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虎頭要塞的結果 展開

虎頭要塞

二戰時日本關東軍在偽滿洲國的軍事要塞

虎頭要塞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東部原中蘇邊境上的一個軍事基地,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今虎林市虎頭)周邊完達山余脈丘陵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留下的極其重要的罪證之一。

日本關東軍修建虎頭要塞的目的在於以此作為進攻蘇聯的戰略基地。因為虎頭的軍事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它恰好僅次於伯力和海參崴的中心點,扼制蘇聯遠東烏蘇里鐵路的咽喉,同時它又是遠東蘇軍進入東北腹地的捷徑通道。

地域概況


它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區域正面寬12公里,其中,猛虎山是主要陣地,虎東山、虎北山為其兩翼前沿陣地,成鉗形以南北兩線呈護衛陣勢,虎西山、虎嘯山兩個陣地位於猛虎山主陣地西面,為猛虎山後方第二線陣地。

要塞配套設施


主陣地猛虎山由中猛虎山、東猛虎山、西猛虎山三個丘陵組成,周圍是沼澤地帶,形成難以通行的天然屏障。中猛虎山是日軍虎頭國境守備司令部的所在地,標高111.8米,距東、西猛虎山兩制高點直線距離分別為350米和300米,距烏蘇里江約2000米。地下工事以中猛虎山為中心,由隧道與東、西猛虎山地下要塞相連。地下工事包括指揮所、通訊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糧庫、彈藥庫、發電所等,並有豎井直通山頂觀測所和通風口、排氣孔、反擊口等通道。

