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底
斗底
建築學中的斗底有兩種意思:第一種與斗拱中的斗有關,斗是斗拱中承托拱、昂的方形木塊,因狀如舊時量米的斗而得名,如概述圖,而斗底即下面平的一層類似桌面的部分,上面突出的,形象類似倒置的短小桌子的桌腿的部分,與斗底相對,為斗耳。第二種與梁架結構的柱網平面有關,榑栿梁架構成的建築空間的深度,就是大梁的長度,寬度是榑(檁)的長度,這就是結構所要構築的主要的建築空間,因形如中空之斗的底面,因此稱為斗底。
斗拱是中國建築中特有的構件,是屋頂與屋身立面的過渡,也是中國古代木構或仿木構建築中最有特點的部分。斗拱還是封建社會中森嚴等級制度的象徵和重要建築的尺度衡量標準,多用在較高級的官式建築和皇家建築中。據記載,斗拱的產生可追湖到周代末年,但直到秦代還都只有零星記載。漢代時,斗拱應用才多了起來,成為很多建築上的重要木構件。漢代時的斗拱不僅用來承托屋,還可以承托平座,結構功能是多方面的,是建築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過,斗拱組成構件的完備已是唐代時的事了。斗拱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斗、升和矩形的拱及斜放的昂等構件組成。坐斗、棋、昂、翹、升、螞蚱頭、撐頭木、寶瓶、麻葉雲桁椀等都是斗拱的主要構件
明朝以前,斗拱主要是作為結構構件存在,對建築的構架起著較為重要的承重作用,同時也有一定的裝飾作用。明代以後,斗拱的承重作用逐漸向裝飾性作用轉變,清代時,基本只作為裝飾件了,並且只有宮殿、廟宇等建築還在使用,以顯示皇家與神佛的威嚴與尊貴。
梁架結構的柱網平面
這些柱網的命名,不準確也不夠清楚,不易理解。實際上,樽栿梁架構成的建築空間的深度,就是大梁的長度;寬度是榑(檁)的長度,這就是結構所要構築的主要的建築空間,因形如中空之斗的底面,喻為斗底。這四個槽式的柱網平面,有個共同的特點,斗底都是各兩架椽,也就是大梁的長度都是四榑栿(五架梁)。遺存古建築的殿堂,絕大多數大梁都是四樽栿,即進深四間的八架椽屋。按一架椽的平均長度為2.5-3米,四榑栿的大梁長度約為10~12米,已是不小的木料了。經實踐證明,四榑栿的梁長,是適用的經濟的尺寸,所以不同的槽式,斗底都是四榑栿。
單槽、雙槽,從殿身的縱向,斗底旁的柱列,形成單面或雙面,像狹長的水槽似的柱網平面。不說斗底,顯然怕概念上的混淆。如說“單斗底槽”或“雙斗底槽”,易誤解為斗底有單雙之分。如說“單槽斗底”或“雙槽斗底”,這斗底又成“單槽”或“雙槽”的斗底了。斗底可以略去,因為斗底是構成空間的目的,任何形式的柱網都必須有斗底,所以簡稱單槽或雙槽。
分心斗底槽,全部脊柱落地,從建築中心縱向分隔成前後兩部分,六個斗底的柱網平面形式。由於不設副階周匝,沒有圍繞的廊廡,九間全部為建築內部空殿身。所以稱“殿閣九間身內分心斗底槽“,尚未見有這種柱網布置的建築實例。
金箱斗底槽,是殿身內由內外兩圈柱列圍合成如箱子似的斗底槽式。斗底後來稱內槽,內槽柱列以外的平面空間稱外槽,在內槽之前者,可稱前槽,內槽之後者稱后槽。
副階周匝,是四面圍繞殿身的廊廡,從《營造法式》的四種柱網平面看,除分心斗底槽之外,都是副階周匝。殿堂建築是否有副階(廊廡),視建築的類型和殿庭的空間組合需要,如寺廟的殿堂,殿身外均不構迴廊,都砌以雄厚的實牆。