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葉
北宋詞牌名
新荷葉,詞牌名,又名“折新荷”“折新荷引”“泛蘭舟”。以黃裳《新荷葉·雨中泛湖》為正體,雙調八十二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另有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等變體。代表詞作有李清照詞《新荷葉·薄露初零》、辛棄疾詞《新荷葉·和趙德庄韻》等。
宋黃裳《演山先生文集》卷三十,詞有“一頃新荷”句,乃賦調名本意。《詞律》卷一二列趙彥端一體《新荷葉·欲暑還涼》。《詞律》卷一九列黃裳“落日銜山”一首為正體,又列趙彥端詞為別體。調見北宋黃裳《演山先生文集》。
正體:雙調八十二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以黃裳《新荷葉·雨中泛湖》為代表。此調以此詞及趙彥端詞為正體,宋人皆如此填,若趙抃詞之句讀不同,趙長卿詞之句讀參差,皆變格也。此詞換頭句不押韻,侯寘“柳幄飛綿”詞,鄭斗煥“乳鴨池塘”詞,正與此同。按侯詞前段第二句“風池煙泛新萍”,“煙”字平聲。鄭詞後段結句“鴛鴦催起歌聲”,“鴛”字平聲。辛棄疾詞前段起句“人已歸來”,“人”字平聲。第四句“遊絲盡日低飛”,“游”字平聲。第五句“兔葵燕麥”,“兔”字仄聲。第七、八句“小窗人靜,棋聲似解重圍”,“小”字仄聲,“棋”字平聲,“似”字仄聲。後段第四句“朝來翠撲人衣”,“朝”字平聲。第六句“問騁懷游日誰知”,“騁”字仄聲,“懷”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所采諸詞。至前段第二句“零落一頃為萁”,“落”字入聲,此以入代平,查宋詞此字,俱用平聲,故不校注。
變體一:雙調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以趙彥端《新荷葉·欲暑還涼》為代表。此與黃詞同,惟換頭句押韻異。按辛棄疾詞四首、趙詞二首皆如此填。
變體二:雙調八十二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以趙抃《新荷葉·日晚芳塘》為代表。此與黃詞同,惟前後段兩結俱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異。
變體三:雙調八十二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以趙長卿《新荷葉·詠荷》為代表。此亦黃詞體,惟後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四字異。按趙彥端“玉井冰壺”詞後段第三、四句“況有雙轓舊譜,黃閣清油”正與此同。
•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新荷葉·雨中泛湖》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平。中平仄仄,中中中、中仄平 平。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 平。
落日銜山,行雲載雨俄鳴。一頃新荷,坐間總是秋聲。煙波醉客,見快哉、風惱娉婷。香和清點,為人吹在衣襟。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平 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平 平。
•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新荷葉·欲暑還涼》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
欲暑還涼,如春有意重歸。春若歸來,任他鶯老花飛。輕雷澹雨,似晚風、欺得單衣。檐聲驚醉,起來新綠成圍。
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
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鳴琴再撫,將清恨、都入金徽。永懷橋下,擊船溪柳依依。
•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新荷葉·日晚芳塘》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
日晚芳塘,圓荷嫩綠新抽。越女輕盈,畫橈穩泛蘭舟。波光艷粉,紅相間、脈脈嬌羞。菱歌隱隱漸遙,依約凝眸。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平。
堤上郎心,波間妝影遲留。不覺歸時,暮天碧襯蟾鉤。殘蟬噪晚,餘霞映、幾點沙鷗。漁笛不道有人,獨倚危樓。
•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新荷葉·詠荷》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
冷徹蓬壺,翠幢鼎鼎生香。址頃瑠璃,望中無限清涼。追風掩日,高低襯、密護紅妝。陰陰湖裡,羨他雙浴鴛鴦。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平。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宋·辛棄疾《新荷葉(趙茂嘉、趙晉臣和韻見約初秋訪悠然,再用韻)》
宋·辛棄疾《新荷葉(再題傅岩叟悠然閣)》
宋·李清照《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趙長卿《新荷葉·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