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腦疫苗

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的疫苗

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疫苗稱流腦疫苗。

預防的疾病


流腦疫苗
流腦疫苗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流腦雙球菌感染腦膜或者腦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高燒、頭痛、噴射狀嘔吐、脖子發硬。也可引起敗血症,皮膚出現紫色淤血、瘀斑,腦膜炎會引起腦部損傷而遺留聽力下降或耳聾、智力低下等後遺症。病死率在5%~10%。
流腦冬春季節病例高發,一般11~12月份病例開始增多,第二年的2~5月份為發病高峰期。該病是發病率高,危險性大,是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傳染病。

接種的意義


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是冬、春季常見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劇烈頭痛、嘔吐,嗜睡、昏迷、驚厥、角弓反張,少數患兒出現關節痛,起病數小時后皮膚和黏膜可見大片淤血點、淤血斑,淤血嚴重者可造成局部皮膚壞死。預防這種嚴重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種疫苗。

種類及規格


目前用於預防腦膜炎球菌感染的疫苗有多糖疫苗和結合疫苗2種,多糖疫苗有A群、A+C群、A+C+Y+W135群3個品種,結合疫苗有A+C群結合疫苗。
流腦疫苗
流腦疫苗
A群流腦疫苗:本疫苗接種后,可使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應答,用於預防A群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自流腦疫苗使用后,對控制、降低流腦的流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經基本控制了流行。為基礎免疫接種流腦疫苗時必須使用的疫苗。規格為每安瓿300μg多糖,每人用劑量含30μg。
A+C群流腦疫苗:本疫苗接種后,可使機體產生體液免疫應答,用於預防A群及C群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A+C群流腦疫苗一般用於2周歲以後的兒童或成人,2歲以下兒童接種流腦疫苗不得使用A+C群流腦疫苗。規格為每安瓿/小瓶100μg(1人用劑量),含A群及C群多糖各50μg。
A+C群流腦結合疫苗
該疫苗現為二類疫苗,遵循知情、自願、自費原則進行接種。適用於6月齡(部分廠家疫苗可從3月齡開始接種)以上兒童、成人。
A+C+Y+W135群流腦多糖疫苗
該疫苗現為二類疫苗,遵循知情、自願、自費原則進行接種。用於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推薦前往流行區旅遊或居住在流行區的人群、醫務人員、實驗室人員、軍人等接種。
於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皮下注射。由於“流腦”多在冬季為患,且疫苗接種后需待一個多月才可產生抗體而發揮抗病作用,故流腦疫苗的接種需提前至10月份,最晚不得遲於11月份。另外,10月份的氣溫與自然環境也比較適合接種流腦疫苗。

歷史


1966年中國開始研製流腦菌體疫苗,由於接種針次多,反應大且效果不好,繼而改為液體培養。1969年試圖研究無毒活疫苗,但未獲成功。1972年開始研製提純疫苗,但純度差未廣泛使用。同年,開始研究A群流腦多糖疫苗。1979年中國已經能生產符合1976年WHO要求的疫苗,1980年衛生部比准正式生產。2001年A+C群流腦多糖疫苗獲得生產批准。目前這兩種疫苗廣泛使用。

製備


A群流腦疫苗: A群腦膜炎雙球菌經培養后,經提純獲得多糖並精製而成。經冷凍乾燥后,再經無菌、安全、毒力試驗和分子量測定合格后,即成為合格疫苗。其性質比較穩定,自凍干之日起有效期為2年,在盒簽或(瓶簽)標明的有效期內使用。
A+C群流腦疫苗:A群及C群腦膜炎奈瑟菌培養液,經提純獲取A群及C群莢膜多糖抗原,純化后加入乳糖凍干,再經無菌、安全、毒力試驗和分子量測定合格后,即成為合格疫苗。經冷凍乾燥后其性質比較穩定,自凍干之日起有效期為2年,在盒簽或(瓶簽)標明的有效期內使用。成品外觀為白色的疏鬆體,加入所附稀釋劑后可迅速溶解,溶液澄明無異物。

