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脈河

支脈河

支脈河,渤海水系小清河水系人工河道。原名支脈溝,1965年擴大治理后改名為支脈河,是黃河與小清河之間的主要排洪和灌溉河道。

支脈河最初開挖於1473年(明成化九年),治理后的支脈河,發源於高青縣西部黃河南大堤下,水流呈扇狀輻聚于吉池溝,曲折東流,在高青縣前池村附近始有堤防約束,因此亦稱支脈河源於前池村。支脈河東流經高青、博興、東營區、廣饒3縣1區注入渤海。全長134.55公里,流域面積在防潮閘以上為2423平方公里,與廣利河匯流后至海口為3356平方公里。

支脈河主要支流有北支新河及廣利河,此外還有干二排、杜姚溝、東干排、勝利河、三號溝、工農河、打漁張河、群眾溝、武家大溝、新廣蒲溝、廣北新河等,除廣北新河外,其餘支流均分佈於幹流左岸,形成不對稱水系。

幹流概況


支脈河入海口處
支脈河入海口處
支脈河原名支脈溝,1965年擴大治理后改名為支脈河。該河位於黃河與小清河之間。治理后的支脈河,發源於淄博市高青縣西部黃河南大堤下,水流呈扇狀輻聚于吉池溝,曲折東流,在高青縣前池村附近始有堤防約束,因此亦稱支脈河源於前池村。
幹流西起自源流吉池溝東流,至高城西南靠小清河分洪道北堤行,東經博興縣城南,然後折轉東北,在博興縣王文村東,北新支河西來由左岸注入。在東營區西范村南轉向東,又經廣北農場,在防潮閘以東與廣利河匯流入海。
廣饒縣境內,支脈河自流經廣饒縣花官鄉司田村西北入境,再經陳官、丁庄兩鎮於縣鹽場北入渤海,境內長48.2公里,流域面積1388平方公里,行洪能力649立方米每秒。自明成化九年(1473年)開挖至1977年,支脈河經過多次治理,不僅能行洪排澇灌溉農田,下游還可通航20噸左右的船隻。入海口盛產魚蝦,是廣饒縣的水產基地。

河道變遷


支脈溝最初開挖於1473年(明成化九年),用以分減小清河水勢,至明萬曆間淤廢。1718~1719年(清康熙五十七~五十八年),大規模治理小清河,又重開支脈溝。后經多次疏浚,如現代從1942年到1979年,先後治理16次,其中以1977~1979年的治理規模最大,形成了現代的支脈河河系。

主要支流


除北支新河外,支脈河主要支流還有干二排、杜姚溝、東干排、勝利河、三號溝、工農河、打漁張河、群眾溝、武家大溝、新廣蒲溝、廣北新河等。除廣北新河外,其餘支流均分佈於幹流左岸,形成“半羽毛”狀。
北支新河,系1977年人工開挖而成,自高青縣青城鎮五里村東周(村)、呈(口)公路起,東經龍溝、田鎮、唐坊、舊鎮等鄉、鎮進入博興縣境,又東經龐家、陳戶鄉,在王文村東匯入支脈河。
廣北新河,系人工河,1979年4月施工。西起陳官鄉斜里村南,東至丁庄鄉郭王村北入群眾溝向北入支脈河,全長12.4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總投資248.4萬元,主要解決打漁張三干至支脈河南的農田排水。
廣利河,源自墾利縣黃河南展大堤王營閘,東南流在廣饒縣注入支脈河,河長47公里,流域面積515平方公里。
小河子,發源於濱州市博興縣境內,總流域面積378平方千米,市境內流域面積199平方千米,長度29.3千米。河底比降均為1/8000,工程設計標準為3年一遇排澇標準,最大設計排澇流量51.7立方米每秒。小河子原系一條彎曲小溝,從廣饒縣石村公社東經花官、趙嘴(現丁庄鎮)兩公社入蘆清溝。屬天然河道。打漁張灌區開發后,河被新的渠道代替,打亂了自然流勢,老河道已不起排水作用,造成內澇。為恢復自然流勢,1970年開挖小河子新線。上游從博興縣到二干渡槽為小河子段,二干渡槽以下到支脈河為群眾溝段,因為是一條線,故統稱小河子。
武家大溝,於1969年和1971年分兩次兩段施工建成,主要是削減支脈河洪水,承泄支脈河和打漁張灌區四乾渠之間的積水。起於四干六支,至支脈河,全長31.47千米,流域面積192平方千米。按3年一遇排澇標準設計,從0+000~16+608,河底比降為1/5000,從16+608~31+470,比降為1/10000。邊坡1∶3,設計水深2.5米,最大泄流能力為123立方米每秒。武家大溝原起於牛庄公社武家村南,位於四乾和支脈河之間,流經西范、牛庄、趙咀、六戶4公社,蜿蜒入支脈河,是一條自然河道。打漁張灌區開發后,河道被灌區渠系工程打亂,不能起排水作用。1962年灌區停灌后,當地群眾又恢復了自然流勢,老溝又被利用。為了排水暢通和防止支脈河汛期洪水頂托,決定開挖新排水河道,解決四干以南的獨立排水問題。新排水河道的開挖以東西斗排為主,部分利用了老武家大溝段,線路彎曲,取名仍為武家大溝。
廣蒲河,源於龍居鎮黃河南展區大孫排水閘,流經龍居、史口、六戶3鎮,下游同武家大溝匯流后入支脈河,全長43.3千米,流域面積280平方千米。設計標準為3年一遇,設計最大排澇能力67.4立方米每秒,河底比降為1/5000~1/15000。該河是打漁張灌區四、五干之間的主要排水工程,屬於人工河道。1956年開挖,1963年進行第一次疏浚,1965年進行全面疏浚和六戶西裁彎取直,1971年新挖王崗到防潮閘段。五干排,西起張許閘,沿乾渠向東,於勝利電廠東側入廣蒲河,全長21.52千米,流域面積89.1平方千米。設計除澇標準為3年一遇,設計排澇流量為35立方米每秒。原為乾渠截滲溝,現為城區骨幹排水河道。

