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坊鎮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下轄鎮

良坊鎮是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東北部,東鄰永新縣,南靠琴亭鎮,西連坊樓鎮,北接湖上鄉,蓮吉公路貫穿全境,鎮政府駐富民村,面積120.5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990人(2020年),均為漢族江右民系。下設24個行政村,為蓮花縣最大的農業鄉鎮。

歷史沿革


良坊鎮以原駐地良坊村而得名。良坊又稱“樑上”,取山樑之上之意,概括了全境地貌的特徵。1958年置廟前公社,1961年分置良坊、下布公社,1963年合為良坊公社,1968年改鄉。1997年,面積66.2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良三、布口、邑田、白沙、心田、下布、良二、良一、高丘、井二、井一、泉水、歧下、黃源、壟上、言坑16個行政村。1999年撤鄉設鎮。2003年下坊鄉併入。
附:下坊鄉位於蓮花縣東北部,東西部為山地丘陵,中部為河谷盆地和低丘。鄉政府駐洞下,距縣政府8千米。吉(安)蓮(花)公路經此。1958年置下坊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洞豐、升堂、漸潭、白渡、清塘、南灣、下坊、漢上、梅洲、田心、泰恆、灣溪、沖頭、湯渡、斜天、仁本、西譚、劉家18個行政村。2003年9月4日,撤銷下坊鄉,成建制劃歸良坊鎮管轄(贛民字[2003]213號批複)。

地理環境


地形

轄區山林面積12萬餘畝,耕地面積1813.86公頃。位於東經113°46′,北緯26°57′之間,良坊鎮以山地為主,佔總面積2/3,平地和丘陵約佔總面積的1/3,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禾山余脈,主要植被為杉林,中西部地勢比較平坦,主要為農業耕作區。

氣候

良坊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明顯,終年溫和濕潤,雨量充沛,有利農業生產。年平均氣溫16-18℃,平均降雨量1500mm,平均日照1600小時,無霜期275天左右。

自然資源


良坊鎮山清水秀,民俗文化濃厚,礦產資源豐富。這裡有山清水秀的沖頭民族村,良坊民俗陳列館,館內設六個展廳,各種展品860餘件,其中有560年前的刻板石碑,400年前的石水缸,200年前的古代雕花床等歷史文物。礦產品種繁多,主要有無煙煤、石灰石,質地好、品位高、貯量廣,硫礦、硫鐵礦等有色金屬,開採潛力大。水利資源豐富,水力發電站5座。 

行政區劃


轄良坊村、布口村、新田村、白沙村、下布村、邑田村、歧下村、井一村、井二村、高丘村、泉水村、黃源村、沖頭黎族村、白渡村、下坊村、灣溪村、斜天村、湯渡村、清塘村、泰垣村、南灣村、梅洲村、田心村、富民村等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良坊村,距縣城13千米。
郵編及各區域行政代碼
[郵編]337112
[代碼]360321103:
~200良坊村~201布口村~202新田村~203白沙村~204下布村~205邑田村
~206歧下村~207井一村~208井二村~209高丘村~210泉水村~211黃源村
~212沖頭村~213白渡村~214下坊村~215灣溪村~216斜天村~217湯渡村~218清塘村
~219泰垣村~220南灣村~221梅洲村~222田心村~223富民村

人口


2021年8月3日,蓮花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良坊鎮常住人口數為24990人。

政治


廉政建設

2008年以來,良坊鎮“保廉工程”落到實處。一是明確責任。成立了“保廉工程”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紀委書記具體抓,各班子成員掛村聯繫1—2個支部和站所,支部與站所負責人同黨委書記簽訂了責任狀。二是細化任務。按照上級紀委的要求,逐項細化“保廉工程”的各項任務,力保24個行政村兩委工作正常運轉,完成“六個有,六個更加”的工作要求。三是推動工作。以實施“保廉工程”工作為契機,推動全鎮工作的開展,邀請縣審計對鎮政府和24個行政村進行財務審計,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全面推行村幹部工資評議制度,推進政務、村務公開更加透明。

經濟


綜述

2007年,七塘鎮有企業、個體工商戶429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固定資產投入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5元。
2011年,七塘鎮財政總收入1824萬元,比2010年增長2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72萬元,比2010年增長18.4%;人均財政收入530.2元,比2010年增長19.5%。 
2018年,七塘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農業

2007年,七塘鎮農業總產值3851萬元。
2011年,七塘鎮農業總產值6279.8萬元,比2010年增長28.5%,農業增加值2134.5萬元。七塘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七塘鎮生產糧食11598噸,人均343.4千克,其中水稻7847噸,玉米1733噸。七塘鎮主要經濟作物以蔬菜、苗木為主。2011年,七塘鎮蔬菜種植面積達2.6萬畝,蔬菜產量達5萬噸,產值近8000萬元;苗木基地面積2500餘畝。 

工業

2007年,七塘鎮實現工業總產值為10億元,利潤5951萬元。
2011年,七塘鎮工業總產值為為5.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2億元;以橡膠製品、機械製造為主的工業企業13家,產值3.3億元;手工加工皮鞋企業86家,年產皮鞋600萬雙,產值3.3億元。 

