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形鎮
重慶市潼南區下轄鎮
龍形鎮(茶店子)位於重慶市潼南區城東北部,民國9年,周姓在此設店賣茶,故稱茶店。民國12年5月建場,1950年署鄉名為茶店鄉,1981年以地形似龍形改名為龍形。1993年12月撤區建鎮。毗鄰遂渝快速鐵路潼南站,是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鎮幅員面積80.3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95個社、1萬戶、4.1萬人,城鎮常住人口6000人。
鎮政府駐地距城區8公里,距火車站4公里。
2020年5月,龍形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龍形鎮毗鄰遂渝快速鐵路潼南站,是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轄12個行政村、95個社、1萬戶、4.1萬人,城鎮常住人口6000人。鎮政府駐地距縣城8公里,距潼南火車站4公里,王興公路橫貫境內,交通極為便捷。轄區內有學校、醫院、自來水廠、通訊、金融等公共服務設施完備。2006年地區總產值2.23億元,人均純收入2457元。全鎮常年種植的大批農作物,水稻作為龍形鎮大春的主要栽培作物。
龍形鎮
民國9年,周姓在此設店賣茶,故稱茶店。民國12年5月建場。1950年為茶店鄉、太平鄉。1958年改茶店公社、太平公社。1967年太平公社更名戰旗公社。1981年,茶店公社以地形似龍形更名為龍形公社,戰旗公社更名為蒙子公社。1984年改龍形鄉、檬子鄉。1993年12月撤區時,原龍形鄉、民主鄉合併設立龍形鎮。1997年,龍形鎮轄17個行政村,檬子鄉轄9個行政村。2006年區劃調整,原龍形鎮、原檬子鄉合併為現龍形鎮,面積80.63平方千米,鎮政府駐茶店子(原址)。
現當地居民主要由湖廣填四川,湖廣地區遷來
龍形鎮陳氏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從湖廣省長沙府靖州天柱縣白馬溪,渡馬場度暮寨(現貴州省天柱縣渡馬鎮龍盤村)奉旨入川
龍形鎮周氏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周氏家族“奉詔”填蜀,從湖南沅州府黔陽縣(今懷化市黔陽縣)遷入潼川府蓬溪縣東八甲(今天重慶潼南縣龍形鎮)
1997年,龍形鎮面積38.6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鵝形、高橋、盤龍、長沖、紅岩、天保、大竹、干壩、龍形、大安、南岸、池壩、經堂、史家、竹園、架井、園壩17個行政村;檬子鄉面積25.5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檬子、觀廟、洪興、后壩、黃壩、高樓、水口、翠竹、丁壩9個行政村。2006年區劃調整后,龍形鎮管轄原龍形鎮、原檬子鄉所屬行政地域。現轄鵝形村、高橋村、紅岩村、經堂村、池壩村、龍形村、大安村、檬茨村、水口村、洪興村、高樓村、丁壩村共12個行政村,95個社。
龍形鎮屬典型的淺丘地貌,地質為遂寧母質,紅棕色頁岩,棕色、紫色沙壤,其PH值在6.5-7.5之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春旱、夏長、秋涼,風速小,無霜期長,年均氣溫在180C-230℃,年均降雨量在800-900毫米,空氣溫度在40%-70%之間,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種植。這裡生態環境無污染,是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產糧基地和優質商品瘦肉豬基地。
龍形鎮是古佛文化之鄉,這裡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民風純樸,境內靈秀的龍多山是我縣第一風景旅遊名山,其人文歷史、自然景觀千年聞名,自唐宋以來的題賦石刻、摩岩造像琳琅滿月,栩栩如生。“龍多八景”引人入勝,佛道兩教盛傳於此,和諧相處、歷史悠久,與潼南大佛、卧佛等共同形成了我縣古佛文化之鄉。
黨政辦公室承擔黨的組織建設、紀委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政協、武裝、機構編製、人事、民宗橋台、僑台、工青婦、老齡、目標管理、文秘等方面職責。黎世偉
人大辦公室負責承辦人大工作方面的具體事務。周慧冬
經濟發展辦公室承擔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服務、社會經濟統計、扶貧開發、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等方面職責。鄭衛平
社會事務辦公室承擔計劃生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電等方面職責。黃 冠
建設管理辦公室承擔場鎮、農村建房規劃,建築物質量監督、管理等職責。張恆數
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承擔人口和計劃生育職責王 斌
民政辦公室承擔民政、殘疾人事業等方面職責。補鵬飛
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公室承擔法制建設、人民調解、信訪、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共應急事件、救災搶險、車輛、船泊、礦山、食品衛生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方面職責。陳仁富
城鎮管理辦公室承擔場鎮管理等職責。陳通清
鎮團委承擔團委的日常工作。唐甜(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鎮婦聯承擔婦聯的日常工作。周 莉
財政所承擔組織本級財政收入,管理本級財政支出,負責村財民理鄉代管工作。唐海泉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承擔農技、農機、林業、蔬菜、水利水保、水產、蠶桑等方面的重大技術推廣、信息、服務、資源環境保護、災害防治等工作。
全鎮常年種植的大批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紅薯、花生、冬瓜、兒菜、南瓜、白菜、棒菜、李子、梨子、煙葉、核桃。水稻作為龍形鎮大春的主要栽培作物,栽培面積在3餘萬畝左右。這裡生態環境無污染,是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產糧基地、“洋三元”生豬基地、白鵝養殖基地、優質蛋雞養殖基地、野木瓜生產基地和西瓜生產基地。
龍形鎮是“綠色”生態旅遊之鄉。龍多山風光旖旎,景色秀美,泉水潺潺,鳥語花香。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於2004年以招商方式引進重慶千方金野木瓜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龍多山。種植野木瓜5000畝,建設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項目,2008年部分野木瓜將開花結果,那時花艷果香,綠色生態旅遊凸顯優勢,2007年是重慶市生態旅遊主題年,龍多山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項目被列入重慶市100個生態旅遊建設項目之一(渝府發[2007]19號文件),並納入了重慶市“1小時經濟圈”重點建設項目。
現有的公司與工廠:
重慶千方金野木瓜開發有限公司
截至2012年,龍形鎮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態勢良好,農業產業特色鮮明,以“洋三元”生豬、白鵝養殖、優質蛋雞養殖、野木瓜、西瓜種植為代表的特色農業初具規模,依託龍多山野木瓜生態園發展的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方興未艾。
工業經濟增勢強勁,工業企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蛻變,現有生產企業:
龍形機磚廠
重慶千方金野木瓜開發有限公司
重慶旺達公司騰邦鑄造廠
基礎設施建設亮點頻現。場鎮規劃建設面積2.5平方公里,已建成0.8平方公里,農貿市場竣工投入使用。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村村通公路,社社通電話,居民住房條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安定、祥和。
2006年地區工農業總產值2.23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0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9449萬元,人均純收入2457元,地方財政收入251萬元。
新思路、新形象、新征程。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大力弘揚“自強不息、創新創業、圖變圖強”的潼南人文精神,以“遠學銅梁侶俸,近趕太安,努力建設城市綿延區、打造宜居後花園,整體工作水平力爭進入江北片區鎮鄉前列”為發展定位,以“趕超發展統領全鎮工作大局,大力實施現代農業支撐、招商引資拉動、小城鎮建設提升三大戰略,突破農村發展,打造開放經濟,壯大財政實力,竭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為基本思路,充分調動全鎮黨員、幹部和四萬龍形人民的積極性,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開放、務實創新,推動龍形策馬揚鞭、趕超發展。
2020年5月,龍形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