槌。“木魚”含義的與佛學融合發展的過程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