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東岩寺的結果 展開

東岩寺

浙江省浦江縣寺廟

東岩寺位於浙江省浦江縣前吳鄉塘嶺金村。東岩寺,舊名東岩庵,后又名松雪庵。雖曾遭到破壞,但已經基本修復。

基本信息


東岩寺位於浙江省浦江縣前吳鄉塘嶺金村。東岩寺,舊名東岩庵,后又名松雪庵。

歷史由來


明朝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有僧鏡西就岩洞為精舍,額曰松雪。其徒悟空於洞前建高軒,周以廊廡。至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在殿南再建天虛閣。22年後,邑令趙懿源專為東岩庵撰碑記說:“縣西十二里有山曰東岩,又名十丈岩。崗巒環抱,石壁陡峭,疏林翠竹,映帶左右,有清幽寂寞之趣。山之腰有洞,窈然深廣如大廈。上有一潭,徑可丈許,冬夏不竭……”這個鏡西僧,也是浦江前吳鄉前吳村人,還是吳萊先生的後裔。一代大儒吳萊,明朝文臣之首宋濂也師承於他,門生遍天下。他的後裔自然也不敢懶惰。鏡西雖是僧人,但也博學多才,雄奇奔放。從小師授佛律,受戒金陵(今南京)。佛學期滿畢業后回浦,在大智寺講佛門學說,一晃過去20年。歲月不饒人,眼看自己已到不惑之年,遂有終老之志,遍尋浦江山水,最後選定東岩這塊寶地,成為東岩寺的開山之祖。東岩寺在鏡西僧人的籌建下,一時香火頗盛,光僧人就有幾十人。其中出名的兩人,一位是鏡西的徒弟德心,字悟空,樂清人,蔣氏子孫,得法於正觀寺;還有一位是位相和尚,為洞宗36世法嗣。他們都看中東岩寺幽深的山水風光而住持於東岩寺。東岩寺到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因戰亂等而廢圮,到光緒初年又重建,一直到解放后還有部分殿宇存在,但至“文革”徹底毀壞殆盡。2001年開始重建,東岩寺基本恢復了歷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