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沛省

為越南的省份,區屬東北

安沛省(越南語YênBái)為越南的省份,區屬東北。中國唐朝時,該地屬於交趾布政使司管轄。北宋時越南獨立,歸屬越南。明朝初期,中國收復安沛,但越南趁中國撤軍,又佔領安沛。1991年8月12日,由黃連山省析置。面積6883平方公里,人口75.86萬人(2011年)。首府安沛市,為越南北部交通樞紐,有滇越鐵路可通往中越邊境及首都河內,為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是一座具有典型的越南風格的城市。地勢較為平坦,經濟狀況較好。民族有京族、苗族、瑤族岱依族等。

行政區劃


安沛省下轄1市1市7縣。
下轄地區省會安沛市(thànhphốYênBái)義路市(thịxãNghĩaLộ)陸安縣(LụcYên)木江界縣(MùCangChải)鎮安縣(TrấnYên)站奏縣(TrạmTấu)文振縣(VănChấn)文安縣(VănYên)安平縣(YênBình)

經濟


玉桂產業

越南安沛省文安縣現有桂樹園1.6萬公頃,是該省及全國桂樹種植規模最大的地方。該縣每年農曆2月和8月為採收期。玉桂產品主要還是原料和初製品,每年各類產品上市量為4500-5000噸,收入上百億盾。安沛玉桂產品不僅國內有名,還出口中國、韓國、印度和歐洲國家。

寶石畫產業

寶石畫
寶石畫
安沛省的陸安地區主要以寶石畫及買賣寶石吸引顧客。當地的各家各戶都學習製作寶石畫的方法,並且開始提高技術,向省外進行推銷。當地的寶石畫技術逐步專業化,為地方300名勞動力帶來穩定的收入。
為了讓本地寶石畫製作行業進一步發展,安沛省已經批准了在新領縣成立一個陸安寶石畫手工藝村的規劃。

莊園經濟

1993年《土地法》頒布后,越南農業經營的形式走向多樣化,莊園經濟開始迅速發展迅速崛起,如今甚至出現了2000公頃以上的大莊園。莊園主承攬土地,投入資金,僱用勞動力,根據市場需要安排生產經營,生產和銷售各種商品。這被越南理論界稱為莊園經濟,其實質就是一種以私人經營為基礎、以莊園為實體、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私營經濟。
安沛省是莊園較多的省份之一,有農林綜合經營農莊7800多個,林業莊園2300多個,畜牧農場、水產養殖場500多個,果園500多處。經營者既有農民、複員軍人,也有城鎮居民、幹部、職工,甚至還有一些知識分子,絕大多數是獨立經營,一庄一主。莊園經濟迅速發展。

旅遊


抗美援越戰爭期間,中國派遣中國軍民志願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事業,也作出了巨大犧牲,1951年至1976年間,中國在越南犧牲並安葬的烈士共1446名。其中,抗法戰爭時期中國軍事顧問團工作人員6名;抗美戰爭時期援越部隊官兵和工程專家、技術人員共1430名,使館和新華社分社工作人員2名,訪越藝術團人員8名。其中一些烈士就地安葬在越南安沛省文振縣吉盛鄉境內。安沛省文振縣吉盛鄉援越抗美烈士公墓位於越南安沛省(YenBai)文振縣(VanChan)吉盛鄉(CatThinh)。烈士公墓內安葬有中國援越部隊後勤5支隊26大隊、27大隊、28大隊、202測設隊、301測設隊烈士共計51名,其中黑龍江籍1名、江蘇籍1名、上海籍1名、天津籍1名、雲南籍1名、吉林籍2名、浙江籍2名、貴州籍3名、四川籍3名、遼寧籍3名、河南籍3名、安徽籍4名、廣西籍2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