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渚鎮
浙江省台州市下轄鎮
桃渚鎮是台州市中心鎮,位於台州東部沿海,南接上盤鎮,北靠三門縣,西鄰杜橋、小芝兩鎮,陸域面積129平方公里,海洋麵積6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30公里。下轄5個工作片,80個行政村,共9.4萬人口。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藤球訓練基地”、“省級衛生鎮”、“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強鎮”、“省旅遊強鎮”和“省級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2019年1月,桃渚鎮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桃渚得名於桃渚軍事古城——戚繼光當年為抗擊倭寇而建成的古城。桃渚古城自古來一直為海洋,三面環山,至明初修建衛所起,才漸為海濱集鎮,后當地人民圍墾海塗,於懸渚處廣植桃樹,桃渚之名即由此來。
桃渚鎮農工商經濟一體化發展,農業產業化程度較高,境內有桃渚特產,無核蜜桔。為下半年農產品豐收季節。其中桃渚古城“東岸”蜜桔,口感好,自產自銷,帶動當地百姓致富。境內有荷花塘、北澗塘等800畝省級糧食自給工程和龍頭千畝國家級商品糧食基地建設為龍頭的全鎮萬畝優質米基地。全鎮蔬菜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水果種植面積達2萬餘畝,其中高接換種面積達1000畝,“東岸”、“桃渚牌”、“洞林牌”、“金口福”等農產品商標已被國家工商局批准登記註冊。全鎮有8500灘塗面積,海水養殖達萬畝,其中大黃魚、彩虹明纓蛤、台灣草蝦等名特優養殖面積近5000畝。
初步形成螺帽、膠業、服裝、節日燈等為重點的支柱產業。商品市場繁榮,農副產品和水產品交易活躍,是臨海的一個商貿重鎮。
桃渚鎮共有中學5所,小學15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其中曉村小學被授予台州市農村示範學校稱號,並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現代化小學教學”課題研究實際基地。中學教育富有特色,桃渚中學有著一支榮獲全國冠軍的男、女藤球隊,並為國家隊輸送多名球員。
桃渚鎮是一個旅遊大鎮,南宋宰相文天祥曾稱她為“海上仙子國”,頭頂兩項“國保”,一項為桃渚軍事古城。它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目前存留的古城址是當年戚繼光為抗擊倭寇而建的,現在由國債資金投入的保護和開發軍事古城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一項為桃渚國家地質公園。以晚白堊紀火山地質遺跡著稱,那裡的岩峰絕壁如削,巍峨雄險,蔚之壯觀,由峰叢、峰牆、天生橋、洞林、峰柱、峰林景觀構成獨具一格的“萬柱山”、“千柱峰”、“百柱崖”、“珊欄壁”、“卧龍谷”等引人入勝的石林奇觀,令人嘆為觀止。此外,海山公園的天然海濱浴場富浪濤驚駭,是遊人盛夏避暑的勝地。
古城老街
桃渚城完整的保存著明代的街巷古道格局。主街道寬3米,東西走向,連接東、西兩城門和原左營衙門、校場的南北向主巷交叉。主街以北還有一條與主街平行的次街,依傍有由西向東穿城而過的化龍渠。以主街道為干,有10餘條古巷與之垂直相向,主街以北7條,以南4條。又有一條古道環繞東南西城內側,與城北依山勢而建的蹬步道連接成為城內的環路。這些道路構成了層次分明,有中心、有邊界的街巷網。
抗倭陳列館
桃渚鎮
古城敵台上塘烽火台
桃渚鎮
桃渚鎮
“眺遠”石刻與護碑亭。在桃渚城頭向東眺望,那傲空獨立於上塘山巔的石堡便是烽火台。烽火台,又稱烽堠,是古代戰爭中報警的設施。發現敵人來了,日城燒煙,夜裡燃光,迅速傳遞信息,與桃渚城相關的烽火台有7座,都是明代為抗倭而設置的上塘烽火台。當時她隸屬於桃渚千戶所,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座,一斂下寬,台基9米見方,台口6米見方,都用石塊砌築而成。這裡足摩崖石刻“眺遠”兩個大字的遺址,題款系“明楚將軍胡海”,胡海,字海洋,定逗人,洪武追隨大將軍徐達攻打盧州,英勇善戰,遍體全瘡,而斗益力,立了大功。對於“眺遠”岩前人曾有描述:“山頂有一巨石如盤,擎出雲表,憑虛一覽,則海闊天低,茫茫天際。時天光開霽,數十里一目可鑒”。並賦詩道:滄海扶桑一目空,摩崖記勝有胡公。銀鉤鐵畫真顏柳,猶見當年下筆工。位於“眺遠”崖西側的護碑亭,於1986年專為保護明《新建敵台碑記》的石碑而建。亭子在危崖上翼然凌空,突兀奇巧。她是仿明式建築,結構古雅精巧。亭子中間,端然立著一座石碑,基座高0.3l米,碑身高1.6米,寬0.8米,厚0.11米,鐫刻著《新建敵台碑記》。在護碑亭西南萬松徑中,楷書“鎮海”兩大字,旁無題款,但字體風格大小均與“眺遠”相似。據考查系明代書法家鮑大謀手跡,主要歌頌戚將軍轉戰爭南北,蕩平倭寇的功績,前人曾有賦詩:鎮定岩疆數百春,龍盤虎踞勢崢嶸,鮑公健筆千秋在,半為苔痕蘚影縈,在城此游步道邊有一棵在同一根基上長兩棵樹榦的150餘歲夫妻松,此樹在距地面0.3米處分叉,兩樹高20餘米,樹榦直徑0.4米,呈凸形生長,傾斜彎曲向上,遍體龍鱗斑痕,但情趣橫生。兩樹樹枝、樹冠縱橫交錯,相依顧盼。雌樹榦挺枝勁針葉翠,在分叉9米處長出兩枝彎曲如臂的枝幹,欲攔腰摟抱雄樹:雄樹在分又12米處長出一枝幹似長臂高高伸向雌樹,你攙我扶互呵護,遠看渾然一樹,如綠形一堆,正可謂一對“壽星夫妻”。
鶴嶠書院與天妃宮
桃渚鎮
桃渚鎮
城內后所山的東麓,因山坡隆起似嶠,並且常有鶴群在此棲息,所以稱鶴嶠。在這裡建起的書院,自然地便叫鶴嶠書院了。鶴嶠書院,始建於清朝乾隆十五年。嘉慶二十五年焚於火,城裡人郎正齋重建,現在古楓侵空,翠柏森森,遺址靜謐清幽。只是不見了當年書院規模。這裡曾出過不少名家,國家教委顧問林迪生,曾就學於這個書院,台州辛亥革命傑出人物楊鎮彀,曾在這裡擔任書院山長。這裡的位置正處在抗倭陳列館上方,天妃宮東南側,行書“勝景”兩大字,是原鐵道兵政治部副主任張宗文將軍於1990年題寫的。天妃宮位於后所山山腰的高阜處,始建於明正統初年,為祭祀天后和保佑出海漁民而建。屢建屢焚,現在保存的天妃宮,有廟宇三間,坐東朝西。相傳天后林默娘為莆田湄州人,自幼聰明好學、勇敢善良,能預知氣象變化,有驅邪治病和泅水航海的本領,經常給鄰近鄉民施診、施藥和出海救助遇難的漁船。后羽化成仙,白日飛升,民間因稱之“龍女”、“神仙”,歷代尊其為航海保護神。明成祖曾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清康熙皇帝又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后”,神號“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娘”。
石柱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