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College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二級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的前身是建立於1932年的震旦大學牙醫系,是全國最早設立的口腔院校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時,建立了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醫學系,1987年成立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併,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
1932年,震旦大學院長兼常務校董才爾孟決定在大學醫學院內增設牙醫系,並請天津法國牙醫博士LeGoaer來滬籌建和主持牙醫系,設在廣慈醫院,是全國最早設立的口腔院校之一。
1933年10月,在廣慈醫院開設牙醫系附屬門診部,由震旦大學直接管轄。
1938年,曾被震旦大學選派赴法國巴黎大學牙醫學院進修3年並留比利時的牙醫系首屆校友沈國祚醫生回國主持牙醫系工作,1940年至1951年任震旦大學醫學院牙醫系系主任兼廣慈醫院牙科主任,是震旦大學第一位中國籍系主任和牙醫系的實際創始人。
1941年,日軍強行霸佔廣慈醫院作為戰時野戰醫院,牙科診所被迫遷至Paster 研究院動物實驗處。
1945年,遷回原地。
1948年春,牙醫系將學制4年改為6年,名稱改為震旦牙醫學院。
1950年春,因解放后急需醫生,學院將學制又改回至4年,震旦牙醫學院又改名為震旦大學醫學院牙醫系。
1955年2月21日,上海第二醫學院成立基礎醫學部、醫療系和口腔系。
1964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文教辦公室批准,第九人民醫院重新劃歸上海第二醫學院為附屬醫院,作為口腔系教學基地。
1965年12月,口腔醫學系從上海第二醫學院校本部和廣慈醫院遷至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口腔所有分科合併為一個科,停止一切教學與科研活動。
1972年,口腔系恢復招生,學製為3年。
1987年10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改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
2001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停招5年制本科生,全部招收7年制本碩連讀生,同時面向海內外招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碩博連讀生、博士后研究人員等,並承擔口腔醫學專業成人專升本教學任務。
2005年7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併,10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College of Stomat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2006年,學院口腔醫學榮獲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建設項目。
2008年,學院口腔醫學榮獲上海市本科教學高地第三期建設項目。
2009年,學院口腔醫學榮獲上海市本科教學高地第四期建設項目。
2012年,學院教學園區搬遷至浦東新區。
2013年,為進一步整合資源,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成立口腔頜面外科學系和口腔醫學系。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口腔頜面外科學系和口腔醫學系2個學系,設置1個本碩連讀專業,1個本博連讀專業。
專業設置 | |
---|---|
專業 | 學制 |
口腔醫學(本碩連讀) | 七年制 |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方向(本博連讀) | 八年制 |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員工513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有終身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1名;博士研究生導師4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0名,35名專家榮獲國際牙醫師學院(ICD)院士稱號。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上海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
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蔚六、張志願
國家級教學團隊: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負責人:張志願)
上海市優秀教學團隊: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負責人:張志願)
教學名師 |
---|
終身教授:邱蔚六、張志願、薛淼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蔣欣泉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蔣欣泉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蔣欣泉 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張志願 |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建設項目1個,上海市本科教學高地第三期、第四期建設項目1個;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3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建設項目1項,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本科重點課程1門,上海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市教委重點課程5門;有口腔臨床教研室10個,口腔基礎醫學教研室1個,設醫學英語教研室1個,思想政治教研室1個,口腔醫學臨床實訓中心1個,口腔教學實驗室1個,醫學多媒體課件資料庫1個,有臨床科室14個。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口腔醫學
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建設項目:口腔醫學
上海市本科教學高地第三期、第四期建設項目:口腔醫學
國家精品課程: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黏膜病學、口腔解剖學
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口腔正畸學
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臨床免疫學、口腔預防醫學
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建設項目:正頜外科學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本科重點課程:牙體牙髓病學
上海市屬普通高等學校市教委重點課程:口腔生物學、牙周病學、口腔臨床免疫學、神經病學、整形外科學
口腔臨床教研室:口腔頜面外科學教研室、牙體牙髓病學教研室、牙周病學教研室、口腔黏膜病學教研室、口腔修復學教研室、口腔正畸學教研室、口腔預防醫學教研室、兒童口腔醫學教研室、口腔種植學教研室和口腔急診學教研室
臨床科室:口腔顱頜面科、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復科、牙體牙髓病科、牙周病科、口腔種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預防兒童科、口腔黏膜病科、口腔綜合科、口腔干保特需科、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測試中心和口腔病理科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1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特色)學科1個。
• 重點學科
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口腔頜面外科學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口腔臨床醫學
