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火燒
延津火燒
火燒是華北地區獨有的一種傳統小吃,而延津火燒又是火燒家族中的一枝獨秀。延津火燒從牛屯發展傳播過來。
延津火燒似燒餅而比燒餅大,像肉盒而比肉盒焦,渾圓如餅、色如紫銅、中間鼓凸、層次分明,素以個大肉多、外焦里嫩、香而不膩、食用方便而備受食客青睞。2013年,延津火燒經新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新鄉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高官大賈,遠方來賓,初到延津,招待客人除了佳肴美酒外,上幾個火燒也是必不可少的。外地人到延津不品嘗延津火燒,大抵如到河南不吃河南燴面,到安陽不吃道口燒雞,到開封不吃桶子雞,到新鄉不吃世魁牛肉一般,總要引為一樁憾事的。而且便宜實惠,花少錢就可以頂一頓飯。
延津火燒
火燒現於延津由來已久。而今漫步延津,大街小巷,酒樓飯館,火燒幽香隨處可覓,從業人員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夫妻搭檔,或師徒擱伙,或倚飯店而設,或獨立街頭擺攤,據粗略統計,2013年僅縣城火燒攤點即不下百餘處。尤其是西街羊肉火燒店,三里庄伊興美食城清真杜記羊肉火燒,東街菜市場等知名攤點,“食之者眾,生之者寡”,常出現排隊以求現象,來晚了,抱憾而歸者也不乏其人。
延津火燒
延津火燒不僅色香味美,而且價格便宜,莫說達官顯貴,即便升斗小民,也絕無不堪重負之嫌。在延津街頭,常見打工力夫引車賣漿者,一個火燒一碗燴面,吃得滿面流油,三兩元錢,足可填飽肚皮。也有那愛吃零食的少男少女以及上班一族,或時間倉促,或不堪刷鍋洗碗之煩,便買一“夾什”火燒,邊吃邊走,行色匆匆,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儼然成為延津街頭一流動風景。火燒,豐富了延津人的生活,厚重了這方熱土,提高了這個三等小縣的知名度,現在火燒已成為延津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介紹,正宗延津火燒的做法是頗為講究的,優質打造了舉世無雙的延津火燒,麵粉、油料、作料都必須用上等品,麵粉是中國第一麥原產地延津,肉料是雙匯眾品,調料是蓮花十三香,和面用水冬天為“甩手水”,夏天用“陰陽水”,春秋為“頂手水”。天熱時斤面兌水二兩許,天冷時斤面兌水半斤,和面時要猛揉慢“醒”,做到盆里不留剩水,面里不窩生面,面劑大小適中,打時緊摔慢抻,要求手不離油,面不粘手。將面劑拉得長如腰帶,寬約寸許,再捲成陀螺狀,旋磨成型后壓平。遇火力炙烤,中間則會自然膨脹鼓出。爐槽里要經常存油錢深,火燒入爐后,需猛火熏,文火悶,不時刷油,出熟放生,循環往複,短需一刻鐘,長則半小時,方可下爐。
延津火燒
帶餡火燒也是延津火燒的一大特點,餡為細碎五花精肉 (回民多為羊肉)、細鹽、蔥花、孜然、作料面拌和均勻,面伸開后捲入其中。火燒熟后,買者須從側面利一小縫,以散發其殼內熱氣,否則,將灼熱難以下口。
自20世紀以來,延津流行的“夾什”火燒更加豐富了火燒內容,或雞蛋或牛肉或火腿腸或豆腐串或綠豆芽,在爐面上切開攤好,佐以精鹽、蔥花、麻油、孜然、甜麵醬、辣椒面、胡椒粉,煎熟后,將火燒環面切開一半夾入心內,口感香甜適中,麻辣爽口,風味更是別具一格,未及下爐即香氣四溢,食者讚不絕口,聞者垂涎欲滴。
為進一步發展延津火燒產業,將這一地方名吃進行更好地推廣,實現品牌化是很多人想到的。現已有人申請成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註冊了“烏巢”、“大口客”等商標。並在傳統加工工藝、配料工藝上進行創新改良,製作出了口感更細膩、味道更鮮美、外觀更炫、香氣連綿的新口味延津火燒。並且,戀家的延津人也走出家門,到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靠自己老輩傳下來的手藝賺錢致富。比如鄭州的食客,以前要跑到延津或者有朋友從延津捎來方能享到口福,如今在未來路和航海路交叉口北邊的未來名家小區門口,經常看到食客在一火燒攤前排隊待購。打火燒的老兩口是地地道道的延津人,在鄭州,他們的火燒已打出了一定的名氣,很多顧客從北環、西郊、鄭東新區等大老遠跑來,就是想買到正宗的延津火燒。甚至,有些在鄭州的延津人感覺他們打的火燒更好吃,在準備回老家時也會來買些捎回延津,讓家裡人嘗嘗走進大城市的新口味火燒。
願延津火燒 繼續發揚光大。
延津火燒的發源地是安陽市滑縣牛屯鎮。在當時是延津牛屯後來牛屯歸滑縣牛屯,因為延津縣王樓鄉與牛屯鎮只有一條馬路之隔,也就慢慢流傳到延津全縣,時間久了,在人們觀念中火燒便成了延津火燒。咱延津至少也是國內頂尖的優質小麥基地。
延津大火燒者,豫北之名吃,家鄉之特產,源本凡夫勞力之食,鄉民充饑之物,路邊攤賣之貨;今承鄉土美食之譽,實載思鄉念親之情;其形乃大,好客實誠;其狀如餅,內含不同;陰陽有別,乾坤之中;正有螺旋,品相豐富;反為一體,底托實在;揪提層層向上,如萬壽之塔;扣合大小有序,似江山一統;優等粉面,水油調之;千次摔打,萬次糅合;死面和醒,賦予生命;抻拉如衣帶大度包容,曲裹含滋味盡在其中;肉不必精,肥瘦適中;菜不用奢,蔥姜料末;鐵烙成形,泥爐炙烤;翻轉反覆,不可急得;色澤金黃,滿城幽香;外焦里嫩,黃金白銀;酥脆入口,面彈生津;麵筋肉心,黃金塑身;猶如孫猴子太乙爐火煉真身,巧合為人道處世理佛諦之真。巍巍我延津,黃河故道上;北望沙門路,無風亦起塵,細評諸郡縣,最苦是延津;廣袤田地中,植物多在鹽鹼地;百姓生活計,溫飽皆賴天收成。偶遇不測境,餓殍逃山西;然風調雨順,政通人和;生生代代,奮鬥不息;勵精圖治,翻天覆地;遷徙變革之時,城鎮進程之中,四分離兮,故土熱情不變,火燒傳承不斷;願出則不因飢餓貧窮奔走,入則不為坎坷困苦無歸;眷戀親屬,來去自由;四街火燒,任意東西,箇中滋味,隨人言語;遠行千里,魂牽夢繞者;走南闖北,思念至老者;食遍萬千珍饈物,尋根問脈溫香縈腸者,唯我延津大火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