要塞歷史


為達到對蘇聯戰略進攻的目的,虎頭要塞的兵力、火力配備極為強大。1939年3月,關東軍建立了第4國境守備隊,守備隊轄3個步兵大隊、5個炮兵中隊、1個工兵中隊。此後,又多次擴大編製,增加兵員。初期以倉周藏少將為司令官,守備隊以步兵和炮兵各12個中隊為基幹編成一個旅團,兵員總數為8000人。1941年是虎頭國境守備隊編製兵員和裝備的鼎盛期。在此期間,虎頭要塞倉庫中儲備的糧食、被服、彈藥、燃料,足可供養超過10000名士兵三個月以上。各要塞的守備隊兵力也增至1個師團12000人。各要塞的火力配備方面,除步兵常規武器外,在虎東山西側部署了30厘米口徑榴彈炮2門、24厘米口徑榴彈炮2門;在中猛虎山西側部署了15厘米口徑加農炮6門;在虎嘯山南側和東猛虎山北側共部署了10厘米口徑榴彈炮8門。各步兵中隊分別配備了17門山炮、16門92式步兵炮、8門中迫擊炮。另外,虎頭要塞設置了高射炮陣地,裝備高射炮18門和高射機槍10挺,用於要塞的對空防禦。
為加強重型火炮威力,在西猛虎山西北山麓構築了巨炮陣地,將東京灣要塞的海防巨炮40厘米口徑榴彈炮運抵虎頭要塞,該炮炮身直徑1米,長約20餘米,最大射程20公里,炮彈長4米,彈頭直徑40厘米、長1.2米,最大裝藥量為1000公斤,備有炮彈200發。巨炮陣地炮塔為半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炮口直對東南方蘇聯的伊曼鐵橋和拉佐水塔。同時在虎頭鎮以西30公里的火石山還修築了列車炮陣地,駐有一個列車炮中隊,裝備24厘米口徑的列車炮,最大射程50公里,用於對蘇進行切斷交通、斷絕水源、騷擾後方補給、炮擊軍事目標等遠距離作戰。原基地設在虎頭,因其射程太遠,且機動性強,后移至火石山。
為防禦敵方飛機和大口徑重火炮的攻擊,虎頭要塞的各地下工事均在山體底部挖掘,所有的地下設施頂部澆灌水泥混凝土,重要部位的鋼筋混凝土覆蓋厚度達3米。在地上,利用地形構築成環繞山體的戰鬥掩體和交通壕,形成具有一定縱深的、便於平面立體交叉發揮火力的地面工事,並設有出入地下要塞的通道、觀測所、射擊孔及通訊聯絡設施,使地上地下軍事設施聯成一個整體。為防止敵方坦克的攻擊,在各陣地周圍都設置了鐵絲網障礙。
正是由於虎頭要塞的分佈範圍廣、工事規模大、軍事設施全、防禦堅固、攻擊力強,日本關東軍將其吹噓為永久要塞,是“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日本關東軍為修建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工程,耗資數億,徵用勞力十多萬,共用時六年(1934年開工,1939年完工)。在修築要塞期間,無數的中國勞工和戰俘遭到殘酷奴役和殺害,可以說,要塞是用中國勞工和戰俘的累累白骨堆積而成的。
在“七·七”事變以前,修築虎頭要塞的中國勞工,主要來自偽滿各地和中國關內山東等省,日偽當局通過抓捕“浮浪”,強征偽滿報國隊、誘招中國關內農民等手段,將大量中國勞工秘密送往虎頭修築要塞工事工事。“七·七”事變之後,大量中國戰俘也被強制從事虎頭要塞工事的修築。
殘酷的勞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強度的體力勞動,使勞工大批死亡,冬季時被直接拋入草甸子,或棄屍於荒野山林,屍體都被野狼撕咬啃噬,其狀慘不忍睹。據曾在虎頭要塞服役的日本軍人迦納傳三說,他入伍第一年,親眼目睹中猛虎山背後有許多暴棄于山野的勞工屍骨。這些死難的勞工是在工事修成后,被日軍集體屠殺的。
究竟有多少中國勞工被強制從事修築虎頭要塞,又有多少被折磨至死或被槍殺,由於當時修築虎頭要塞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而且日軍為保護軍事秘密,處死中國勞工也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準確數字已難於統計。但據日本方面的資料顯示“每年春天約2000名中國勞工和滿洲報國隊被送到要塞從事修築軍用道路和火炮陣地”,依此計算,六年期間應至少強征了12000名中國勞工,這些勞工除少數僥倖逃跑外,絕大多數人的結局不是被折磨致死便是被秘密處死。據日本士兵岡崎哲夫所著的《日蘇虎頭決戰秘錄》寫道:“昭和18年(1943年)的某一天,由於要塞設施大體完成,俘虜勞工被集中在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窪地里,舉行完工酒宴,用酒菜酬勞他們,……突然,重機槍噴出了火舌,剎那間,宴會場化為血腥的屠場,到處是刺鼻的血腥味和堆積如山的屍體。”
1945年8月9日,蘇聯遠東第一方面軍對虎頭要塞發動了攻擊,日軍守備隊憑藉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激戰至26日,蘇軍終於攻克虎頭要塞。1400名日軍和要塞周邊地區數百名日本開拓團及軍屬除僅53人逃脫生還外,都最終成了不義戰爭的殉葬品。

要塞現狀


虎頭要塞
虎頭要塞
虎頭要塞已成為歷史遺跡,虎頭地下要塞博物館已經建成,被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了日本侵華罪行的見證。