接種對象


A群流腦疫苗主要用於6月齡~18月齡的兒童;A+C群流腦疫苗用於2周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在流行區的2歲以下兒童可進行應急接種。
對2歲以上兒童,A群和C群多糖疫苗有85%~100%的短期效果,A+C群多糖疫苗則可提供至少3年的保護作用,但對2歲以下兒童的保護作用較短暫。補償選擇是接種A+C群結合疫苗,此種疫苗對2歲以下寶寶的保護效果更好,保護率可達90%以上。

接種程序


流腦疫苗
流腦疫苗
1、A群流腦疫苗:嬰兒在6~18月時接種第1、2劑,兩劑間隔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3歲時接種第3劑,與第2劑接種間隔時間不得少於1年;6歲時接種第4劑,與第3劑接種間隔時間不得少於3年。
2、A+C群流腦疫苗:接種對象為2歲以上的人群;已接種過1劑A群流腦疫苗者,接種A+C群流腦疫苗與接種A群流腦疫苗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3個月;已接種2劑或2劑以上A群流腦疫苗者,按種A+C群流腦疫苗與接種A群流腦疫苗最後1劑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1年;接以上原則接種A+C群流腦疫苗,3年內避免重複接種。
3、按照最新擴大免疫程序規定,流腦疫苗接種4劑,1、2劑用A群流腦疫苗,兒童自6月齡-18月齡接種第1劑,第1、2劑為基礎免疫,2劑次間隔不少於3個月;第3、4劑次為加強免疫,用A+C群流腦疫苗,3歲時接種第3劑,與第2劑間隔時間不少於1年;6歲時接種第4劑,與第3劑接種間隔不少於3年。

接種方法


啟開疫苗瓶后,按瓶簽或盒簽標示量,加入所附PBS(0.5ml),搖勻立即使用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消毒后皮下注射;劑量為每人100μg(0.5ml)。

禁忌症


1)患有神經系統疾患如癲癇、抽風、腦部疾患等,及有過敏史者;
2)發熱、急性疾病;
3)腎臟病、心臟病及活動性肺結核等慢性疾病的活動期。
4)處於急性傳染病發作期或是發熱的患兒,應暫緩接種。
5)患有腎臟病、心臟病及活動性結核等急慢性疾病,癲癇、癔症、抽搐(高熱驚厥)、腦炎後遺症神經系統疾病,以及過敏患兒,不宜接種。

不良反應


接種本疫苗后,反應輕微,一般無嚴重的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個別兒童接種后,局部出現紅暈、輕微疼痛1~2天;全身反應有低熱,1%~4%的受種者可出現超過38.5℃的發熱;偶有過敏反應。大多數接種者在接種后10~24小時出現,一般1~2天自行恢復,必要時可對症治療。

接種注意事項


1)啟開疫苗瓶后,每支加入所附5ml稀釋液溶解,搖勻后立即使用;2)安瓿破裂、瓶內有異物者不得使用;3)接種后在接種單位停留30分鐘,觀察孩子的反應情況,無異常后離開;4)接種后適當休息,多飲開水,注意保暖,避免進行劇烈的活動。
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很輕微,表現為注射部位紅暈、壓痛,大多在24小時內自行消退。少數寶寶可出現短暫發熱,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超過38℃,則需要採取退熱措施。個別寶寶可能發生過敏反應,應向醫生諮詢。

儲存與運輸


A群及A+C群流腦多糖疫苗應在2℃~8℃條件下運輸和避光保存。自凍干之日起保存日期為2年。

接種效果


接種效果已證實A群和C群多糖疫苗對2歲以上兒童和成人有85%~100%的短期效果。而2歲以上兒童或成人,接種1劑A+C群多糖疫苗可提供至少3年的保護作用,但對<2歲兒童,疫苗接種後頭2~3年內,臨床保護作用和特異性抗體水平迅速降低。

研究進展


c型腦膜炎球菌共軛疫苗已經在英國成功應用,其免疫效果比多糖疫苗免疫性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