商貿

2011年末,七塘鎮有商業網點398個,職工2850人。2011年,七塘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

社會


基礎設施

該鎮還大力興修水利,完善鄉村道路建設,著力為農民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2004年前後,該鎮多方籌資100多萬元先後完成了南塘水庫、太沖水庫等水利工程和覆蓋井一、良坊等5個村的人畜飲水工程建設,確保全鎮9400餘畝農田旱澇保收。
該鎮小城鎮建設不斷完善,建設了長1000餘米、寬30米的玉溪大道和佔地1.3公頃的集貿市場,2005年鎮政府實現整體搬遷,新建了行政服務中心和綜合辦公大樓,政府辦公條件顯著改善,服務功能日益完備,政府駐地新集鎮建設全面啟動。2005年全縣文明示範村鎮和新農村建設活動開展以來,全鎮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興建了有線電視站、修通村級水泥路150多公里,興建了自來水廠,為30多個自然村接通了自來水,提前實現了“三通”,各項創建工作走在全縣前列。

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破解“三農”問題的一項有效舉措。2007-2008年間,良坊鎮按照市、縣兩級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立足本地實際,實行重點突破,強力推進社會新農村建設,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隨著“五改四化三通一推廣”為內容的整治工作的不斷深入,農村面貌發生了根本的好轉,臟、亂、差現象明顯改觀。2007年—2008年,8個試點村共出動勞動力近6千人次,動用機械車輛500台次,清理生活垃圾600方,拆遷面積7千平方米,新栽綠化帶(樹)2千餘米,新建花池100餘個,新建房屋51幢,粉刷房屋48幢,襯砌村內水溝2千餘米,農民群眾的居住環境得到優化。
二是公共設施更加完善。在市縣幫扶單位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下,試點村內主、支道路硬化12280米,新建村文化活動大樓2幢,擬建1幢,新建籃球場3個,新建健身活動場所4個,宣傳牌24個。這些公共設施的建成極大地方便了群眾文化生活。
三是庭院環境逐漸好轉。隨著沼氣建設在該鎮逐步推廣,改變了廣大群眾的生活方式,帶動了群眾改廁、改欄、改院的全面開展,試點自然村共建化糞池320個,養殖小區1處,完成改水350戶達100%以上,使庭院環境更加清新健康,三格式水沖廁所、衛生間、花花草草等城市元素已經進入百姓家,庭院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四是群眾面貌煥然一新。環境改變思想,隨著村莊環境的不斷整潔美化,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在悄悄改變。實現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新建垃圾池10個,專用垃圾桶68隻,生產用具擺放整齊有序,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休閑娛樂文明適度,形成了社會環境穩定和諧的新景象,使廣大群眾對小康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
五是基層組織得到加強。在各項整治活動中,廣大黨員幹部起早貪黑,義務勞動,不講報酬,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使幹群關係更加融洽,黨群關係更加穩固,進一步增強了基礎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

方言

良坊鎮的方言,一般認為是蓮花話(屬贛語-吉茶片-永新小片),腔調屬於礱西腔。 這種腔調以琴亭鎮腔調為代表,分佈於縣內的琴亭、升坊、三板橋、神泉、良坊、南嶺等鄉鎮的全部和荷塘鄉的大部分地區。
對於礱西腔來說,一般以距說上西腔鄉鎮的遠近分三個層次,而良坊一帶受上西腔影響是較大的。

文化


良坊是老革命根據地之一。1928年,該地壟上村便有共產黨的特支組織,管轄範圍延伸到永新、安福二縣邊界。大革命失敗后,壟上慘遭反動派五次殘酷的燒殺搶掠,貧瘠的山村,幾成廢墟。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支援革命老根據地的建設,使壟上的面貌煥然一新,蒸蒸日上。
據史料記載,良坊高丘村後有古迹義岡營,營溝舊址尚存。良坊附近還有隱居寺、玉虛宮等不少古迹。明朝河南光山縣教諭賀守約為了附庸風雅,把風景較好的地方概括為良坊八景,並親題七律一首,每名一景,連而綴成。清同治年間歲進士賀恢,系下布村人,曾在光緒十一年纂修過一部《蓮花廳志》。
長征幹部、原鎮江軍區司令員賀國華故里在下布村。鄉駐地東面有石廊洞,南面有達本寺,寺旁有一株古羅漢松,相傳為元釋惟則手植,曾乾枯數年,1983年開始轉青復活,蒼翠挺拔。1933年5月2日,紅八軍在清塘區游擊隊的配合下,在今田古老、沉塘沿、郭家裡一帶重創敵六十三師陳光中部,繳槍二百支,俘敵一百餘人。為紅八軍成立以來旗開得勝的第一次勝仗,5月6日九度沖大捷威懾敵膽的先聲。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譚余保,曾於5月4通令表揚。 農民山歌手郭龍桂系留天村人,著有《毛主席的光輝永遠亮》詩集行世。長征幹部金林系清塘村人,曾任武漢軍區農場黨委書記;江子炎系洞下人,曾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