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口腔基礎醫學
上海市重點(特色)學科:口腔頜面外科學
• 學科授權目錄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口腔醫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口腔醫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口腔醫學
• 學科評估
在2013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新一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學院口腔醫學全國排名第二。
科研成果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1個上海市級研究所,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級研究所: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
• 學術期刊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學院主辦3本專業雜誌:《上海口腔醫學》、《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誌》、《口腔材料器械雜誌》。
《上海口腔醫學》(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主要 欄目有述評、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臨床總結、綜述、講座等。期刊為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收錄、美國EBSCO資料庫收錄。2012年1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CSCD)2011年第6版臨床醫學/特種醫學類的核心期刊。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誌》(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EBSCO資料庫收錄收錄,2004年成為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口腔材料器械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Materials and Devices)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材料專業委員會會刊,為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等收錄。
根據2017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青年項目212項(1986年至2016年底),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6項,歷年發表SCI論文1093篇(截至2016年底)。
科研獲獎 | ||
---|---|---|
獲獎類別 | 項目名稱 | 主要完成人 |
199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 遊離前臂皮瓣軟齶再造術 | 邱蔚六等 |
1997年國家技術發明獎四等獎 | 經關節鏡滑膜下硬化療法治療顳下頜關節脫位 | 邱蔚六等 |
200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上頜骨大型缺損個體化功能性重建的臨床研究 | 孫堅等 |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口腔頜面部腫瘤根治術后缺損的形態與功能重建 | 張志願等 |
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臨床治療研究 | 張志願等 |
201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口腔頜面部骨組織再生與功能修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蔣欣泉等 |
2014年華夏醫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牙頜面畸形的正頜正畸聯合治療-臨床與基礎研究 | 沈國芳等 |
院徽
博學、勤思、大愛、精誠(TO LEARN, TO THINK, TO CARE AND TO DEVOTE)8個字,是名譽院長邱蔚六院士為學院確立的院訓。寓意深刻,催人奮進。
院長 | 沈國芳 |
常務副院長 | 馮希平 |
副院長 | 鄭家偉、梁景平 |
職務 | 姓名 | 任職時間 |
震旦大學牙醫系系主任 | Le Goaer(法國牙醫學博士) 沈國祚 | 1932-1938 |
1938-1952 | ||
震旦大學牙醫系系副主任 | 席應忠 | 1948-1952 |
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系主任 | 席應忠 | 1952-1978 |
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系主任 | 張錫澤 | 1978-1984 |
上海第二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系主任 | 邱蔚六 | 1984-1987 |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 邱蔚六 | 1987-1996 |
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2005年更名)院長 | 張志願 沈國芳 | 1996-2016.01 2016.01-至今 |
李一鳴 | 美國ANSI/ADA 41號國家標準專家委員會主任和ISO/TC106 國際標準分組成員和召集人,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評議專家 |
張志願 | 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國際牙科研究會(IADR)中國分會主席 |
郭傳瑸 | 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口腔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朱洪水 | 口腔修復學專家,南昌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
楊丕山 | 1982屆,牙周病學專家,曾任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
李一鳴:1977屆,口腔材料學專家,美國Loma Linda大學牙學院教授,美國ANSI/ADA 41號國家標準專家委員會主任和ISO/TC106 國際標準分組成員和召集人,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評議專家。
陳錦坤:1982屆,口腔生物學專家,美國TUFTS大學牙學院教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醫學研究項目常務評審員、美國癌症學會評審員、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全球期刊(Pubmed及 Medline)評審員,以及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點項目)海外評審專家。
張志願:1975屆,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國際牙科研究會(IADR)中國分會主席。
郭傳瑸:1985屆,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口腔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蔣欣泉:2003屆,口腔修復學專家,國家傑出青年。
朱洪水:1982屆,口腔修復學專家,南昌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楊丕山:1982屆,牙周病學專家,曾任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胡勤剛:1988屆,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南京大學醫學院口腔醫學院院長。
何家才:1987屆,口腔頜面外科學專家,安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
高學軍:1976屆,牙體牙髓病學專家,中華口腔醫學會牙體牙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