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粒細胞的結果 展開
- 血液白細胞的重要成分
- 多形核白細胞
粒細胞
血液白細胞的重要成分
白細胞根據形態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無顆粒的白細胞有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兩種。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絕大部分的粒細胞是中性粒細胞。
粒細胞
絕大部分的粒細胞是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中性粒細胞有許多彌散分佈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其顆粒表面有一層膜包裹,可分1~4型,顆粒中含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鹼性磷酸酶等。他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趨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每微升血液中約有4500個中性粒細胞.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由於它們是藉糖酵解獲得能量,因此在腫脹並血流不暢的缺氧情況下仍能夠生存,它們在這裡形成細胞毒存在破壞細菌和附近組織的細胞膜。由於中性粒細胞內含有大量溶酶體酶,因此能將吞噬入細胞內的細菌和組織碎片分解,這樣,入侵的細菌被包圍在一個局部,並消滅,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體內擴散。當中性粒細胞本身解體時,釋出各溶酶體酶類能溶解周圍組織而形成膿腫。由於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停留的時間平均只有6-8小時,它們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后不再返回血液中來。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通常作白細胞計數只反映了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情況;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同時,在骨髓中尚貯備了約2.5×1012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在機體需要時可立即動員大量這部分粒細胞進入循環血流。
嗜酸性粒細胞
拉丁學名:Eosinophil
相關疾病:病理學變異;變態反應疾病;濕疹;藥物反應;寄生蟲病;結節性動脈周圍炎;Voisins綜合征;皮膚病;惡性血液病;結節病;何傑金氏病;原發性紅細胞增多症;肝癌;卵巢癌;髓樣白血病;猩紅熱;甲狀腺機能亢進;心內膜炎;心肌病。
男性0(0.10)-0.7×109/L;女性0(0.10)-0.65×109/L。
0(0.005)-0.3×109/L
婦女絕經約升高8%。4-10歲兒童(農村環境)夜間較白天約高45%。
晝夜律中午比早晨約低20%。用力可降低約40%。高海拔約低48%。妊娠約降低25%。
粒細胞
至35%,砷劑一般增加至10%-20%個別病例增至50%。苯茚二酮僅報道一例用藥15天後發生過敏反應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應用鏈黴素的一半病例發生造血的反應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加。
2.減少 注射腎上腺素的直接作用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氫化考的松和糖皮質激素則通過對腎上腺的直接作用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考的松和促皮質素為正常的生理反應,正常人注射促皮質素后,嗜酸性粒細胞可減少80%-90%。
粒細胞
2.減少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瘧疾急性期、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腎功能亢進,Surrenales和應激狀
態。
嗜酸性粒細胞的增高一般與變態反應(如:哮喘、蕁麻疹)和寄生蟲的感染有關。一些皮膚病如濕疹和血液病也可以引起,與傳染病也有關,總之單純一個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不能診斷疾病。
中文名稱: 嗜鹼性粒細胞
