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卸甲村的結果 展開

卸甲村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河南店鎮轄村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河南店鎮地處左嶺鎮,毗連快嶺村,園林村,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心村,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由於村子位於半山腰,泉水枯竭,交通及生活不便,整體搬遷到山下的胡楊公路兩側。

地理環境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河南店鎮地處左嶺鎮,毗連快嶺村,園林村。 

歷史沿革


據古碑記載:明朝宣德年間,張景秋、張景和兄弟二人從山西大槐樹下來到此地,見有一股清泉從山上湍流而下,便沿山溝的南側定居下來。由於這裡日晒較少,下雪不消,起名為雪家村。到了清朝末年,有一位山寨大王攻破搖鈴寨后,騎馬途經此地,因天氣悶熱,便來到村中的泉水旁脫甲洗飲,在匪患猖獗的年代,為求得山寨王的保護,便改名叫卸甲村,並沿用至今。
村口有一座寺廟,名為湧泉寺,這是村裡規模最大的一座廟宇,也是卸甲村的標誌性建築。抗戰時期這裡曾是八路軍129師的後勤基地,生產毛巾、襪子、手套等日用品,專供抗戰前線使用。由於寺廟年久失修,房屋逐漸破敗。後由出生於當地的畫家賈向國維修后建成了“湧泉畫院”,
它保留了寺院原有的格局,成為外地美術師生的實習基地。如今寺院前新建的重檐牌坊巍峨高大,石刻楹聯遒勁有力,門前兩蹲雄壯的石獅神態威武。穿過牌坊,沿著層層升高的青石台階來到寺廟,廟門兩側有一副頗具禪意的對聯:“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雪封”。
進了廟門,迎面的影壁牆上鑲嵌著一幅精美的八仙過海磚雕,往西拐進去,是一座規整的四合院,西面是大佛殿,殿內的兩側牆壁,用彩筆描繪著眾仙圖;北面房屋的迴廊內立有幾通古碑,記載著寺廟的滄桑;東面為菩薩殿;南屋為二層青磚瓦房,是寺院內的最高建築,房屋雖為新建,但上面裝飾的磚雕卻是舊物,美術學院的師生們實習時就住在這裡,當年八路軍129師的後勤生產車間也是在這裡。二層瓦房與大佛殿之間,有一個過道,裡面是一座別有洞天的小院,小院入口處的門額上寫有“惠心自遠”牌匾。湧泉寺在周邊高大山峰的陪襯下,顯得幽靜而古雅,使人聯想起“深山藏古寺,日暮聞鐘鳴”的詩句。
距湧泉寺不遠處便是卸甲村,村口為一座二層閣樓,閣是山區村鎮入口的標誌,也具有防禦外敵的作用。閣樓的下層為通道,由青石砌成方形石基,中間為拱形的券門,供行人出入往來;上面的廟宇由磚和土坯壘成,廊柱上的漆色已剝蝕脫落,矗立的古碑上蘊含著濃郁的古老氣息。
進入券門,崎嶇的山道旁有一片難得的平地,那是村民們取水用的古井台,井旁鋪設著平整的青石板,山上的泉水流下來后,注入井內供村民飲用。井旁有一座用石頭砌成的水神廟,只有一米多高,廟門兩側楹聯寫著“望林茂糧生,盼泉水長流”,如今泉水已經枯竭,光滑的青石板上,曾經盪起的笑聲,也隨著水聲遠逝而去。井台的旁邊是一戶農家土坯房的后牆,白灰粉刷的牆壁上,用黑體字書寫著毛澤東主席於1972年發出的指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這是當年領袖為備戰而發出的指示,而山區本身就是天然的藏身之地和備戰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