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輿地圖
歷代輿地圖
《歷代輿地圖》以刊行於1863年的《大清一統輿圖》為底圖,同時參閱稅安禮的《歷代地理指掌圖》、六嚴的《輿地圖》、胡渭《禹貢錐指》中的地圖等,它把從春秋戰國至明代凡見於《左傳》、《戰國策》等先秦時期經典典籍及正史地理志的可考地名基本納入地圖,還用黑體字就歷史事件和地名的變遷加註說明,對歷代地理志的訛誤進行補正。地圖用黑色表示古地名,用紅色表示今地名,古今對照,令人一目了然。直到本世紀70年代中期《歷代輿地圖》仍是中國歷史地圖中最重要、最全面、最富學術價值的一種。譚其驤稱《歷代輿地圖》為歷史地圖繪製史上的里程碑。
目錄
歷代輿地圖,書名。由傳統沿革地理學的集大成者、清代學者楊守敬主編,繪製了自春秋至明代的歷代疆域政區,並輔以山川形勢,歷代正史地理志中的縣級以上地名基本全收,並繪製了一級政區的界線,是歷來歷史地圖中最詳備的一種。
光緒三十二年宜郝觀誨堂楊氏朱墨重校本。本圖集分總圖和分固兩部分。總圖即(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共71幅。分圖則依朝代和所據材料加以標題,自春秋至明代共45幅,包括春秋列國圖、戰國疆域圖、明地理志圖等。本圖集是以清代實測的4大清一統輿酚為底本繪製的。古今地名以朱墨二色套印。
墨色為古地名,硃色為今地名。
建國初期,曾經有設想按現代地圖模板重印《歷代輿地圖》但由於其中錯誤較多,最後決定重新編纂一部歷史地圖集,也就是後來的《中國歷史地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