水利概況


河道治理

支脈河自清康熙年間為分泄小清河洪水而開挖后,清代在治理小清河的同時,多次加以治理。
1893-1899年(光緒十九年至二十五年),黃河在歷城、章丘、高青、博興等縣多次決口,造成支脈溝嚴重淤塞,高苑縣境和博興縣韓家橋以上幾乎淤平,僅存河形。1937年黃河決口蒲台縣麻灣,洪水直衝東南,將博興、廣饒之間的楊家棗行、官莊橋、陳家橋一帶支脈河淤塞,丁家屋子附近將近淤平,支脈溝完全失去了排水作用。為此,中共清河區委和清河專員公署於1942年派員會同博興縣領導疏浚支脈溝。動員5萬人,在淤積嚴重段挖了一條18里長的溝。因時值抗日戰爭時期,戰事繁忙,未完全挖通。且由於河床土質鬆散,所開之溝邊坡亦陡,坍塌較重,不足二年即完全淤塞。1946年,博興縣人民政府再度組織民工開挖原泥沙淤積段,平地以下挖深1.5米。但因棄土靠近河口,坍塌嚴重,一年後又淤高0.8米,排水能力仍然不大,1947年流域內發生澇災,高苑、博興、蒲台、廣饒4縣淹地156萬畝。同時因排水糾紛,造成了縣與縣之間的矛盾。
為了解決支脈溝流域的澇災,解放區渤海行政公署於1948年春決定疏浚支脈溝,並指派渤海行署河務局負責勘查測量、規劃設計。同年農曆四月,渤海行署第三地委、第三專署會同渤海行署河務局召集廣饒、博興、蒲台、高苑4縣負責人和當地群眾共41人開會,研究支脈溝疏浚工程計劃。會議決定,支脈溝疏浚西起高苑楊家橋東至廣饒馬家樓,河底挖寬5米,深1至3米,計土方150萬立方米。同時,下游新挖蘆清溝、小清河支河及支脈溝支流,由4縣動員民工1.5萬人施工,民主政府撥糧100萬公斤,以工代賑。為加強對施工的領導,中共渤海區黨委、行署與第三地委、第三專署共同組成施工總指揮部,各縣亦分別建立指揮部。疏浚工程於同年10月26日開工,11月底收工。1949年4月24日繼續施工,至5月23日竣工,共疏浚幹流117.25公里,7條支溝132.6公里,共挖土方272萬立方米,用工日107.5萬個,使用補助糧129萬公斤。
1949年治理后,從1950年到1959年的10年內沒有進行治理。溝內普遍淤積,而且匯入幹流的支流逐年增多,高青、博興境內的幹流泄水不暢,連年發生澇災。為解決這一矛盾,1960-1963年進行過4次局部治理,總計完成土方197萬立方米,用工日157萬個,投資138萬元。其中1963年治理規模較大,分東西兩段施工:西段自高青縣杜姚溝以上2公里至打漁張四干排止,全長46.1公里,由高青、博興、廣饒3縣調集2.1萬民工,是年3月15日動工,4月23日竣工,共完成土方77萬立方米,新建和整修橋樑24座;東段自新支脈溝入口至馬家樓子,長29.33公里,由廣饒縣及廣北農場調集民工9000人於6月27日動工,7月10日竣工,共完成土方19萬立方米。
1964年,支脈溝流域大澇,加之小清河堤防決口,潰水、澇水合而為一,造成100餘萬畝土地被淹。於是1964年下半年先期進行了一次局部疏通,完成土方154萬立方米,用工日72萬個,投資213萬元。為了全面解決支脈溝流域洪、澇、旱、鹼、潮災害,中共惠民地委、專署於1965年建立支脈溝流域治理規劃領導小組,進行全面規劃。根據當時投資所限以及地下水位高、施工困難的情況,於1965年治理了上自高苑城西南,下至新支脈溝入口阻水嚴重的一段,長51公里。同時,裁彎三段:第一段自高苑城西南至博興城南,長16.55公里;第二段自張東鐵路橋至園藝場,長4公里;第三段自打漁張灌區一干渡槽至二干渡槽,長12.5公里。由高青、博興、廣饒3縣於當年麥收前竣工,共完成土方385萬立方米,用工日205萬個,國家補助經費91萬元,補助糧食304萬斤。治理后,改變了原支脈溝彎曲如鉤的舊貌,河道順直,排水暢通,並改名為支脈河。
1966年支脈河流域普降大雨,全流域總降水量2.8億立方米,產生地面徑流1.9億立方米。支脈河宣洩不及,水位高出地面1-1.5米,各支流排水受到頂托,中、下游發生漫溢,71.5萬畝土地被淹,水圍村莊200多個,倒塌房屋7000餘間。1966年,中共惠民地委、專署決定,本著“先下游後上游,以治理下游為主,達到中、上游相適應”的原則,從吉池溝口至防潮閘長101.5公里,統一按1964年雨型標準的50%治理。並組織高青、博興、廣饒3縣民工於1966年冬至1968年春,經四期施工完成,共做土方996萬立方米。
