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陰性

假陰性

假陰性就是指出的報告上寫的是陰性,但其實這個結果是錯的,稱假陰性。其實就是PCR陽性。

詳細介紹


化驗單或報告單的結果常常用(+)、(-)來表示。這裡的(+)、(-)並不是數學計算時的加、減的符號,而是用來表示結果的陽性、陰性、有的人不太了解(+)和(-),陽性和陰性的實際意思,弄不清它的含義是什麼。
一般來說,陽性(+)是表示疾病或體內生理的變化有一定的結果。例如,為一位停經婦女做尿液妊娠試驗檢查,結果是陽性(+),就說明這位婦女已懷了孕,思想上可有所準備。再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a)A(g))檢查結果為陽性(+),說明這是一位乙型肝炎病人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要引起重視才好。
相反,化驗單或報告單上的陰性(-),則多數基本上否定或排除某種病變的可能性。有時,(+)的多少,還能表示某種疾病病情發展程度上的嚴重性,也就是代表數量上的變化。例如,得了糖尿病,經常做尿糖試驗,(+)、(++)、(+++)的符號,就說明糖尿病的病情有所變化:(+)為病情輕,(-)為病情得到控制,而(++)→(+++)說明病情沒有得到控制,在繼續惡化和發展;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大便隱血試驗(+++)或(++++)則說明病人出血的嚴重程度。然而,陽性或陰性,(+)或(-)的結果有時也代表著相反的一面。
同樣,檢查結果為陰性(-)時,也不能盲目樂觀。例如,對耳硬化症的人做耳鼓膜震動試驗,陰性的結果則反而證明其確有耳硬化症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抗-HB(s))陽性(+)表示對乙肝病素有抵抗力,陰性(-)則表示尚沒有。注射乙肝疫苗可使陰性變成陽性。

陰性陽性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名目繁多的化驗、檢查項目也隨之增加,對於其結果的陽性和陰性,(+)和(-),都要作具體分析,以做出正確判斷。
陰性和陽性是實驗結果的判別方式之一,被稱為定性檢查,陰性的含義類似於“無”;而陽性的含義類似於“有”。
並非所有的陰性結果都代表正常
陰性給人的印象是正常,所以人們在化驗單上看陰性就比較輕鬆和高興。確實在許多情況下,一個陰性的實驗結果,可以表示化驗中沒有檢查到某種成分或某種成分含量很低。例如某些物質有微量的排出,含量在正常範圍內,或用常規方法檢測不到,就可以被稱為陰性,如尿糖、尿蛋白的定性檢查。如果某種物質沒有被發現,如尿或糞便的顯微鏡檢查沒有發現細胞或寄生蟲卵,可記為“鏡檢:-”。許多抗原或抗體檢查也習慣用陰性表示正常,如乙型肝炎病毒沒有感染人體,查不到相應的抗原,所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為陰性;梅毒螺旋體抗體試驗陰性表明沒有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抗體(HIV-Ab)過篩試驗陰性表明沒有艾滋病病毒感染等;而細菌培養陰性結果表示標本中沒有查出致病菌生長,而不是沒有正常菌群。這樣看來陰性結果確實很好,可以給患者安慰,可以排除某些問題的存在。但陰性結果也並非都代表正常,例如精液果糖含量降低或呈陰性(-),可引起精子活力不足,導致不育就屬異常。
陽性結果也並不都代表有問題
陽性結果就一定有問題嗎?若從上述內容來看,陽性結果確實不好,陽性代表了問題的存在,代表某些化驗指標超出正常範圍。但是,另外一些陽性結果就不一定代表“有問題”。如人類第二大血型系統的Rh血型,99.5%以上的中國人為陽性,化驗單上會標明“Rh:陽性”,只有極少數人Rh血型為陰性。若婦女正常懷孕,化驗單上會出現“尿HCG:陽性”的結果,若未懷孕婦女尿HCG出現陽性結果,則可能與某些婦科腫瘤有關,如葡萄胎、絨毛膜上皮細胞癌、子宮癌及睾丸畸胎瘤等。如果為預防乙肝感染而進行了乙肝疫苗預防注射,那麼,你的乙肝表面抗體(HBsAb)結果就會呈現陽性,也說明預防注射成功,而陰性結果則表明不成功。前列腺液檢查中的卵磷脂小體應為“++~+++”,若減少或消失,則可能和前列腺炎症有關。陰道清潔度檢查中桿菌和上皮細胞應該在“++~++++”,雜菌“-”,白細胞<15/HP,若桿菌和上皮細胞減少到“-”可看做異常,雜菌和白細胞數量上升也表示異常。
一些試驗結果只有鑒別作用
某些試驗的陰性和陽性不具有正常與否的含義,而是起鑒別作用。如漿膜腔積液的李凡它反應陰性多鑒別為漏出性積液,而陽性為可疑滲出性積液;血塗片過氧化物酶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糖原染色等用於鑒別是原始細胞還是成熟細胞,是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還是其他細胞,也要用陰性、陽性或弱陽性表示;而細菌塗片革蘭染色的陰性菌和陽性菌,則是為了協助某些細菌的鑒別之用。
(1)表示體格檢查的結果:如果某人患冠心病或範圍較小的肺結核,醫生聽診時不一定能發現問題,於是就會說心肺無陽性體征,或說心肺檢查陰性,或寫成心肺(-)。
(2)表示試驗結果:做結核菌素試驗,如局部未出現紅腫,叫OT

