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

成語

言行一致,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yán xíng yī zhì,出自《屈原》。

意思是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指人表裡如一。

作主語、謂語、賓語。

釋義


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指人表裡如一。

出處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事實具在,我雖死不移。”

典故


說的與做的一個樣。宋.文天祥《西澗書院釋菜講義》:“凡所言,自相掣肘矛盾者多矣!力行七年而後成,然則元城造成一個言行一致,表裡相應。”魯迅《致阮善先》:“印度的甘地,是反英的,他不但不用英國貨,連生起病來,也不用英國葯,這才是‘言行一致’。”亦作“言行若一”。漢.劉向《列女傳.齊田稷母》:“非義之事不計於心,非理之利不入於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表裡相應、言行若一、言行相顧、心口如一、劃一不二、表裡如一、坐言起行、言行不貳、言而有信、作言起行、言行抱一。

反義詞

出爾反爾、自相矛盾、自行矛盾、言行相詭、大吹大擂、言行不一。

用法搭配


運用

主謂式、含褒義;作主語、謂語、賓語;指表裡如一。

例句

我們從小要養成言行一致的好習慣。

英文翻譯


act as one speaks (as good as one's words; match words with deeds; suit one's action to one's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