1971年春季,根據省水利局對支脈河治理“同意治理標準採取魯北徒駭河1964年雨型排澇、打漁張河口以下流量加大10%”的意見又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治理。惠民地區調集高青、博興、墾利、鄒平、桓台、廣饒6縣民工6.4萬人,自4月1日動工,奮戰40多天,完成土方648萬立方米,用工日381萬個,投資304萬元。
從1942年到1971年三十年內,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先後15次對支脈河(溝)進行治理,到1971年,幹流排泄能力(防潮閘處)由1949年28.2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40立方米每秒,對減輕支脈河流域水災效益顯著。同時,河深達4~5米,使兩岸500-1000米範圍內的鹽鹼地逐漸變成了良田。但是,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支脈河工程標準仍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防潮閘以下入海口段,有史以來一直未進行徹底治理,加之河道淤積,嚴重影響排澇和改鹼。1974年汛期45天降雨474毫米時,澇地達96萬畝。同時,流域內引黃灌區興建后,由於管理不善,大水漫灌,重灌輕排,造成地下水位急劇上升,鹽鹼地由1949年的29.4萬畝,發展到1974年的61萬畝,占流域耕地面積的32%。同時,海潮侵襲也相當嚴重,1969年最高潮位達3.74米,浸沒範圍抵六戶村東,大片土地被淹。為儘快解決支脈河流域澇、鹼、潮等自然災害,1977-1979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治理。
這次治理,按魯北1964年雨型加大60%為排澇標準,1961年雨型加大30%為防洪標準,設計防潮閘處防洪流量710立方米每秒。治理工程包括支脈河原河擴大疏浚112.8公里;在博興縣城以西的支脈河與黃河之間開挖北支新河,長60.5公里;將小河子延長21公里,至防潮閘以上匯入支脈河,其下延段命名為廣北新河。
整個工程分1977、1978、1979三年施工,至1979年9月,總共完成土方3061萬立方米,建築物71座(包括鐵路橋2座、公路橋4座、渡槽5座),用工日1648萬個,總投資1534萬元,補助糧1325萬公斤。
支脈河流域經過這次擴大治理,效果顯著,1977年汛期3日降雨230毫米時,王營通過流量488立方米每秒,當時沿河兩岸積水面積78萬畝,一天時間即排除55萬畝積水,充分發揮了排澇作用。但是由於管理不善,河道又有淤積,至1979年,河底一般淤高1米以上,北支新河在博興縣勝利河入口處淤高2.6米。經對73.5公里的河道測量,共淤積土方達524萬立方米,使河道過水斷面減小25%,究其原因:一是支脈河、北支新河的18條較大支流中有10條支流為引黃灌溉放入黃河渾水;二是攔河打壩蓄水抗旱;三是在河道中曾有85座建築物施工壩土方未清除,淤積了河道。

防潮工程

為了防止海潮侵襲,廣饒縣人民同海潮作了頑強的鬥爭。1958年,在2.5~3.5米(大沽海平面)等高線上修築了南起支脈河,北到青坨子以北的新防潮壩,壩頂高程6.7米。同時修建了支脈河防潮閘,閘門凈跨25米、4孔、弧形。由於基礎處理不合設計要求,建成后沉陷不均,閘孔變形,未及使用便告報廢。1980年秋,在支脈河與小清河之間修建了鹽場防潮壩。壩高5米(黃海海平面),頂寬5米,全長14.14公里。動用土方68.42萬立方米,大壩建有涵閘4座,橋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