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李正邦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工程院院士、冶金專家
- 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正邦
中國工程院院士、冶金專家
李正邦(1933.05.07-2017.10.24),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鋼鐵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
1952年李正邦從南京金陵中學畢業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1957年提前畢業調入師資研究生班;1958年分配到冶金建築研究院冶金裝備所;1963年末調入鋼鐵研究總院,擔任電渣冶金專業組組長;1965年主持的項目“電渣冶鍊合金鋼”獲國家發明獎;1988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10月24日因病逝世,享年84歲。
李正邦長期從事電渣冶金、電渣熔鑄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實踐開發。
李正邦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4歲的李正邦隨著父母由南京西遷成都,6歲進入華西壩小學讀書,小學時代喜歡足球,擅長演說。
1945年,抗戰勝利后全家由成都返回南京,考入南京金陵中學,高中三年先後任班長,學生會學習部長、學生會主席。
1952年,以高分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當時哈爾濱工業大學採用蘇聯鮑曼大學六年制,在大學六年兩次得學校教學金。
1957年,提前畢業調入師資研究生班,跟蘇聯教授達爾斯基(raAajckm)學習冶金物理化學。
1958年,分配到冶金建築研究院裝備所承擔“800軌梁軋機”電渣焊工程,仍接受達爾斯基指導。
1963年,在冶金部金屬學會召開的第二屆全國會議上做了電渣冶金的報告,會後在邵象華建議下,鋼鐵研究總院陸達院長打報告中請,經冶金部劉斌部長批准,於1963年末帶著梯隊和科研設備由冶金建築研究院冶金裝備所調人鋼鐵研究總院,被邵象華委任為電渣冶金專業組組長。
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出任鋼鐵研究總院鍊鋼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博士生導師。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鋼鐵冶金) 。
2017年10月24日凌晨,李正邦因病逝世,享年84歲。
• 科研綜述
李正邦設計了國內第一批工業電渣爐,生產出無發紋鋼、高溫合金產品,並在液渣啟動、液位控制、連續抽錠和二次冷卻上有創新。率先開發了電渣熔鑄技術,研製成功曲軸、飛機發動機渦輪盤等產品。開發了以白雲石為基的無氟渣,電渣重熔效率提高一倍,電耗降低48%,爐前大氣含氟、含塵達標。首先發現電渣重熔提純凈化發生在電極端頭的機理,受到國際公認與引用。在技術外延與相關技術的開發方面:在氮合金化及直接還原生產合金鋼有新的突破。獲國家發明獎3項,其他國家技術獎5項(國家技術進步獎2項,科技大會獎2項,國家星火獎1項),部級一等獎及二等獎15項。
1958年12月9日,在首鋼下廠工作的李正邦利用高爐風管改裝成結晶器,將電渣焊機改裝成電渣爐,冶鍊出質量優良的高速鋼,成果發表於《焊接》雜誌國慶10周年特刊,從此步入電渣冶金領域,30年後,這一天被金屬學會定為中國電渣冶金誕生日。1959年,鋼鐵學院朱覺教授看到電渣冶金的成果后,帶隊前來合作,開始研究電渣重熔航空用軸承鋼,朱覺的參與有助於電渣重熔進入特鋼行業,此後承擔了重慶特鋼、大冶鋼廠建立電渣車間任務,生產出無發紋鋼、航空軸承鋼、模具鋼、工具鋼、高溫合金等一系列產品,與國外同類技術相比,在液渣啟動、液位控制、連續抽錠、二次冷卻等方面有創新,1965年2月被授予國家發明獎。
1960年,李正邦負責設計國內第一代工業電渣爐,當時由他繪製總圖及剖件圖,四個中技畢業生測繪零件圖,曾樂工程師承擔設計審核工作。
1965年,關於電渣重熔去除鋼中夾雜物主要發生在電極端的論文發表在《鋼鐵》雜誌后引起國際同行爭論,李正邦採用靈敏度極高的同位素(Zr95O2)作為指示劑的方法,證實鋼中夾雜物主要發生在自耗電極端頭熔化段,反應是爐渣對鋼中夾雜物的吸附和溶解。1988年在第九屆國際真空冶金會議上,系統報告了這一機理,論文為英國《鋼鐵工程師》、蘇聯《特種電冶金》、美國《金屬進展》、日本《特殊鋼》等雜誌全文轉載。
1966年,文革期間在工廠生產一線度過,帶著軍工項目,下到大冶鋼廠,每天下廠做實驗,檢驗和設備改造,率先設計了專用電渣熔鑄爐,開發了工藝軟體,先後研製成電渣熔鑄的潛望鏡管、火炮身管及炮尾、飛機起落架、曲軸等產品,為此,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兩項獎。
1972年,承擔了大型噴氣式飛機(含轟炸機與客機)發動機渦輪盤的製備任務。這是世界性的難題;1980年李正邦開發了以天然爐料白雲石為基的無氟渣,爐渣具有較高的比電阻,使電渣重熔生產率提高一倍,電耗降低一半,達930kwh/t,爐前大氣含氟≤1mg/m3 。
1980年,開發了以天然爐料白雲石為基的無氟渣,爐渣具有較萵的比電阻,使電渣重熔生產率提高一倍,電耗降低一半,達930kwh/t,爐前大氣含並在全國推廣,1990年獲國家發明獎。
