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牆
黎陽古城牆
明成化年間,又先後6次修葺,增加了串樓810間,加厚了城牆厚度,並刻了四門石匾額,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明清以來,先後10多次修整,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崇禎十四年(1614年),肇慶府總督張鏡心將牆體增高3.5尺,改建4門月城。清順治八年(1651年),總兵許爾顯,知府張之璧增建炮台6座,窩鋪148間,水城炮台2所,拆除城牆附近的房屋,增修樓堞等。
目錄
潑縣城西門外,沿衛河邊,有一段古城牆,明代遺存,長800米有餘。秋雨瀟瀟,邁步在這段殘存的古城牆下,注望牆體上斑駁蒼桑的青石老磚,思緒如飄灑的秋雨,揮之不去。四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黃帝部落與炎帝部落居住在黃河中上游。南方的九黎族部落向北擴張,先與居於黃河中游的炎帝交鋒,結果炎帝敗北,其地域被九黎族佔領。炎帝向西退逃,與黃帝部族成了連盟,共同對抗九黎族。在涿鹿展開了一場大戰。悲風呼號,血雨紛飛,九黎族戰敗,他們的酋長蚩尤戰死,部族瓦解,一部分人退回了南方,一部分或當了俘虜或隱避在黃河以北的區域內。大丕山臨近黃河,成為一些黎人聚集的好地方,他們在此生息繁衍,久之,這座山就被稱為“黎山”。其周邊地域稱“黎地”。殷商時,黎為近都之邑。到了漢代建縣時, “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這就有了黎陽縣。黎陽縣城始創於漢高祖之初,依黎山東北建邑設治, “城憑山為基,東阻於河。”唐代大詩人楊巨源登上黎陽城,振衣而歌: “依檻恣流目,高城臨大川,九迥迂白浪,一半在青天。”可見黎陽城是何等的壯觀。宋政和五年(111 5年)設立浚州,州城在浮丘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