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口鎮

坑口鎮

坑口鎮隸屬廣東省肇慶市廣寧縣,位於廣寧縣的西北部,古水河中游,東接螺崗鎮,南與南街、古水鎮毗鄰,西與懷集縣坳仔、甘灑鎮接壤,北和赤坑鎮相連;圩鎮距縣城23千米,轄區總面積180.94平方千米,山地面積27萬畝。常住人口16576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景點有玉峽仙蹤、格山風景等。

建置沿革


民國時期稱雍寧、雍和鄉。
坑口鎮
坑口鎮
民國十年(1921年)至十八年(1929年)廢鋪、保,甲制改為區、鄉村建制,屬二十四區的獅村、大汕鄉和北部三十五區的上林。民國十九年(1930年)至二十五年(1936年),政區變動屬第八區。
民國二十六年撤區建鄉,坑口鎮境內為雍和、雍寧鄉、雍穆、雍熙鄉均屬赤坑鎮轄境。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1月,區鄉變動,改為第五指導區的坑洞,汶水鄉。
1947年5月,粵桂湘邊縱隊在四雍地區建立了第三區行政督導處,駐地設在濱崗寨,下轄10個鄉。
1949年12月26日,廣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廢舊行政區域,把全縣劃為8個行政區,坑口鎮屬第三區。
1956年2月,撤區並大鄉。本鎮境內分別為坑口鄉,古興鄉(含蒙坑,1956年12月,坑口鄉又調整為坑口鄉,塘村鄉)
1958年3月,塘村鄉復並坑口鄉,保持坑口、古興兩個鄉。
1958年8月,預赤坑鄉30個農業社合併成立第一個人民公社:躍進入民公社。
1958年11月,躍進入民公社改稱上林人民公社慕為紀念上林村革命老根據地。
1961年8月,分出赤坑公社,同時蒙坑大隊也劃歸古水公社所轄。
1983年9月,把公社改稱為上林區公所。
1987年3月,撤區建鎮,成立坑口鎮人民政府。
1989年,將村改稱管理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4年,合併為17個大隊,即坑口、赤水、碑角、上林、禾倉、塘村,上帶,下帶,羅坳,大同,古興、大汕、大塘、獅村、下寨,橫坑、豐木。
1983年9月,把公社改稱為上林區公所。大隊調整為鄉,共13個鄉,即坑口(含下帶)、赤水(含碑角)上林、禾倉、塘村、上帶、大同(含羅坳)、古興、大汕(含大塘)、獅村、下寨、橫坑、豐未。
1987年3月撤區建鎮,成立坑口鎮人民政府。下轄原13個鄉改為17個村;即坑口、赤水、碑角、上林、禾倉、塘村、上帶、下帶、羅坳、大同、古興、大汕、大塘口(大塘)、獅村、下寨、坑洞(印橫坑)、豐木村。

區劃詳情

2014年坑口鎮下轄上林、禾倉、塘村、赤水、坑垌、豐木、下寨、獅村、大汕、上帶、大同、古興12個村和1個坑口社區,318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坑口鎮位於廣寧縣西北部,東接螺崗鎮,南與南街、與古水鎮毗鄰,西與懷集縣坳仔、甘灑鎮接壤,北和赤坑鎮相連,經過坑口鎮縣道有X811和X443兩條公路。鎮中心位於東經112°20′,北緯23°42′,處於北回歸線北部。東西寬15千米,南北長21千米,鎮政府離縣城21千米。坑口鎮轄區總面積180.94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

坑口鎮屬山區鎮,四周方、中間低、地勢是由北向南傾,海拔高度300米以上的低山有10座,以園嶺頂為最高,海拔674米。
坑口鎮1983年開展土壤普查,鑒定本地區的土壤母質,大部分為片麻岩,大汕、古興等一帶的沙頁岩。土壤以紅壤土為主,赤紅壤土的佔23860畝,紅壤土佔123740畝,這些土壤均由以上地質經過多年的物理、化學、生物風化作用演變而成的,山地坡地土層厚、疏鬆、有機質肥多。

水文

鎮內主要河流是古水河,它發源於清遠市西境的桃源鎮蕉坑經本縣北市、赤坑流入境內上林村,沿河流經上林、碑角、赤水、坑口、獅村、大汕、古興等7個村,鎮內河流長37.32公里,同時還有禾倉、赤水、坑口、禮坑、大汕、古興等6條支流與它匯合,從古興村出境,向南經蒙坑從古水鎮注入綏江

氣候特徵

坑口鎮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20℃至20.5℃,平均濕度80.6%,年降雨量1600至1750毫米,雨季一般從每年的4月至10月,總雨量12126毫米,平均每天7.7毫米,佔全年雨量78.5%。旱季一般從11月到明年的1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坑口鎮地處山丘區,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截止2013年,轄區總面積180.94平方千米,山地面積27萬畝,山林面積為222261畝,森林覆蓋178088畝。

礦產資源

坑口鎮
坑口鎮
截止2013年,坑口鎮有銅、鐵、金、銀、硅、重晶礦等礦產。金礦 以自然沉積為主,主要分佈在古水河的河床及兩岸低坡地,但蘊藏量不多。20世紀30年代末抗日戰爭期間,為謀生計,坑口、赤水、碑角、上林、獅村、大汕、古興、蒙坑等一帶不少人採用挖旱洞、鉤河床、水塘進行採金。