1982年,承擔了國家攻關任務:研製大尺寸優質高速鋼(≥100mm),使電渣高速鋼質量達到國際品牌Isodics水平,變大尺寸高速鋼進口為出口。1986年獲冶金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6年,李正邦提出用超高功率電弧爐冶鍊-鋼包精鍊爐LFV-連鑄流程,採用超低氧、夾雜物變性技術,使鋼中脆性夾雜物變為塑性夾雜物製成彈簧,疲勞壽命>100萬次,滿足提速要求,受到鐵道部及國家發改委嘉獎。
1999年,率領課題組成員來到重慶特殊鋼公司,與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聯合攻關組,迅速投入工業試驗,不斷調整工藝,同年底取得突破性進展。經四年來試生產證實:直接還原生產的高速鋼,鋼的純凈度、緻密性、碳化物顆粒度與均勻性均超過國標,符合廠控指標。此項技術已被列入“863西部材料行動”專項。該項技術有利於中國高速鋼品質的提高和高速鋼產業的發展,並提升中國稀有金屬鎢鐵礦的附加值。
2003年,李正邦帶領博士生、博士后承擔了973課題“零夾雜鋼研究”,採用真空感應爐一真空電弧重熔,煉成超純42CrMo鋼。並提出鋼液中氧及脫氧元素含量低於凝固溫度飽和濃度積的前提下,可保證夾雜物在凝固后析出,確保夾雜物為亞微米尺寸即≤1μm,在光學顯微鏡下100倍率常規檢驗,無法觀察到,為此煉成42CrMo高強鋼,在負荷δ-1=780MP下,疲勞壽命N由107次提髙到109次。
• 論文著作&專利發明
截至2010年,李正邦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15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206篇,研究生論文列第二作者109篇),專著5部,譯著2部,合著1部。1983年在日本召開的第7屆國際真空冶金會議上獲論文獎。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圖書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2012.04 | 《電渣冶金設備及技術》 | 李正邦編著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10.01 | 《電渣冶金的理論與實踐》 | 李正邦著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2007.06 | 《礦物鍊鋼》 | 郭培民,趙沛,李正邦著 |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
2007.01 | 《礦物直接合金化冶鍊合金鋼 理論與實踐》 | 李正邦著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7.09 | 《鋼鐵冶金前沿技術》 | 李正邦著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6.12 | 《電渣冶金原理及應用》 | 李正邦著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0.11 | 《電渣重熔譯文集 2》 | 李正邦等譯 |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83.12 | 《電渣爐》 | (蘇)帕頓著;李正邦等譯 |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
1981.08 | 《電渣熔鑄》 | 李正邦等編 |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
發表論文
[1]王厚昕 李正邦.Si3N4用於生產HRB400Ⅲ級鋼筋的試驗研究[J].鋼鐵,2007,42(1):59~
[3]周勇 李正邦。直接合金化冶鍊高速鋼的生命周期評價研究[J].中國鎢業,2007,22(2):11~
[4]郭培民 李正邦。白鎢礦直接合金化過程中渣量控制[J].中國鎢業,2007,22(2):16~
[5]李正邦。熔融還原法冶鍊高速鋼[J].中國鎢業,2007,22(1):11~
[6]吳光亮 孫彥輝 周春泉 蔡開科 李正邦.CSP板坯(Q235B)高溫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鋼鐵,2006,41(5):73~
[7]王義芳 王立濤 李曉輝 張喬英 胡志剛 李正邦。從長水口吹入氬氣對中包鋼液傳輸行為的影響[J].鋼鐵研究,2006,34(5):1~
[8]王厚昕 李正邦。微波在鋼鐵冶金中的應用[J].鋼鐵研究,2006,34(4):59~
[9]周勇 李正邦 郭培民。釩氧化物礦直接合金化冶鍊含釩合金鋼工藝的研究[J].鋼鐵研究,2006,34(3):54~
[10]郭培民 趙沛 李正邦。鉬酸鈣直接還原動力學的研究[J].中國鉬業,2006,30(4):44~
[11]郭培民 趙沛 李正邦。添加劑對氧化鉬(MoO3)高溫揮發的影響[J].特殊鋼,2006,27(6):30~
[12]李學鋒 李正邦。含氮雙相不鏽鋼及其冶金工藝[J].特殊鋼,2006,27(4):36~
[13]周勇 李正邦.V2O5直接合金化的熱力學分析[J].鋼鐵釩鈦,2006,27(4):38~
[14]李正邦。發展我國高速鋼的戰略分析[J].特殊鋼,2006,27(1):1~
[15]周勇 李正邦。電弧爐鎢鉬釩氧化物礦直接合金化冶鍊高速鋼工業試驗[J].特殊鋼,2006,27(1):42~
[16]常立忠 李正邦。基於BP神經網路的轉爐靜態模型[J].鍊鋼,2006,22(6):41~
[17]周勇 李正邦。鎢鉬釩氧化物礦直接合金化冶鍊高速鋼的理論及技術[J].中國鎢業,2006,21(1):13~
[18]王厚昕 李正邦。我國熱軋鋼筋的發展和現狀[J].材料與冶金學報,2006,5(2):141~
