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主義
人生哲學
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一語是奧林匹克運動先驅者顧拜旦首先使用的,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
1974年國際奧委會的羅馬尼亞委員西波科等提議給“奧林匹克主義”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並納入《奧林匹克憲章》。
現代奧林匹克主義追求典範的教育價值,尊重普遍的基本倫理原則。現代奧林匹克主義的最終目標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促進和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
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思想體系,其深厚的人文精神與人的全面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在實踐中,人們又常常將奧林匹克主義與另一些意思相近而又不同的術語混用,如奧林匹克理想(Olympic ideal)、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等。
經過10多年的討論,“奧林匹克主義”一詞終於出現在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中,這也是國際奧委會第一次給“奧林匹克主義”以正式的定義: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開創的人生道路是以奮鬥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倫理的基本原則的尊敬為基礎的。
這個定義明確指出:1,奧林匹克主義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諧發展。
2,奧林匹克主義強調人的和諧發展的關鍵是生活方式的改善。
奧林匹克主義
3,奧林匹克主義將體育運動作為實現人和諧發展的途徑。
4.為達到人的和諧發展的目的,體育運動必須與教育、文化相結合。
5,奧林匹克主義強調奧運選手的榜樣作用。
奧林匹克運動不同於一般的體育運動,它是人類社會為了實現某種理想在一定哲學思想指導下進行的社會運動,這個哲學思想就是奧林匹克主義。它使奧林匹克運動擔負著崇高的歷史使命,賦予它極強的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從而使這一運動有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長期的奮鬥目標。
《奧林匹克憲章》基本原則第一條就指出:“現代奧林匹克主義是皮埃爾·德·顧拜旦提出的。”因此,要了解奧林匹克主義的來源,首先應該了解顧拜旦體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復興奧運會的動機。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和顧拜旦的有關奧林匹克運動的言論,可以看出奧林匹克主義的主要來源有二;
顧拜旦出生於貴族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志向是要“把自己的名字和偉大的教育改革聯繫在一起”。因此,大學畢業后,他選擇的生活道路是做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為此,他多次渡海前往英國,學習當時先進的英國資產階級的教育制度和體育形式。他特別研究了由英國著名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實行的教育改革——體育教育。其主張是“沒有身體運動的教育就不能成為教育”,首先把競技運動列入學校體育課程,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培養剛毅、果斷、尚禮、勇敢和遵守紀律、公正無私等品質。顧拜旦先後發表了題為《英國教育》、《教育制度的改革》、《體育教育運動》等文章,出版了《英國教育》、《法國的英國教學》、《體育教育與應用體操》等著作,提出了許多改革教育制度、發展體育活動的建議。在《顧拜旦全集》第一卷序言中,編者就這樣指出:“在當時的改革中,唯有顧拜旦承認體育的價值是使法國走出困境的手段。於是他以發展體育作為性格教育學的基礎。”顧拜旦這一改革思想,顯然是受到英國近代教育的影響。在他看來,19世紀末英國工業革命的社會高速發展,英國人的自信心與活力,主要來自英國推行的一種以競技運動和倫理道德為基礎的德、智、體全面培養的教育體制。在這一體制中,競技運動充當了主要角色,其價值在於可以同時收到身體訓練、道德教育和社會活動能力的功效。因此,競技運動被顧拜旦視為可重塑青年一代,整復其業已失衡身心的強有力的促進劑。
古希臘哲學家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給顧拜旦留下深刻的印象。1894年6月在巴黎召開的國際田徑代表大會上,顧拜旦曾這樣說過:“總之,先生們,人並非僅僅具有肉體的靈魂,應該具有肉體、精神和性格,性格絕不是精神塑造的,而僅僅由身體形成的。這一點古人早已明白,我們卻要艱難地重新學習。”在顧拜旦看來,古希臘的競技運動具有特殊的社會價值,它與藝術、品德高尚的公民成為支持古希臘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具體可理解為以下幾層含義:
1.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人生哲學、生活哲學;
2.它主張通過增強體質磨練意志和培養高尚情操,使人得到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全面發展;
3.它通過體育與文化教育的結合,促使人的身體素質、道德精神獲得和諧發展和提高;
4.它主張體育運動為人類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和平的社會。實現這一理想的社會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望和任務。體育運動在這方面具有強大而獨到的功能,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奧林匹克憲章》的基本原則中明確指出:“由國際奧委會領導的奧林匹克運動來源於現代奧林匹克主義。”這就說明奧林匹克主義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指導思想,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思想體系。綜觀現代奧林匹克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不難發現奧林匹克主義具有這樣的特點:
奧林匹克教育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顧拜旦從他恢復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那天起,就以教育為主線。他認為教育是奧林匹克主義的出發點和歸宿,在現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從這一思想出發,他從事復興奧運會工作的基本目的,不是以奧林匹克運動去推行競技運動,而是把競技運動納入教育,把體育納入一般教育,進而把一般教育納入人類文化和生活過程中。要想使體育運動發揮其促進人類全面發展的功能,實現其改造社會的目標,體育運動就必須與文化教育融為一體。