核酸檢測


針對病毒核酸檢測中“假陰性”現象頻發,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表示,湖北省內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可作為臨床診斷病例。
2020年2月1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實地探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室,就核酸試劑盒研究工作如何進行、核酸檢測“假陰性”和結果偏差等問題與該院檢驗科主任李一榮進行對話。
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包括“樣本採集”“直接或滅活后提取核酸”“擴增檢測核酸”三部分。
澎湃新聞在現場看到,進入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室之前,會經過一段緩衝區域,地上貼有兩個方向的黃色地標,往左走是清潔區,往右走是污染區。
沿著指示地標往右走,第一扇門口放著一瓶“消毒液”。李一榮介紹,如果沒有接觸污染的體液或者血液樣本,實驗室工作人員進入或者離開實驗室時,都要將手消毒,進行處理,防止把病源、病毒和細菌帶去或帶離實驗室。
繼續深入,來到微生物檢驗的實驗室,實驗室內擺放著血培養儀、質譜儀等檢測設備。另一個實驗工作區域,有穿戴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正在工作,旁邊放了樣本試劑。“這些儀器可以檢驗肝、腎、心功能的指標。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主要檢測新冠病毒。”李一榮說。
在進行核酸檢測的“臨床基礎實驗室(1)”門前,左側貼有“重症污染區,非操作人員禁止入內”的字樣。李一榮介紹,實驗室裡面正在消毒,剛完成核酸提取工作,是重度污染區。“病毒存在傳染性,當把樣本核酸提取后,可能會有病毒的殘留,需要消毒一小時左右。”李一榮說。
再走進核酸擴張區,李一榮介紹,這裡有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儀,病毒和核酸分子通過擴增儀可以從1個變為2個,2個變成4個,4個變成8個,擴增一次核酸數量以2倍擴增。由於是人為擴增就可以加入標記物,把核酸做了標記,可以通過自動化的儀器看到擴增過程,並同時檢測。
李一榮指著電腦屏幕上的核酸擴增曲線圖說:“一條線表示一個樣本,當擴增到一定程度時會呈指數級別的增加,圍成一個陡坡時就可以判斷是陰性還是陽性了。”
李一榮表示,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但總體來說,核酸檢測還是非常有價值的。他認為核酸檢測是明確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據。由檢測人員人為導致“假陰性”的可能性非常小,核酸檢測陰性不能排除新冠病毒肺炎,但是核酸陽性的檢測結果是具有確診價值的。一段時間的研究,會有更多的謎團被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