英文名稱: basophil
⒈升高 吸煙、晝夜律晚間、妊娠、月經期。
⒉降低 晝夜律的早晨。絕經期、排卵、黃體期可降低約33%。
粒細胞
粒細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該分化過程為粒細胞生成。該過程中包含包括原粒細胞、早幼粒細胞等在內的若干中間細胞。
粒細胞系統共有六個階段細胞,包括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核粒細胞和分葉核粒細胞。粒細胞是由於胞漿中常有許多顆粒而得名的。顆粒從Ⅱ型原始粒細胞開始出現,稱為非特異性顆粒(又稱為A顆粒、嗜天青顆粒、嗜苯胺藍顆粒),從中幼粒細胞開始出現特異性顆粒(即S顆粒),S顆粒有三種:嗜中性顆粒、嗜酸性顆粒及嗜鹼性顆粒,因此根據特異性顆粒不同又將中幼粒細胞及以下階段的細胞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所以中幼粒細胞包括了中性中幼粒細胞、嗜酸性中幼粒細胞及嗜鹼性中幼粒細胞,以下階段細胞的分類以此類推。
一、原始粒細胞(myeloblast)
原始粒細胞胞體直徑為10~20μm,圓形或橢圓形;胞核圓形或類圓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質呈細顆粒狀,排列均勻,平坦如一層薄沙,核仁明顯,胞漿少,藍色,顆粒無或有少許細小顆粒(<20個)。根據顆粒有無將原始粒細胞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為典型的原始粒細胞,胞漿中無顆粒;Ⅰ除具有典型的原始粒細胞特點外,胞漿中還有少量嗜天青顆粒。
二、早幼粒細胞(promyeloyte)
早幼粒細胞胞體直徑為12~25um,較原始粒細胞大,圓形或橢圓形。胞核大,圓形、橢圓形或一側微凹陷,常偏一側,核染色質開始聚集,較原始粒細胞粗,核仁有或無。胞漿量較多,呈藍色或深藍色,胞漿內含數量不等的紫紅色非特異性顆粒,其顆粒分佈不均勻,常近核一側先出現,也有少許覆蓋在核上,常在中央近核處有透亮的高爾基區。
三、中幼粒細胞(myelocyte)
1.中性中幼粒細胞(neutrophiliemyelocyt)胞體直徑為10~20μm,圓形。胞核一側開始扁平,呈半圓形,常偏於一側,占胞體的1/2~2/3,核染色質聚集呈索塊狀,無核仁,胞漿多,呈藍色、淡藍色,內含細小、大小較一致、分佈密集的中性顆粒,呈淡紫紅色或淡紅色。中性顆粒常在近核處先出現,而非特異性顆粒常分佈在細胞邊緣區域,由於中性顆粒非常細小,在普通顯微鏡下不易看清中性顆粒大小及形態,因此在中性中幼粒細胞胞質中常只能在近核處看到淺紅色區域。
2,嗜酸性中幼粒細胞(eosinophilicmyelocyte)胞體直徑為15~20μm,胞核與中性中幼粒細胞相似。胞漿內常布滿粗大、大小一致、圓形、排列緊密的嗜酸性顆粒,呈橘黃色或灰黃色,並有立體感及折光性。
3,嗜鹼性中幼粒細胞(basophilicmyelocyte)胞體直徑為10~15μm,胞核橢圓形,輪廓不清楚,核染色質較模糊,胞漿內及核上含有數量不多、粗細不等、形態不一、排列混亂、呈深紫黑色或深紫紅色的嗜鹼性顆粒。
四、晚幼粒細胞(metamyelocyte)
1.中性晚幼粒細胞(neutrophilicmetamyelocyte)胞體直徑為10~16μm,圓形。胞核明顯凹陷,呈腎形、馬蹄形或半月形,其核凹陷程度與假設核直徑之比小於1/2或核凹陷程度與假設圓形核直徑之比為1/2~3/4,胞核常偏一側。核染色質粗糙,呈小塊,無核仁,胞漿多,充滿中性顆粒,
A顆粒少或無,胞漿呈淡藍色,但由於胞漿中充滿中性顆粒而常看不到胞質的顏色。
2,嗜酸性晚幼粒細胞(eosinophilicmetamyelocyte)胞體直徑為10~16μm,胞漿中充滿嗜酸性顆粒,其他方面基本同中性晚幼粒細胞。
3,嗜鹼性晚幼粒細胞(basophilicmetamyelocyte)胞體直徑為10~14μm,胞核呈腎形,輪廓不清楚,胞質內及核上有少量嗜鹼性顆粒,胞質淡藍色或呈淡紅色。
五、桿狀核粒細胞(stabgranulocyte)
1,中性桿狀核粒細胞(neutrophiliestabgranulocyte)胞體直徑為10~15μm,圓形。胞核凹陷程度與假設核直徑之比大於1/2或核凹陷程度與假設圓形核直徑之比大於3/4,核彎曲呈粗細均勻的帶狀,也可見核呈“s"形、"U”形或“E”形。核染色質粗,呈塊狀,胞漿豐富,呈淡藍色,胞
質充滿中性顆粒而無A顆粒。
2.嗜酸性桿狀核粒細胞(eosinophilicstabgranulocyte)胞體直徑為11~16μm,胞質中充滿嗜酸性顆粒,其他特點基本同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3.嗜鹼性桿狀核粒細胞(basophilicstabgranulocyte)胞體直徑為10~12μm,胞核呈模糊桿狀,胞質內及核上有少許嗜鹼性顆粒。
六、分葉核粒細胞(segmentedgranulocyte)