[19]王厚昕 李正邦。中國熱軋帶肋鋼筋的發展和現狀[J].中國冶金,2006,(6):6~
[20]張友平 薛正良 李正邦 張家雯 楊海森 周渝生。含碳鉻礦球團的預還原和熔分研究[J].鋼鐵,2005,40(6):17~
1957年開始李正邦為焊接、鑄造、金相等專業本科生講授《冶金物理化學》。截至2010年,李正邦在東北大學、鋼鐵研究總院一共培養了碩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李正邦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時間 | 題目 | 作者 | 畢業單位 | 類型 |
2009 | 電渣連鑄過程的數學模擬及鑄坯質量控制 | 劉福斌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08 | 電渣重溶過程凝固數學模擬及新渣系研究 | 董艷伍 | 東北大學 | 博士 |
2007 | 邯鋼CSP低碳冷軋鋼精鍊工藝優化及鋼水質量控制的研究 | 王義芳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5 | 大型鋼包高效蓄熱式烘烤技術及鋼水質量控制的研究 | 劉建華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5 | 微氣泡法去除鋼液中夾雜物的數學物理模擬 | 王立濤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4 | 高碳錳鐵氬氧側吹精鍊工藝的半工業性試驗及研究 | 賴朝彬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4 | 煤基二步法冶鍊含鉻鐵水的應用基礎研究 | 張友平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1 | 白鎢礦和氧化鉬直接還原合金化冶鍊合金鋼的研究 | 郭培民 | 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1 | 彈簧鋼氧化物夾雜成分及形態控制技術研究 | 薛正良 | 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0 | 奧氏體不鏽鋼焊縫金屬氫脆行為與機理的研究 | 潘川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0 | 超低碳鋼連鑄過程中鑄坯增碳機理的研究及其結晶器保護渣的開發 | 吳傑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2000 | 梅鋼40噸板坯中間包冶金特性的現場實驗和理論研究 | 程乃良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1999 | 中間包冶金過程計算機三維數值模擬 | 王建軍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1995 | 電渣熔鑄薄壁金屬管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 | 車向前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1996 | 電渣離心鑄造耐熱合金管件工藝及其理論的研究 | 程鳴濤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 | 大充填比電渣重溶冶金特徵——熱平衡與凝固研究 | 鄭天河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 | 梅鋼40噸板坯中間包冶金特性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 程乃良 | 鋼鐵研究總院 | 博士 |
—— | 關於控制電渣重熔高速鋼凝固質量的研究 | 車向前 | 鋼鐵研究總院 | 碩士 |
時間 | 榮譽/表彰 | 參考資料 |
1988年 |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 |
1988年 | 第9屆國際真空冶金會議“貢獻獎” | |
1999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
時間 | 擔任職務 | 參考資料 |
1990年 | 第10屆國際真空冶金會議分會主席 | |
2004年8月16日- | 安徽工業大學雙聘院士 | |
—— | 東北大學雙聘院士 | |
—— | 安徽工業大學冶金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科帶頭人 |
李正邦的祖父李於霖系清末貢生,畢生從事教育,伯父李顯文畢業於東南大學,創辦儀征中學,父親李方訓原南京大學副校長,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第一屆院士,母親林福美系英文教授。
1965年與劉敘儀結婚,劉敘儀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後來就職於北京大學腫瘤臨床學院,胸癌首席專家。岳父劉敦楨,古建築學家,中國科學院第一屆院士。
李正邦是中國電渣冶金奠基人之一,設計並主持建設了中國第一代工業電渣爐,他提出的電渣重熔提純機理及順序凝固理論,被國際公認為奠定了電渣冶金研究的基礎。率先開拓了電渣熔鑄近終形鑄坯的技術,提出了採用酸性渣改變鋼中夾雜物形態,從而提高軸承鋼疲勞壽命的新工藝,為電渣熔煉提高生產率、節能、環保、確保質量進行了大量工作,做出重要貢獻。(鋼鐵研究總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