為解決人的全面發展和改善社會問題,人們提出了各種社會改良方案,而奧林匹克主義提倡的是通過教育來完成此重大歷史使命。顧拜旦在1896年就強調:“總的來說,大部分重大的國家問題可以歸結為教育問題。”1925年他又明確指出:“以我看來,文明的未來此刻既不依賴於政治的又不依賴於經濟的基礎,而是完全決於教育的方向。奧托·西惹密澤克也曾說過:“奧林匹克主義的宗旨在於純粹追求教育,它的對象不只是那些參加體育運動的人,還包括人民大眾。”奧林匹克主義提倡通過教育來改造社會,在當時起到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奧林匹克憲章》也提出“奧林匹克主義謀求把體育運動與文化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在努力中求歡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並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的生活方式。”這些言論都說明了奧林匹克主義是以教育作為核心內容。奧林匹克教育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大體上有:奧林匹克知識教育、奧林匹克宗旨教育、奧林匹克理想教育、奧林匹克精神教育等方面。
現代奧運會繼承了古代奧運會的寶貴歷史遺產,吸收和發展了古代奧運會的優良傳統思想。如公平競爭、拼搏進取和身心和諧發展等思想意識,並保留了四年一個奧林匹克周期,以及點燃聖火、火炬接力、開閉幕式等古代奧運會傳統儀式,充分反映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繼承性。因此,要從繼承優良傳統的歷史角度來理解奧林匹克主義。正如奧托·西惹密澤克所指出:“奧林匹克主義已經歷了好幾個發展階段,然而奧運會的基本理想並沒有改變和動搖,它仍然以古代傳統為基點的。”
奧林匹克主義很突出的一點,就是對人類社會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奧林匹克主義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的色彩,試圖通過競技運動來改造社會,造就人類未來的希望。顧拜旦在1896年曾寫道:“和平只能產生於一個好的世界,一個好的世界只能由好的個人組成,好的個人只能從激烈的比賽中造就。”他在1912年以筆名獲得奧林匹克文學金獎的著名詩篇《體育頌》中,曾熱情歌頌了體育的價值,可以說是對奧林匹克主義做了藝術性的腳註。匈牙利體育史學家拉斯洛·孔指出顧拜旦的奧林匹克觀念,雖然存在矛盾,甚至是唯心主義的,但是,這種思想體系卻是組織運動競賽和促進世界各民族接觸的相互可以接受的思想基礎。
奧林匹克主義發揚古代奧運會的傳統,是崇尚精英、崇拜英雄的,但這種精英和英雄必須來自公平競爭,遵守規則,決不做假。無論是皇帝還是乞丐,都要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聽同一聲發槍的號令,沒有什麼尊卑貴賤之分。顧拜旦說過:“精美完全出自平等,因為在比賽中僅僅取決於他身體的先天優勢和取決於他訓練意志所達到的水平。”為此,《奧林匹克憲章》規定運動員和裁判員在奧運會的開幕式上要宣誓遵守體育道德和保持公正判決。可以說,奧林匹克主義的所有價值和功能都是以公平競爭為基礎的。因此,顧拜旦非常推崇“費厄潑賴”精神,這是指在公平原則下的競爭,承認人們在能力上的不平等。如年齡、智力、體力等自然因素,也就是說只保證競爭過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證競爭結果的平等。鼓勵運動員本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潛力以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這正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一種力量。
奧林匹克主義極大地豐富了體育的內涵,擴大了體育的作用。它不但是主宰體育的最高綱領,而且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一種生活哲學。
奧林匹克主義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指導思想,規定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即在奧林匹克主義指導下的奧林匹克運動,不只局限於體育,更不局限於奧運會的競技比賽,而是一種超越體育和競技運動的關於人的全面發展、人類完善和社會發展的思想、理論和運動。其特徵是以體育為載體,通過體育運動的社會學校對青年進行身體、心智和精神的教育,以培養全面發展或完善的人為目標的世界性的社會運動。
奧林匹克主義是從體育和文化、教育,體質和意志之間的辯證關係出發,謀求把體育與文化、教育相結合,以增強人們的體質、意志和精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並且把其上升到生活哲學的高度,成為人類生活準則。不管學校體育、群眾體育還是競技體育,任何人只要投身體育比賽,就必然受到熏陶,經過身體力行和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必然會養成這些意志和精神。
首先,它提倡把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合起來,“創造一種在努力中求歡樂,發揮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並尊重基本公德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其次,就是使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社會”。再次是雖然強調公平原則下的競爭,但承認人們在能力上的不平等,故而只保證競爭過程的公正平等,而不保證競賽結果的平等。所以它鼓勵人們以“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去挖掘自己的最大潛力,以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首先,奧林匹克運動的目標是促進人類社會向真善美的方向發展。進入工業社會以來,人類社會在開始大規模、全方位交往的同時也出現了劇烈的國際間衝突,再加上人類掌握了毀滅其自身的武器手段,使得今天的社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此外,當代世界各國面臨著諸多要靠共同協作才能應付的問題,如環境、難民、地區衝突、貿易壁壘等。奧林匹克運動試圖架設溝通各國人民之間聯繫的橋樑,增進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世界和平,減少戰爭的威脅。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與人類社會正義事業所要達到的目標一致的,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現代國際社會的需要,對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的人類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使它成為世界和平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確定了它在當代國際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奧林匹克運動試圖以富有人文精神的體育運動作為實現自己宗旨的途徑,在世界各國青年間建立起友誼的紐帶。正如國際奧委會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說:“奧運會無法強迫人們接受和平,但是它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親兄弟一樣歡聚一堂提供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