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條杉天牛

鞘翅目天牛科的動物

雙條杉天牛是一種鑽蛀性害蟲,主要危害側柏柏科植物,幼蟲取食於皮、木之間,切斷水分、養分的輸送,引起針葉黃化,長勢衰退,重則引起風折、雪折,嚴重時很快造成整株或整枝樹木死亡。直接影響杉、柏的速生豐產和優質良材的形成。

地理分佈


分佈在遼寧、甘肅、陝西、內蒙古、山西、北京、河北、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北、重慶、貴州、四川等地。​

寄主與為害特點


雙條杉天牛的為害
雙條杉天牛的為害
寄主為羅漢松、檜柏扁柏、側柏、龍柏、千頭柏、杉、柳杉、松等觀賞樹木。幼蟲蛀人枝、乾的皮層和邊材部位串食為害,把木質部表面蛀成彎曲不規則坑道,把木屑和蟲糞留在皮內,破壞樹木的輸導功能,早期外表很難發現,給防治帶來困難。北京西山側柏栽植區從70~80年代經常發生,受害株率23%,年枯死木達3300株,不僅影響香山、卧佛寺八大處頤和園古柏生存,還影響觀賞,近年該蟲在華東、華北、西北為害日趨嚴重,尤其是衰弱的柏樹受害重。

形態特徵


雙條杉天牛成蟲放大圖
雙條杉天牛成蟲放大圖
成蟲,體長約10mm,圓筒形略扁,黑褐色至棕色。前翅中央及末端具2條黑色橫寬頻,兩黑帶間為棕黃色,翅前端駝色。卵,長1.6mm,長橢圓形,白色。末齡幼蟲,體長15mm,乳白色,圓筒形略扁,胸部略寬,頭黃褐色,無足。蛹,長約15mm,淺黃色。

生活習性


我國華北、西北、東北、華中、華南、華東等地均有發生。是國家確定的35種檢疫對象之一。
雙條杉天牛
雙條杉天牛
防治比較困難。以幼蟲蛀食林木,導致樹勢衰弱,針葉逐漸枯黃,常造成風折,甚至整株枯死。成蟲,體長9~15毫米,體型闊扁,黑色,全身密被褐黃色短絨毛;前胸兩側弧形,背板上有 5個光滑的小瘤突,排列成梅花形;鞘翅上有2條棕黃色或駝色橫帶。卵,橢圓形,白色。幼蟲,末齡體長19毫米左右,圓筒形,略扁,乳白色;前胸背板有1個“小”字形凹陷及4塊黃褐色斑紋。蛹,淡黃色,裸蛹。雙條杉天牛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樹榦木質部的蛹室內越冬;少數2年發生1代者,以幼蟲在木質部邊材的蟲道內越冬。來年3~4月間越冬成蟲咬一羽化孔外出,不需進行補充營養,產卵於樹榦2米以下樹皮縫內。卵期10~20天。初孵幼蟲停留在樹皮上取食皮層,1~2天後蛀入皮層危害,造成流脂;5月間危害韌皮部和邊材部分,在邊材上形成明顯的扁平蟲道,蟲道上下盤旋,有的橫斷樹榦,長度可達90~120厘米,其內充滿木屑和蟲糞。危害樹榦的位置多在2米以下。7~9月間幼蟲蛀入木質部,蟲道近圓形,塞滿堅實蛀屑,一般向下蛀食一段距離后,即在靠近邊材部位築蛹室。8~10月間幼蟲在蛹室內化蛹。蛹期20~25天。一般9~11月間羽化為成蟲。
雙條杉天牛的危害,一般純林重於混交林,中齡林重於幼齡林,鬱閉度大的林分重於稀疏林分;健康木和衰弱木都能受害,但健康木受害后流脂多,幼蟲可被樹脂封死,因此衰弱木受害往往重於健康木。

防治方法


一、加強撫育管理,防治和消滅蟲害。
①深挖鬆土,挖壕壓青,追施土雜肥,促進苗木速生,增強樹勢。
②冬季進行疏伐,伐除蟲害木、衰弱木、被壓木等,使林分疏密適宜、通風透光良好,樹木生長旺盛,增強對蟲害的抵抗力。
③夏季及時砍除枯死木和風折木,除去根際萌櫱,清除林內枝丫,保持林內衛生。
二、發動群眾,人工捕捉。
①越冬成蟲還未外出活動前,在前一年發生蟲害的林地,用白塗劑刷 2 米以下的樹榦預防成蟲產卵。
②越冬成蟲外出活動交尾時期,在林內捕捉成蟲。
③在初孵幼蟲為害處,用小刀刮破樹皮,搜殺幼蟲。也可用木錘敲擊流脂處,擊死初孵幼蟲。
三、藥劑防治。
①成蟲期,在蟲口密度高、鬱閉度大的林區,可用敵敵畏煙劑熏殺。
②初孵幼蟲期,可用 6% 可濕性六六六、 50% 甲基氧化樂果乳劑、 20% 益果乳劑、 20%蔬果磷乳劑、 25% 殺蟲脒水劑的 100 倍液; 8% 敵敵畏 1 倍、一線油(柴油或煤油) 9 倍混合,噴濕 3 米以下樹榦或重點噴流脂處,效果很好。
四、保護和利用天敵。雙條杉天牛幼蟲和蛹期,有柄腹繭蜂、腫腿蜂、紅頭繭蜂、白腹繭蜂等多種天敵,應加以保護和利用。

防治措施


①適地適樹、營造混交林,選用抗蟲品種。
②加強林地管理,每畝杉木密度250~ 300株適宜,冬季疏伐時,伐除衰弱木,連根挖除蟲害木。砍除萌櫱,適當修枝,改善林地衛生和通風條件,促使林木生長健壯。
③大面積危害區,可繁殖和釋放管氏腫腿蜂,5萬頭/hm。
④在4月下旬初齡幼蟲危害期使用15%蓖麻油酸煙鹼乳油800~1 000倍液,噴灑樹榦中基部,或200倍液順蟲孔注入能有效地殺滅初齡幼蟲。
⑤招引啄木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