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益老號

天益老號

天益老號是一處始於南齊時期的古老的釀酒作坊,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 “天益老號”為今綿竹劍南春酒廠的生產一區所在地,歷經三百年的老窖至今尚存,並仍在生產優質酒。天益老號釀酒作坊位於綿竹市城西棋盤街33號(滾子坡),地處劍南春酒廠一區,佔地面積2500平米。

基本介紹


天益老號是一處始於南齊時期的古老的釀酒作坊,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天益老號釀酒作坊作為國內歷史最為久遠並保存最完整至今仍在生產的傳統釀酒作坊,被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一、“天益老號”釀酒作坊的歷史傳承
據八十年代,綿竹縣政協文史委徵集的文史資料和《綿竹縣誌》等可靠資料研究表明,綿竹大麴酒作坊為清代康熙年間,朱煜開辦大麴酒作坊。此後,相繼有楊、白、趙三家大麴坊開業,釀造的大麴酒狀若清露,深受歡迎。
清乾隆年間,太史李調元《函海》記載:“綿竹清露大麴酒是也”。足見乾隆時期綿竹大區在當時質量已經很好,名揚巴蜀。從康熙年間朱煜在綿竹城西所建的大麴作坊開始生產綿竹大麴酒,到歷經300餘年的漫長發展,到清末,其後代朱天益所經營的天益老號大麴坊已成為綿竹最具實力的酒業之一。1911年,朱天益的“綿竹大麴”在四川省第七次勸業會上獲得頭等獎。1928年又獲得四川省國貨展覽會獎章和獎盃。“天益老號”為今綿竹劍南春酒廠的生產一區所在地,歷經三百年的老窖至今尚存,並仍在生產優質酒。
二、天益老號釀酒作坊的建築格局和歷史文物
天益老號釀酒作坊位於綿竹市城西棋盤街33號(滾子坡),地處劍南春酒廠一區,佔地面積2500平米。作坊的建築格局為清代遺物,臨街是青瓦黑漆龍門,進門是30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左面是山牆,正面和左右是抬梁式木結構的槽房,正面槽房地面是一溜明清時期(實際調查結果表明始建時代更早)釀酒發酵用的老窖池,右面是烤酒的地方,至今這裡尚有清代釀酒用的水井一處,明代水缸一個,清代大麴坊木質吊牌一件,木匾兩件,以及傳統的酒甑、雲盤、雞公車、曬笆、黃桶等大量傳統生產工具。“天益老號”作坊因此已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國家文物局專家認定為中國食品文化遺產。
三、天益老號出土的南齊紀年磚
綿雒作為岷江沱江及其支流衝擊而成的扇形地帶,河流密布,水利發達。《華陽國志·蜀志》中形容綿竹為"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曾作為蜀王杜宇的池澤地區,堪稱蜀中翹楚。之後,李冰開鑿都江堰水利工程,更使這裡成為天府之國中的"膏腴浸沃"之地。漢朝劉焉任益州刺史時,一度將州府遷至綿竹,使綿竹成為當時蜀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陽國志·蜀志》稱:綿竹縣,劉焉初所治,綿與雒各出稻稼,畝收三十斛,有至五十斛。這充分證明綿竹自古以來農業發達,經濟繁榮。綿竹的先民在富足安定的生活環境下,用智慧創造出了釀酒技藝和豐富的酒文化並且代代相傳,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