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譚子的結果 展開

譚子

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學者

譚子(860或873——968或976)名譚峭,字景升,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學者。

人物介紹


泉州府清源縣(今屬莆田市華亭)人。幼而聰慧,博聞強記。及長辭家出遊,足跡遍及天下名山,后隨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后入南嶽衡山修鍊,煉丹成功,又隱居青城山。譚峭的《化書》在道教思想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譚峭之父譚洙,官為國子司業,他希望譚峭熟讀儒經,將來能應科舉。而譚峭則自幼愛好黃老諸子及列仙傳記,立志修道學仙。一日辭父出遊終南山,父以終南山近京都,許之。而譚峭出去后,從終南山,到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華山、泰山,越走越遠,不再回家。其父馳書責之,譚峭複信說:“茅君昔為人子,亦辭父學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堅,亦無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尋訪,並寄以衣物錢帛。峭一無所留,衣物贈與貧家,錢帛置於酒肆。
師事嵩山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寒暑無侵,夏日穿皮衣,冬日著單衫,或整日卧於霜雪之中,人以為已死,視之,呼吸如故。煉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並能隱形變化,乃入青城山不復出。每行常吟詩曰:“線作長江扇作天,靸鞋拋向海東邊。蓬萊通道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