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張中,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證據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證據法學研究所所長,法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國際證據科學協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是刑事訴訟法和證據法學,發表論文70餘篇,代表性著作有《刑事訴訟關係的社會學分析》《實踐證據法》等。現掛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學位
1993年9月~1997年7月鄭州大學學士
1998年9月~2001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碩士
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01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
2005年9月~2007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后。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證據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學術成果
著作
1.《檢察制度原理》(合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2.《證據法學》(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人民法院統一證據規定〉司法解釋建議稿及論證》(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4.《弱勢群體的法律救助》(獨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5.《刑事訴訟關係的社會學分析》(獨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
6.《刑事審前程序改革實證研究》(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版。
7.《刑事證據制度與理論(上、中、下)》(合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月。
8.《正當法律程序研究》(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
9.《律師學》(合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0.《刑事訴訟法修改專題研究報告》(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
11.《刑事訴訟法學案例教程》(合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2.《證據法學》(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3.《刑事證據制度與理論》(合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4.《刑事訴訟法》(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15.《中華法學大辭典》(合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6.《刑事訴訟法一點通》(合編),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版。
17.《防止犯罪工具書》(合著),警官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
論文
1.“關於《人民法院統一證據規定》調研報告”,《證據理論與科學—首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4月。
2.“論法律援助進入鄉土社會的方式”,《訴訟法學研究》2008年6月。
3.“日韓司法制度考察報告實證研究”,《訴訟法學研究》2008年6月。
4.“改革審判程序促進司法公正”,《法制日報》2006年12月14日。
5.“中英刑事審判程序改革研討會綜述”,《人民法院報》2006年12月14日。
6.“刑事訴訟中的弱勢群體論要”,《訴訟法學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9月版。
7.“論刑事司法體制改革與訴訟結構之調整”,《訴訟法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8.“走向訴訟社會學”,《寸心集——樊崇義執教四十周年祝賀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解讀‘雙重危險’”,《訴訟法論叢》,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
10.“論我國刑事審前程序改革的基本思路”,《訴訟法理論與實踐》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11.“論私有財產的憲法保護與偵查程序改革”,《刑事審前程序改革與展望》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12.“權利保障與權力制衡”,《中國司法》200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2005年第6期。
13.“論我國刑事訴訟原則體系的構建”,《中國司法》2004年第11期。
14.“暫緩判決實證研究”,《訴訟法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15.“刑事審前程序理念與制度探索”,《人民法院報》2004年8月11日。
16.“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法制日報》2004年7月30日。
17.“論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法典化”,《中國司法》2004年第7期。
18.“強制收治‘精神病人’應法治化”,《人民法院報》2004年6月4日。
19.“社會變革與刑事訴訟轉型”,《政法論壇》2003年第6期。
20.“‘張冠李戴’的DNA鑒定”,《中國訴訟法判解》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9月。
21.“論犯罪法人參與訴訟方式”,《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22.“論刑事證據展示的價值基礎”,《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3.“俄羅斯刑事訴訟結構轉向當事人主義”,《檢察日報》2003年3月24日。
24.“警方可以立案偵查重婚案”,《檢察日報》2003年1月23日。
25.“醫治刑訊逼供的良方——舉證責任倒置”,《法制日報》2002年12月12日。
26.“遲到的正義”,《法大成人教育》2002年第1期。
27.“不起訴制度若干問題研究”,《檢察實踐》2001年第1、2期/《訴訟理論與實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28.“試論法人在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法論壇》2000年第4期。
29.“偽證”,《法大成人教育》2000年第3期。
30.“論刑法中的嚴格責任”,《研究生法學》2000年第2期/《研究生法學50期特刊》。
31.“論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山東法學》1999年第6期。
32.“淺析我國刑法中的嚴格責任”,《研究生法學》1999年第2期。
承擔項目
1.《法官運用證據經驗規則實證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主持)
2.《刑事案件的社會結構及其對訴訟過程及判決結果的影響研究(中國政法大學人文社科青年項目)》(主持)
3.《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項目)》(參與)
4.《正當法律程序研究(司法部項目)》(參與)
5.《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立法研究(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項目)》(參與)
6.《偵查訊問全過程律師在場、錄音、錄像(美國福特基金會項目)》(參與)
7.《檢察制度原理研究(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項目)》(參與)
8.《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參與)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頒獎機構
2006年5月第一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刑事訴訟關係的社會學分析》中國政法大學
2006年9月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獎
2006年12月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二等獎《刑事訴訟法修改專題研究報告》(合著第2作者)
2008年9月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科研二等獎《刑事訴訟關係的社會學分析》
2009年1月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2008年度“先進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