侵華見證


虎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周邊完達山余脈丘陵中,西起火石山,東至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邊連子山,北至虎北山。它與俄羅斯軍事重鎮達里涅欽列斯克市及遠東大鐵路隔烏蘇里江相望,處於伯力——海參崴的中心點,扼制著遠東鐵路的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虎頭要塞中心區域正面寬12公里,縱深6公里。在此方圓數十公里的範圍內,共有大小十餘處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五個陣地組成。
虎林市出發,車行1個多小時,記者到達虎頭鎮郊。沿山坡拾級而上步入山頭平地,只見一面大理石牆上刻著“侵華日軍虎頭軍事要塞遺址”幾個大字。
大理石牆后,便是侵華日軍虎頭軍事要塞遺址博物館。館門左側擺著一大塊混凝土的地基,上面有標牌——日本軍用神社遺址。兩枚銹跡斑斑的巨型炮彈倚牆而立,右側便是虎頭要塞地下軍事設施入口處。
據虎林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孫永林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哈爾濱等4省1區淪陷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為進一步侵略中國,繼而染指蘇聯,1934年至1939年,日軍動用數萬名中國勞工,耗資數億元,修築了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的虎頭要塞。
走下水跡斑斑的石階,進入玄幽的地下工事,頓覺寒氣逼人、霉味撲鼻。巷道全部由水泥、鋼筋混凝土澆築、鋪就而成,一米多寬、兩米來高,頂部呈拱形。這裡常年氣溫僅11攝氏度。勞工們當年就是在如此陰冷、潮濕的環境中,日復一日遭受著日軍殘酷的折磨。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記者先後參觀了巷道兩邊的“指揮所”、“發電所”、“糧菜庫”、“休息間”、“將校間”等舊址。有一“蓄水池”深達20米,一次可貯水720噸。
在要塞里,記者目睹了一些侵華日軍罪證:“廚房”的灶台上,一口生滿鐵鏽的大鍋還完整地擺放著;“浴室”里的白色瓷磚還沒全部炸飛;“醫務室”里仍有4個鋼筋柱裸露在地面,標誌著當年手術台的位置……
一走出地下工事,記者就看見了當年蘇聯紅軍為紀念陣亡將士修建的解放紀念碑。據史料記載,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在歷時17天的“虎頭戰役”中,蘇聯紅軍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為解放虎頭,493名蘇聯將士長眠於此。
隨後,記者來到了亞洲最大火炮炮台遺址。此炮台是侵華日軍為其所製造的惟一一門40厘米巨型榴彈炮而構築的,為半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該炮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火炮。1919年開始設計,1926年8月由大阪炮兵工廠製造。1941年10月,日本決定將此炮裝備虎頭要塞。由神戶極秘密地運到大連,12月運至哈爾濱,分體后,1942年3月運至虎頭要塞陣地。6月開始建築炮台。1943年初裝備完畢。該炮口徑410毫米,炮身重量80噸,總重348噸,彈重1噸,初速580米/秒,最大射程20公里。
該炮炮口直對東南方蘇聯的伊曼鐵橋和拉佐給水塔。這門巨炮的任務是在對蘇作戰中對烏蘇里鐵路運輸中樞進行毀滅性打擊,破壞伊曼鐵橋和拉佐給水塔,摧毀蘇軍鐵路運輸設施和給水設施。

