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昌一
日本物理學家
坂田昌一,日本物理學家,理學博士,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系畢業,曾任大阪帝國大學、京都帝國大學講師,名古屋帝國大學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被連續選為日本學術會議成員,歷任原子能委員會委員,原子能特別委員會委員長。對原子物理學友重要貢獻,1942年首先提出兩種介子理論,後來得到證實。1955年又提出一種基本粒子結構模型(統稱坂田模型),認為強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都是由質子、中子、A超子三種粒子極其反粒子構成。1964年以日本學術代表團參加北京學士討論會。著有《物理學和方法、《科學家和社會》 。喜歡欣賞話劇。
坂田昌一Sakata Shyoichi (1911~1970) 日本理論物理學家。1911年 1月18日生於日本東京。1933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系;1941年以《介子自發衰變的理論研究》的論文獲理學博士學位;1942年任名古屋大學教授,在該大學創設基本粒子研究室,1944年參加日本帝國海軍主持的原子彈研究所,研究“超遠離心法”。日本投降后以研究二介子論出名,1950年獲得日本學士院恩賜獎,1952年認為日本研究原子能為期還早,有被戰爭利用的可能。1954年和27名物理學者一起簽名呼籲,禁止原子武器,和平利用原子能。畢生從事原子核物理學和基本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在發展介子理論和基本粒子結構模型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70年10月16日在名古屋逝世。
1955年發表了著名的基本粒子“坂田模型”,按照物質無限可分的唯物辨正觀點,把基本粒子看作構成自然界的有質的差異的無限個階層之一,所有基本粒子不都屬於同一層次,批判把基本粒子看成物質始原的錯誤觀點,認為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1935年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提出介子假說,以解釋核力和β衰變現象后七年坂田昌一和井上健提出“兩種介子”的理論,其中預言了介子和中微子的存在都為其後的實驗所證實。隨後,坂田和湯川等人對這一假說又進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介子本身應是不穩定的粒子,由於核力與電荷無關而可能存在中性介子的假說。1940年坂田等人又提出中性介子會很快地衰變為一對光子的預言。1942年,坂田首先提出了兩種介子理論。1947年又在實驗中發現了湯川秀樹所預言的在核力中起重要作用的π介子。坂田在研究過程中,從物質無限可分的思想出發,主張現有的基本粒子不是物質的最終單元,而是構成自然界的物質的差異的無限個層次之一,
它應當是由更深一層的其它形式的物質所組成。1955年,他根據當時所知的強相互作用粒子的經驗規律性,提出了一個基本粒子複合模型,也稱坂田模型。運用這個模型,對一些基本粒子現象作出了解釋。但該模型遇到了困難,后在此模型基礎上又提出名古屋模型、統一中微子模型和四重態模型等,試圖把各種基本粒子統一到一個模型上來。這對揭示基本粒子的內部結構,探索更深一層的物質組成,推動基本粒子理論的研究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坂田在基本粒子物理研究中還注意借鑒和運用自然辯證法思想。他在自然科學領域內宣傳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1949年,坂田昌一就研究基本粒子構造問題。1953年蓋耳-曼-西島法則提出后,坂田昌一為給這個法則以實體論的解釋,於1955年提出強相互作用粒子的複合模型,即坂田模型(見強子結構)。坂田模型為基本粒子模型的研究開闢了道路,同時也為基本粒子對稱性的研究打開了大門。
坂田昌一也是一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擔任過日本學術會議委員等社會職務,參加過促進世界和平的國際活動。坂田昌一的主要著述收編在《物理學和方法》和《科學家和社會》兩部論文集中。其中有不少文章是闡述自然科學領域內的唯物辯證法思想的,如《新基本粒子觀的對話》等。
其主要著作有:
《新基本粒子觀對話》(1961)、《原子物理學的發展及其方法》(1947)、《我所遵循的經典——恩格斯的〈自然辯證
法〉》(1969)、《現代科學的哲學和方法論》(196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