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牌

銀牌

銀牌,指銀字牌。古代凡發兵﹑出使﹑乘驛用之;銀質名牌。唐官妓所佩。語出宋 蘇舜欽《乞發兵用銀牌狀》:“漢世發兵,皆以虎符,所以嚴國命而絕奸端,厥後給銀牌以為信。”

基本資料


北京奧運會獎牌,其中左數第一個為銀牌
北京奧運會獎牌,其中左數第一個為銀牌
詞目:銀牌
拼音:yín pái
注音:ㄧㄣˊ ㄆㄞˊ
英文:silver medal
詞義:
1.銀字牌。古代凡發兵、出使、乘驛用之。
2.唐官妓所佩。
3.[silver medal] 銀質獎牌。體育比賽或其他評獎活動中銀制的獎牌,用於獎勵第二名。也泛指第二名、第二等。

基本概念


銀牌通常是獎勵給某項競賽(例如奧運會等體育比賽)第二名優勝者的獎牌。競賽的一、三名優勝者一般是分別獲得金牌和銅牌。這種做法據說是由一位猶太人的國王首創的。
在最初舉行的幾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曾有一段時間是將銀牌和銅牌作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獎牌頒與獲獎者的。還有第四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銀牌
奧運會比賽項目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有不少於6克的純金,而季軍獎牌則是銅製的。
3000枚的獎牌是用13公斤純金、1噸白銀和1噸黃銅鍛造而成的。每1枚金牌的實際含金量為6克黃金,實際價值僅為大約83美元。儘管換算成貨幣還不足100美元,但是它給運動員帶來的價值卻很可觀。
奧運會比賽項目冠軍和亞軍的獎牌質地為純銀,冠軍獎牌還要鍍有不少於6克的純金,而季軍獎牌則是銅製的。

詳細釋義


基本解釋
[silver medal]體育比賽或其他評獎活動中銀制的獎牌,用於獎勵第二名。也泛指第二名、第二等。
引證解釋
1.銀字牌。古代凡發兵、出使、乘驛用之。
宋 蘇舜欽《乞發兵用銀牌狀》:“漢世發兵,皆以虎符,所以嚴國命而絕奸端,厥後給銀牌以為信。”
宋 周煇《北轅錄》:“接伴戎服陪立,各帶銀牌……虜法出使皆帶牌,有金銀木之別。”
《宋史·輿服志六》:“符券。
唐 有銀牌,發驛遣使,則門下省給之。”
《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戊辰,詔:‘自今乘驛者皆給銀牌。’”
2.銀質名牌。
唐 官妓所佩。唐李賀《河陽歌》:“今日見銀牌,今夜鳴玉讌。”
王琦 匯解:“曾益 註:‘唐官妓佩銀牌,刻名其上。’”
3.銀質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