林業資源

坑口鎮林業資源主要有松、杉、柯木、赤藜、白藜、藜索、油茶青皮竹、大竹、茶竹、撐篙竹、文竹等。 1987年林業資源調查統計,截止2013年全鎮有杉林79608畝,松林有22770畝,闊葉林5000畝,油菜17655畝,茶竹9750畝,青竹40031畝。
杉林主要分佈在豐木、坑洞、下寨、上林、禾倉、大同、大塘口等村。其中豐木村有連片集中的萬畝杉林場,松林主要分佈在上帶、下帶、塘村、禾倉等村。
竹林主要分佈在古興、大汕、獅村、坑口、赤水、碑角、上林等古興河沿岸的村,各村大種經濟作物,全鎮林業向著多方面的發展。

人口


截止2013年,坑口鎮有3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13萬人,非農業人口1359人。總戶數9531戶,其中農業戶8297戶,非農戶1234戶。截止2017年,25362人。
2021年6月,廣寧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坑口鎮常住人口16576人。

交通


坑口鎮位於縣城西部,距縣城21公里。墟鎮面積1.5平方公里,城區主要有公路X443和XB11,總長1000米,縣級公路南北線(南街至北市)20公里貫穿鎮內,全鎮村道總里程達150多公里。2005年底完成了鎮通行政村水泥硬底化改造。

經濟發展


綜述

截止2013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52億元,增長45.5%,農民人均純收入8650元,增長15.33%。

第一產業

坑口鎮
坑口鎮
2013年,坑口全鎮水田面積3.79萬畝。種植業以種植水稻、薯類、蔬 菜、水果為主。年內糧食播種面積2.09萬畝,總產量6670噸,增長13%,其中水稻播種面積7803畝,總產量5297噸,增長13%;木薯、番薯、馬鈴薯播種面積共9934畝,總產量6724噸;蔬菜種植面積4951畝,總產量8531噸;水果種植面積8700畝,總產量3022噸,其中沙糖桔面積6413畝,產量2196噸。年內完成造林面積3790畝,更新造林61畝,成林撫育793畝,採伐雜竹、息竹等6.37萬噸,木材採伐1.70萬立方米。油茶籽種植1500畝。生豬年出欄量9987頭、家畜(雞、鴨、鵝)出欄共46.30萬隻,水產養殖面積370畝,總產量413噸。整合特色農業資源,新成立農業合作社11個。新增基地6個,“坑口武林魚”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市級示範社。

第二產業

2013年,坑口全鎮引進投資1424萬元的永順鋁業有限公司和投資4698萬元的光電科技鋁業有限公司,兩大入園鋁業於7月建成投產;新引進工業企業新金鼎水箱廠,投資總額500萬元。全年招商引資新建和續建項目總投資額達6622萬元,全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9億元,增長2.4%。

第三產業

2013年,坑口有農貿市場1個,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大小商鋪130多間,主要經營農產品、日常生活品、家電產品等,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00多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坑口鎮
坑口鎮
2013年,坑口新建大塘村文化室,13個村級電子閱覽室全部建立並 投入使用;全年送戲下鄉10多場、送書下鄉1000多冊、送電影下鄉100多場;協助成立黃國英山獅藝術協會;全年共舉辦各類文化體育活動30多次。

教育事業

坑口鎮
坑口鎮
2013年,坑口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人數220人;小學在校生1107人,教師115人;中學在校生659人,教師6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小升初率均達100%,完成普高送招358人。

醫療衛生

2013年,坑口鎮衛生院新建一棟二層約700平方米的住院部,設置32張新型病床,配備中心供氧、空調、液晶彩電、全天候冷熱水供應、獨立衛生間等設施,有衛生技術人員44人,年內門診量4.04萬人次,住院1295人次。13個行政村共有衛生站35個,村醫生45人。新農合參保人數3.02萬人,新農合基金支出總額156.52萬元,享受領取住院報銷補償375人次。全鎮出生37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03,人口出生率11.51,計劃生育率78.70%,完成“四術”301例。

民政社保

坑口鎮
坑口鎮
2013年,坑口全鎮有農村低保戶194戶398人,城鎮低保戶4戶4人,發放低保金63萬元;五保戶119戶119人,發放金額56.41萬元,鎮敬老院床位21張,入住五保老人21人;優撫對象230人,支出撫恤補助金80.8萬元。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44萬人。

所獲榮譽


1958年,坑口鎮17個村(現合併為12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92個村莊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老區村莊。
1994年,坑口鎮被肇慶市人民政府評定為革命老區鎮。
1958年12月,坑口鎮被國務院授予“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1986年3月,坑口鎮被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先進集體”稱號。
至2009年止,全鎮已建成省級衛生村119個,成為全省最多省級衛生村的鄉鎮和全市率先實現村村有衛生村示範點的鄉鎮。先後被評為“廣東省文明鎮”、“廣東省衛生鎮”、“廣東省生態示範鎮”、“全省平安建設先進鎮”、“肇慶市文明鎮”。

風景名勝


圓嶺嵐收
坑口鎮
坑口鎮
圓嶺嵐收在坑口鎮大同管理區圓嶺坑與南街、古水鎮交界處。
玉峽仙蹤
玉峽仙蹤在顧溪(今古水河小峽),峽閱丈許。當中有石,當地人叫雞心石。秋冬水涸即露,兩旁石壁聳峭,左為高山,山半建顧江王廟,峽上灣塘石齒嶙嶙,然水勢湍激,其深不可測。舟筏順流號稱崎險。峽下近岸石磧,有若麻籃,水碗形者,復有石灶,名日。三妹灶一。
格山風景
格山風景座落於塘村管理區的格山,自然山水是炎夏清涼的避暑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