1.中性分葉核粒細胞(neutf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胞體直徑為10~14μm,圓形。胞核分葉狀,常分2~5葉,葉與葉之間有細絲相連或完全斷開,有時核雖分葉但疊在一起,致使連接的核絲被隱蔽,這時核常有粗而明顯的切痕。其他特點基本同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2,嗜酸性分葉核粒細胞(eosin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胞體直徑為11~16um,胞核多分為兩葉,胞漿充滿嗜酸性顆粒,其他特點基本同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3.嗜鹼性分葉核粒細胞(bas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胞體直徑為10~12um,胞核可分為3~4葉或核輪廓不清楚,胞漿常較少,胞質內及核上有少許嗜鹼性顆粒,胞質呈淡藍色或淡紅色。如果嗜鹼性顆粒覆蓋在核上而使核結構不清楚,可統稱為嗜鹼性分葉核粒細胞。
粒細胞可由其在瑞氏染色下的表現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三類。其他不屬於粒細胞的白細胞主要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中性粒細胞
在紅細胞之間的中性粒細胞,其細胞核分為多葉,可在細胞質中見到細胞內顆粒體。(經過吉姆薩氏染色后高倍放大)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通常可在血液中發現,為最常見的吞噬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50%到60%。中性粒細胞在人血中含量約為2500 - 7500個/mm,直徑約10~15μm,壽命半衰期約為6天。一旦收到對應信號,中性粒細胞可在30分鐘內經血液到達感染髮生處。中性粒細胞可快速包圍並猛烈吞噬由補體和抗體覆蓋的異物。在吞噬結束后,中性粒細胞並不返回血液中,而是轉化為膿細胞並死亡。成熟的中性粒細胞比單核細胞小,且擁有分為兩到五區的細胞核,每個分區之間由染色質絲連接。在感染髮生時骨髓並不直接產生中性粒細胞,而是中性粒細胞的前身髓細胞和前髓細胞。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人類中性粒細胞細胞內顆粒體具有蛋白質降解能力並可殺菌。中性粒細胞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刺激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促進吞噬作用和與細胞內殺傷有關的活性氧化合物合成。中性粒細胞有兩種顆粒體:在較幼細胞中發現的基本顆粒體或嗜天青顆粒體和在成熟細胞中發現的特殊顆粒。基本質粒包含用於殺菌的陽離子蛋白與防禦素、用於降解細菌蛋白質的蛋白質水解酶與組織蛋白酶G、用於破壞細菌細胞壁的溶菌酶和用於生成殺菌物質的髓過氧化物酶。基本顆粒體還可激活對與IgG抗體結合細菌的吞噬作用次級顆粒體包含生成毒性氧化物的相關化合物、溶菌酶和從細菌中搶奪必要鐵元素的乳鐵蛋白。
嗜酸性粒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細胞核同樣分為多葉(2到4葉)。因在血液中有較強脫粒傾向,嗜酸性粒細胞中的顆粒數目不定。嗜酸性粒細胞的顆粒中包含了特殊的毒性蛋白以及組織蛋白酶,在殺滅如寄生性線蟲等寄生蟲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該細胞上與IgE結合的受體也參與了此過程。嗜酸性粒細胞在吞噬過程中也起到了有限的作用。該細胞顆可進行抗原呈遞並調節其他免疫細胞(如CD4+ T細胞、樹突狀細胞、B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等的功能)功能。嗜酸性粒細胞參與腫瘤細胞的消滅並促進損傷組織的的的修復。由嗜鹼性粒細胞分泌的白細胞介素-5可促進嗜酸性粒細胞成長及分化。
嗜鹼性粒細胞
嗜鹼性粒細胞(Basophils)是骨髓和血液中最不常見的細胞之一,其數量小於細胞總數的2%。該細胞也也具備分葉的細胞核,但其細胞核僅有兩葉,連接兩葉之間的染色質不明顯。嗜鹼性粒細胞具有與IgE、IgD、補體系統和組胺結合的受體。嗜鹼性粒細胞的細胞質包含不定數目的顆粒;一般而言,顆粒數目足以遮擋其細胞核。其顆粒富含組胺、肝素、硫酸軟骨素、過氧化物酶、血小板激活因子和其他物質。
感染髮生時,成熟嗜鹼性粒細胞會離開骨髓並抵達感染處。嗜鹼性粒細胞受傷后釋放組胺而引發炎症反應以抵抗感染。組胺使嗜鹼性粒細胞附近的毛細血管擴張並使其滲透性增強。受傷的嗜鹼性粒細胞和其他白細胞會釋放前列腺素以加快感染處的血液流動。上述兩過程將凝血物質運至感染處,阻止微生物進入身體並開始恢復過程。血管滲透性增強還令更多吞噬細胞進入感染處吞噬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