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楊集鎮的結果 展開

楊集鎮

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轄鎮

楊集鎮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位於灌雲縣城東18公里處,匯聚沿海高速、204國道、242省道、324省道、沿海高鐵及東門五圖河五級航道等多條水路交通幹線。總面積154.49平方千米(2017年),轄3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0504戶,總人口115720人(2017年),是全國重點鎮、98個江蘇省重點鎮之一,是灌雲縣縣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和旅遊休閑基地。

2019年12月,楊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楊集鎮
楊集鎮
楊集鎮興於清道光年間,隸屬海州。民國34年(1945年)至35年11月為灌雲縣民主政府所在地。1966年,楊集成為縣屬鎮至今,現楊集鎮為2000年6月與原界圩鄉合併,2014年又與原沂北鄉合併而成,是灌雲縣東部地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和工業強鎮。2005年完成財政收入825萬元,占年度任務的127.7%;農民人均純收入3972元,比2002年增收1080元,形成了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提高、各項事業進步、社會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4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規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97億元,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4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45元。

地理環境


楊集鎮水陸交通便利,連鹽高速公路、324省道、伊利路穿鎮而過;界圩河、五圖河、東門河流經鎮區,上游經鹽河與大運河相通;距連雲港港口僅55公里;距白塔埠機場僅60公里。形成海陸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全鎮擁有長途客車40餘輛,可直達浙江、上海、南京、淮安等地。

經濟


楊集鎮
楊集鎮
工業經濟:楊集鎮主要工業企業運行良好,龍蝦仁、紡織漿料、麵粉、彩瓦、鋼模板等產品名譽海內外,特別是農副產品加工,深受國內外人士的歡迎,速凍龍蝦仁遠銷歐美和日本。以三星食品、三星彩瓦、華雲助劑、世明銅材為代表的一批優強企業,已經成為楊集鎮工業骨幹企業。
農村經濟:楊集鎮農業主要以三麥、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為主,是灌雲縣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按照市場化、特色化、集約化、產業化的要求,對全鎮的農業結構進行科學規劃和調整。全鎮的農業結構已形成了以林、牧、棉為主要特色的三大經濟帶和苔蒜種植、西瓜種植、冬韭菜種植、線椒種植、種草養殖牛羊、優質商品豬養殖、蛋雞養殖等七大特色經濟區,使農民群眾走上了特色種養致富之路,湧現出長流村、連成村、鎮北村等一批種植、養殖專業村和吳保華、何金龍等一批種植、養殖大戶
商貿流通:楊集鎮人均佔地少,自古就有經商的歷史,規模較大的商貿城有:萬有商城、黃海商城,還有五福庄村、孫小港村兩個商業區。
招商引資
楊集鎮
楊集鎮
楊集鎮農產品資源豐富,盛產小麥、稻米、桑蠶、大蒜、辣椒、大蔥(黃元蔥)、黃姜等且均為無公害化生產,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年產優質大蒜3500萬公斤、蒜苔600萬公斤、干紅朝天椒750萬公斤、日本大蔥1500萬公斤、生薑120萬公斤,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該鎮購物營銷環境優越,轄區內擁有大型超市5家,商業步行街一條,蔬菜糧油批發市場3處,規模精米加工廠6家。同時擁有東隆羽絨服裝廠、金沂蒙食品有限公司、磨具廠、傢具廠2家、肉類加工企業、清潔純凈水廠、自來水廠等企業。其中東隆羽絨服裝廠已建成投產,產品出口韓國、日本等地,年創匯達100萬美元。目前已形成了一個大型服裝加工、銷售批發市場,投資環境良好。
對外招商引資,所具備的基本條件:
1、現有開發建設項目用地500畝,凡新投資創辦企業可採取租賃、轉讓等方式取得使用權,每年每畝租賃價格400元人民幣,土地出讓每畝10000元人民幣,期限為20—50年。政府幫助協調辦理相關土地使用手續。
2、外來投資企業,自投產之日起,享受地方稅收前三年先征后返、后兩年先征后減半返還等優惠政策,凡國家規定以外的費用全部免除。
3、以投資者滿意為宗旨,實行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4、物質資源豐富,原料有保證,現有註冊可寶、裕豐示範基地2處。
5、勞動力資源豐富,水、電、油、路、通信等設施齊全。

社會


楊集鎮
楊集鎮
2008年以來,楊集鎮立足本鎮實際,著力加強農村黨支部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有力地維護了農村穩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一是學中求新,著力加強培訓教育。圍繞中央、省、市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等文件精神,靈活採用集中學習、分散學習等方式深入開展培訓教育,更新陳舊思想觀念,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增強基層組織分析解決農村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的能力。
二是用中求細,落實村級五項管理制度。完善用好會議制度,指導村級形成定期召開堅持支部成員碰頭會、“兩委”會、黨員會等;用好民主決策制度,要求各村重大事項由村“兩委”拿出初步方案,由黨員、村民議事會討論決定;用好群眾監督制度,堅持村章、財務、賬目鎮監管,村級財務審計,村務政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議事等制度,形成民主化決策,透明化運作。
三是嚴中求廉,加強幹部監督管理。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研究制訂了《楊集鎮村級規範化管理制度》和《楊集鎮村級規範化管理工作實施細則》。發揮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為開展農村工作做出表率;將選拔培養後備幹部與發展黨員進行有機結合,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增強了農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楊集鎮
楊集鎮
08年來,楊集鎮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為蘇北地區辦實事機遇,全力爭取,紮實推進,使農村五件實事工作得以穩步開展。共鋪村級水泥路近60公里,使全鎮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全鎮95%的村通上了公交車,給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農村改水邁了一大步,2003至2005年,楊集鎮共完成十三個行政村的改水任務,改水受益人口達3.77萬人,到目前為止已建成水廠12座,17個行政村(居委會)吃上自來水;楊集鎮完成907戶的草危房改造任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鎮實際參合人數為44387人,參合率達86.9%,並於2005年2月26日正式開診。通過多方爭取,在上級的支持下,進行楊集文化中心樓建設和敬老院改造工程。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先後對7座農橋進行了改造,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爭取國家財政資金500多萬元,對孫小港、方庄、同陽等6個村,實施了水利配套設施建設,新建防滲渠15000米,新建電灌站3座,改造電灌站3座,新建生產橋19座,連片治理農田1萬畝,直接受益人口1.8萬人。

獲得榮譽


近年來,楊集鎮多次獲得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主要有經濟增長優秀鄉鎮、財政收入超常規發展鄉鎮、農民培訓與勞務輸出先進鄉鎮、社會治安安全鄉鎮、四級聯動幫扶到戶與項目推進致富農民活動先進鄉鎮等。
2019年12月,楊集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