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測驗
四海測驗
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等發起並組織的大規模全國天文測量。從1279年開始,在當時的元朝疆域之內27個地點進行。與現代值相比,平均誤差在0.2°至0.35°之間,有兩處則與現代值完全相等。這次四海測驗,為編製《授時歷》奠定了基礎。
元世祖下旨進行四海測驗
郭守敬紀念館內仿建的登封觀星台
元初的天文儀器,都是宋、金時期遺留下來的,已破舊的不能使用了。郭守敬就在原儀器的基礎上進行改制,並在實踐中重新設計,在3年的時間裡,改制和重新創造了十多種天文儀器。其中主要的是簡儀、赤道經緯和日晷三種儀器合併歸一,用來觀察天空中的日、月、星宿的運動,改進后不受儀器上圓環陰影的影響。高表與景符是一組測量日影的儀器,是郭守敬的創新,把過去的八尺改為四丈高表,表上架設橫樑,石圭上放置景符透影和景符上的日影重合時,即當地日中時刻,用這種儀器測得的是日心之影,較前測得的日邊之影精密得多,這是一個很大的改進。
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測驗,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7個觀測站,東起朝鮮半島,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北到西伯利亞,其測量內容之多,地域之廣,精度之高,參加人員之眾,在我國歷史上乃至世界天文史上都是空前的,比西方進行同樣的大地測量早了620年。
據史書記載:“設監侯官一十四員,分道而出,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
元世祖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議,遂派監候官14人分道而出,在27個地方進行了天文觀測,告成觀星台就是當時27處觀測站之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四海測驗”。郭守敬從上都(多倫),大都(北京)開始歷經河南轉抵南海跋涉數千里,親自參加了這一路的重要測驗。告成(古陽城),當時屬河南府(即洛陽)管轄,觀星台的興建和觀測日影就在此時。當時,這裡觀測的結果是:河南府——陽城(即今告成)北極出地34度太弱,見《元史·天文志》。
觀測點 | 現代對應的地點 | 元測緯度 | 現測緯度 |
南海 | 西沙及中沙群島以南或東南 | 15 | |
衡岳 | 湖南衡陽衡山附近 | 24.6 | |
岳台 | 河南開封市區西部宋浚儀縣岳台坊 | 34.5 | |
和林 | 蒙古國烏蘭巴托西南鄂爾渾河上游右岸額爾德尼桑圖附近喀拉和林 | 44.4 | |
鐵勒 | 俄羅斯貝加爾河西部葉尼塞河上游安加拉河一帶 | 54.2 | |
北海 | 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通古斯卡河一帶 | 64.1 | |
大都 | 北京市 | 40.2 | 39.9 |
上都 |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閃電河北岸兆乃曼蘇默 | 42.6 | 42.4 |
北京 | 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西北大明城 | 41.5 | 41.6 |
益都 | 山東省益都縣 | 36.7 | 36.7 |
登州 | 山東省蓬萊 | 37.7 | 37.8 |
高麗 | 朝鮮開城 | 37.7 | |
西京 | 山西大同 | 39.7 | 40.1 |
太原 | 山西太原 | 37.7 | 37.8 |
安西府 | 陝西西安 | 34.1 | 34.3 |
興元 | 陝西漢中 | 33.1 | 33.1 |
成都 | 四川成都 | 31.1 | 30.7 |
西涼州 | 甘肅武威 | 39.5 | |
東平 | 山東東平 | 35.2 | 35.9 |
大名 | 河北大名東 | 35.5 | 36.3 |
南京 | 河南開封 | 34.3 | 34.8 |
陽城 | 河南登封告成鎮之北 | 34.2 | 34.4 |
揚州 | 江蘇揚州 | 32.5 | 32.4 |
鄂州 | 湖北武漢市武昌 | 31.1 | 30.5 |
吉州 | 江西吉安 | 26.1 | 27.1 |
雷州 | 廣東海康 | 20.5 | 20.9 |
瓊州 | 廣東海口南瓊山 | 19.5 | 20 |
郭守敬所編《授時歷》
據史料記載,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奉旨進行“四海測驗”,在南海的測量點就在黃岩島。這說明,至少在元朝中國就已發現了黃岩島。
中國元朝元世祖於公元1279年(至元十六年)三月二十日命天文學家郭守敬進行地理測量行動“四海測驗”,郭守敬親自登陸的南海測點為黃岩島及附近諸島,測量結果在《元史。天文志。四海測驗》中有詳細記載,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對黃岩島進行地理測量的政府世界紀錄。
正如《元史·天文志》所說:“是亦古人之所未及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