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核白細胞

多形核白細胞

多形核白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包括少量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又稱粒細胞。一類有分節狀細胞核、細胞質內含大量溶酶體顆粒的白細胞。形狀較小(直徑10~15 μm);運動力強(40 μm/min),在骨髓中形成,壽命短(半衰期為6~7h),存在於血流和骨髓中。在其溶酶體中含有殺菌物質和酶類,諸如過氧化氫酶溶菌酶蛋白酶磷酸酶核酸酶脂肪酶等。PMN大量出現在急性感染部位,它們可以穿越血管壁,併發揮其吞噬功能。

特性


具有分葉形核和粒狀細胞質的白細胞。包括嗜中性,嗜鹼性和嗜酸性白細胞,此種命名是根據細胞質顆粒對特定染料的親和力。細胞直徑約從0微米到14微米。
多形核白細胞這個概念主要是針對胸腹水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胸腹水裡面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此外還有少量嗜酸細胞、嗜鹼細胞和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的細胞和和嗜酸、嗜鹼一樣,都是多形的。

分類


多形核白細胞有3類:嗜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即嗜伊紅粒細胞),其中嗜中性粒細胞最為重要,因為它的數量佔3種粒細胞中的90%,占白細胞總數的40%~75%,在人血中含量為2500~7500個/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