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烈舞
揚烈舞
揚烈舞,清代宮廷舞蹈,又稱舞。屬慶隆舞一種,源於莽勢舞,多於朝遷叄大節筵宴及內廷筵宴時表演。司舞者8人,以八旗護軍領催馬步軍等人選充。舞者騎竹馬,張弓矢戴面具,另服黃畫布者16人,服黑羊皮套者16人,戴面具,跳躍扮虎豹野獸。司叄弦琵琶等20餘人伴奏,騎竹馬者張弓射獸,獸中矢而退。
揚烈舞,早年流傳於東北滿族聚居區,每逢春節時表演。進入宮廷后稱作“慶隆舞”。舞者2人或9人,1人(或8人)著戎裝扮八旗軍士,另一人扮民間傳說中的“媽狐子”,表現軍士騎馬持弓射殺怪獸的情節。清人《竹葉亭雜記》載:“慶隆舞,每歲除夕用之。以竹作馬頭,馬尾彩繒飾之,如戲中假馬者。一人屣高蹺騎假馬,一人塗面身著黑皮作野獸狀,奮力跳躍,蹺燒者彎弓射。旁有持紅油簸箕者一人,著刮箕而歌。高燒蹺逐此獸而射之,獸應弦斃,人謂之‘射媽狐子’。
正如《欽定大清會典》所記:“樂奏慶隆之章,戴面具人上,衣黃畫布者半,衣黑羊皮者半。跳擲象異獸,騎禺馬者八人,介胄弓矢,分兩翼上,北面一叩興,周旋馳逐象八旗,一獸受矢,群獸懾伏象武成。”雖稱奏慶隆舞樂,但實際上是揚烈舞上場。接著隊舞大臣上,所謂隊舞就是喜起舞。隊舞大臣22人,以侍衛充,朝冠朝服,釋補服,懸朝珠朝帯佩帉佩刀入殿,北向三叩頭,少退,東邊西向立。以兩為隊,近前隊舞。每對舞畢,三叩頭,退。次對復進,更舞如儀。
揚烈舞是顯示八旗官兵騎射武功,歌頌先祖英武業績的舞蹈。突出先民漁獵、騎射文化的特徵,同時有漢文化的影響。揚烈舞要踏蹺是一種文化形象,此舞踏蹺持弓的形式帶有東夷漁獵古風之遺存。馬是草原文化型舞蹈的形象,但用竹蔑和絲織物“彩繒”製成的假馬又有農耕文化的因素。滿族民間舞蹈文化的特點,以騎射為主,融有諸多農耕文化、草原文化的因素。
揚烈舞面具
揚烈舞排場口訣:
《窺望》
倒翻頭朝下,前行緊消息。中御西門望,伏地腿旋風。
抱時蹲腿竄,四板見笑容。直立足跟舞,雙臂左右靈。
《碼蹤》
黃盔銀甲亮,標誌耀武炫。飛馳覓異獸,伏身陷身澗。
八騎策馬躍,蹻頂蹻跟還。百獸串御陛,幾顧望深山。
齊巴活洛才,齊巴活濟板。曲蹻刀出鞘,揚臂斂刀還。
蹻旅叉身竄,勒韁緊揚鞭。馬嘶獸叫起,八騎睛不轉。
《搜圍》
伏身隨節滾,禺馬筋斗翻。一獸提兩刀,百獸亂馬前。
蹻刀緊相交,還臂搭弓箭。時而近相接,忽而竟相遠。
《神武》
八騎四向散,百獸狂其間。左近右跟起,獸猶似狂顛。
節緊步功慢,酋猶進帳掩。左右急搜狩,伏蹻發響箭。
蹻下常翻滾,百獸四股竄。弦子跟顫抖,拍板馬蹄喧。
百獸急退避,異猶躍馬前。
《武成》
節抃震宇興,左近右跟顛。群獸興灄服,掌跟端儀還。
御陛橫列伍,叩畢躍武炫。禮樂興緻雅,臣功儀錶先。
面面叩國禮,雙轉左襟踢。箭袖轉三檀,伍伍隨朝儀。
滿族舞蹈
所演出的節目都曾在避暑山莊與木蘭圍場演出過。但時隔一、二百年有些節目形式已瀕臨失傳的境地,因此,挖掘、保護、傳承、發展承德滿族舞蹈尤為重要。從1985年開始,承德舞蹈工作者著手對承德清代宮廷舞蹈進行挖掘整理。推出了一台清朝宮廷賜宴賞樂大型樂舞——清宮宴樂舞,由五部分組成:1、升座2、行禮3、賜宴4、賞樂5、祝福。
作為旅遊文化的精品,1990年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旅遊文化藝術節,以演出場次最多、時間最長、效果最好、收入最高,獲得最佳組織獎和最佳演出獎。在承德舉辦的歷屆避暑山莊藝術節和避暑山莊肇建300年的大型慶典活動中,滿族宮廷舞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如果想看到原始的“揚烈舞”表演,每天上午在山莊內,將由避暑山莊藝術團的演員為遊客專門表演,到時將欣賞到原汁原味的承德滿族宮廷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