著名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之戰——虎頭要塞殲滅戰
虎頭要塞是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后,在中蘇邊境一帶修築的軍事要塞群中最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周邊完達山余脈的丘陵地下。該要塞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設施齊全,被日本關東軍自詡為牢不可破的"東方的馬奇諾防線"。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在蘇軍強大攻勢和猛烈炮火的轟擊下,這個曾被關東軍吹噓為可堅持6個月,不怕圍困的"北滿永久要塞",僅用半個多月就被摧毀。至此,盤踞中國東北14年的日本侵略軍被全部殲滅,虎頭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虎頭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烏蘇里江邊,隔江與蘇聯的伊曼相望。其地理位置正處於蘇聯的伯力和海參崴的中間,在這裡構築軍事要塞,可以扼制蘇聯遠東濱海邊區和東烏蘇里的鐵路交通咽喉,並封堵蘇聯進攻關東軍,進入中國東北腹地的必經通道。因此,關東軍在虎頭地區修築大規模的軍事要塞,以此作為對蘇進攻的戰略基地。
虎頭要塞建於1935年,到1939年主體工程完工。該要塞地下工事主幹道長達10餘公里,縱深達6公里。虎頭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等五個陣地組成。其中猛虎山陣地最大,是整個要塞的核心。地下軍事設施有指揮所、通訊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糧食庫、彈藥庫、發電所等,並有豎井直通山頂觀測所和通風口、排氣孔、反擊口等通道。在虎頭要塞的主陣地猛虎谷一側,日軍自行設計施工建造了一座半地下的永久性工事———巨炮陣地,他們從東京灣秘密運來當時亞洲最大的火炮———41cm榴彈炮來到虎頭,巨炮重達300多噸,炮彈直徑40cm,彈長120cm,最大射程20公里。巨炮直指俄伊曼鐵路大橋和拉佐水塔,目的是為摧毀蘇軍鐵路運輸和給水設施,切斷海參崴和哈巴羅夫斯克蘇軍的聯繫。
虎北山和虎東山是猛虎山主陣地的兩翼陣地,虎北山東臨烏蘇里江,西南為開闊的沼澤地,是主陣地的東北防護屏障。虎東山陣地儘管規模不大,但其設備卻優於猛虎山陣地,是主陣地的東南前衛。虎西山和虎嘯山兩陣地位於猛虎山主陣地西面,是主陣地的後衛陣地。為防止飛機的轟炸和重炮的奏擊,在虎頭要塞的所有地下設施的頂部,完全用鋼筋混凝土澆灌,最厚的地方可達3 米。
儘管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耗費巨資,榨取取十幾萬中國勞工的血汗,為自己構築了貌似堅固的堡壘,但卻挽救不了他們必然覆滅的命運。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把戰略重點放在南方戰場,從東北關東軍不斷抽調兵員和武器,致使東北的"邊防"日漸空虛。在蘇軍進攻虎頭之前,駐守虎頭要塞的日本關東軍第15國境守備隊僅有兵員1400名和少量裝備、彈藥,戰鬥力下降。但不甘失敗的日本關東軍卻憑藉"永久要塞",仍然做著長期固守的打算。
1945年8月9日零時30分,蘇軍遠東第一方面軍第35集團軍打響了進攻虎頭要塞的戰役。霎時間,蘇軍重炮一齊向日軍陣地發起猛烈轟擊,打得日軍措手不及。蘇57邊防總團在炮火掩護下,首先強渡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佔領了日軍邊防哨所,控制了邊境線。接著蘇264師和109築壘守備隊經15分鐘的火力攻擊,從三方面強渡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又在火力掩護下,越過河灘和沼澤地帶,向縱深推進5至12公里,切斷了虎頭至虎林縣城的交通,並很快攻入虎嘯山麓。
1945年8月10日,蘇軍49架轟炸機和50架殲擊機對日軍陣地進行了兩個小時的轟炸。蘇軍對岸的重炮對日軍的陣地實施了全面的炮擊后,以坦克開路,從三方面發起第一次總攻,遇到日軍的瘋狂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但由於攻上來的蘇軍較為分散,只好退下陣來,蘇軍的第一次總攻擊失利。1945年8月11日,蘇軍採取穿插分割、逐步壓縮和各個擊破的戰術,進行了系列進攻,包圍並佔領了偏臉子山和虎西山。
1945年8月12日,蘇軍發起第二次總攻擊,憑藉偏臉子山和虎西山兩個觀測點,陸空相呼應,以優勢兵力和火力對日軍火炮陣地和要塞進行毀滅性的破壞,攻入了日軍的851和506兵營,奪取了臨江台。1945年8月13日,蘇軍發揮火力優勢,一舉佔領了猛虎山,近距離炮轟日軍巨炮陣地。佔領猛虎山頂的蘇軍從地下要道的煙囪、通氣口等向負隅頑抗的日軍投放手榴彈或液體炸藥,一些日軍窒息死亡,其餘則瘋狂反撲。1945年8月14日日軍巨炮陣地被蘇軍攻陷,虎東山日步兵1中隊向東猛虎山靠攏。1945年8月15日,日軍炮兵1中隊全部被殲。1945年8月17日,蘇109築壘部隊攻佔虎北山,日軍步兵4中隊撤出陣地向中猛虎山轉移。
1945年8月18日,蘇軍指揮部向日軍守備隊發出最後通牒,但日軍仍堅持頑抗,並將蘇軍派去的軍使殺害,蘇軍便發起更加猛烈的攻擊。1945年8月19日,蘇軍由兩翼間日軍陣地再次發起攻擊,激戰一天,蘇軍攻佔了日軍守備隊本部,中猛虎山、東猛虎山陣地日軍守備隊步兵1中隊、步兵隊本部、步兵炮中隊、炮兵隊本部全部被殲。虎頭要塞各制高點均被蘇軍佔領,日軍轉入地下工事頑抗。1945年8月21日,西猛虎山步兵3中隊被殲。8月26亂虎嘯山步兵1中隊被殲。1945年8月27日,中猛虎山日軍守備隊炮兵2中隊被殲。至此,虎頭要塞的日軍守備隊計1387人,除53 人逃離陣地外,全部被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